快點來登入喔~!!
《熱播劇《手機》原著小說:手機》劉震雲新作《手機》研討會實錄
主持人(長江文藝出版社副社長黎波):大家好!劉震雲新作《手機》研討會現在開始。首先感謝來賓和媒體朋友參加我們的會議,下面我代表出版社介紹一下來賓和媒體。今天與會的有著名作家王蒙先生、劉震雲先生,著名評論家雷達先生、李敬澤先生、陳曉明先生、白燁先生、郭寶亮先生、何鎮邦先生、關正文先生,著名導演馮小剛先生,與會的還有長江出版社的社長周百義先生,副社長金麗紅女士,今天應邀出席的媒體,有《中國青年報》、《光明日報》、《北京日報》、《北京青年報》、中央電視台的《讀書時間》等等。外地媒體《南方周末》等等也有部分來參會。今天的會還邀請了新浪網做網上直播。下面,我們請長江文藝出版社的周百義社長做簡單的發言。周百義:各位來賓,各位媒體的朋友上午好!今天我們很高興在這裡再一次為劉震雲的新作《手機》的舉辦研討會。《手機》這部作品,目前在電影票房上已經創下了一個新的記錄,而且小說也受到了各方的關注。今天看到一個媒體上的報道,《手機》引發了男女之間的信任危機,剛才有人說感到惶恐,我說沒有必要,如果說危機是由小說引起的,那只能說明我們的感情不牢固。當然,關於《手機》是我們新春共同的話題,我們所到之處都聽到關於《手機》的種種議論和可讀性。關於這部書的藝術成就以及得失,下面有很多的專家可能要發表高見,我在這裡先向他們表示感謝,再一次感謝各位專家、老師對這本書的關注,也感謝媒體對這書的關注,下面請專家談一談。謝謝!主持人:《手機》這部小說自上市以來,和電影互動,受到了廣大讀者的廣泛關注,而且也收到了來自各方面的好評。從2003年的圖書市場情況來看,有影響的本土原創反映當代生活的長篇小說也不少,但是《手機》確是一部影響廣泛的作品。《手機》從去年2003年12月9號上市以後到現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總的發行量突破20萬,達到了22萬本。我們覺得對圖書發行是一個奇跡,所有這些,都是我們今天邀請在座的各位專家探討作品的理由。下面請各位專家大家互相談一談。王蒙:我先祝賀劉震雲寫的這部成功的《手機》,也祝賀長江文藝出版社和他們的北京編輯組圖書中心出版了這麼一部好書,我看這部書已經勢頭極佳,已經有很多的文章裡把它和《我們仨》並列為2003年最受歡迎的作品,我覺得非常的有趣,非常吸引我。震雲是非常有特色的作家,他愛琢磨事,老在那琢磨,他有一個很好的創意和理念。最近他愛琢磨廢話的問題,我覺得有點「走火入魔」了,他和專家研究,一個人一天可以說2700多句話,其中有用的就是10句話——我現在說的大概就是廢話。我覺得他很偏執,在廢話的問題上,我不能接受他的觀點,因為有用和沒有用,要看怎麼聽了,比如說劉震雲說話,我覺得每一句都有用,因為他既深沉又亮麗,聽他的話是一種享受,不可能有廢話,但是沒有關係,越偏執越好。你不知道他會琢磨什麼玩意,由於他絕,創意比較新,就是一部手機也能夠寫一部小說,很多人看了以後覺得很有他的見地,因為手機給人帶來很多的方便,但是人們在享受方便和現代科學技術的時候,他的人性不會同時和現代技術一樣,人性裡面所有的狡詐、欺騙、軟弱都會在現代科技裡表現出來。所以,這樣的話,如果往深琢磨,甚至覺得這個小說有點微言大義的味道。因為現代的小說是非常時尚的,而嘲笑現代性是比現代性更時尚的時尚。在劉震雲的小說裡,把手機寫得如此淋漓盡致,又能夠又有所嘲笑和批判,這樣和各種高明的、獨樹一幟的思潮和思想都能夠聯繫起來。另外,他又寫的非常生活。有人告訴我說,他把手機都寫到了,很多我不知道的。我有一部手機,我的手機是別人送給我的,我這個情況他沒有寫,送給我以後,我基本是不開手機,只是在我給別人打電話的時候開機,打完不管通不通就關機,我是屬於這種。但是,別人告訴我,像電影裡把手機的電池拿下來反著按上,就會出現不在服務區的情況,這個我不知道,還有改為振動,像這些東西,他寫的非常的生活。我也喜歡他寫農村,我認為劉震雲的一大長處還是寫農村,所以,這部書裡很大一部分寫呂桂花、寫嚴朱氏,他寫農村,寫生活在城市裡現代環境這樣的農民的靈魂,寫的特別的好。我記不清是誰說的,好象不是劉震雲說的,有一位年輕作家說的,說「你們寫農民不必到農村去,就是您樓上樓下、前邊後邊、跟你打電話講電話的其實都是農民」,他們也可能是教授、專家。他寫的嚴守一、費墨都有這種農民的影子。所以,為什麼他寫的作品容易被人接受,就是生活氣息。這種生活氣息,包括他寫的《一地雞毛》等等,和那一批東西都一樣的。當然,他也有一些特別撒歡的、大發奇想的作品,包括《故鄉面和花朵》。我看報紙寫說他「返璞歸真」了,如果這麼小年紀就返璞歸真了,我覺得這個說法很幼稚,因為我這麼大年紀還沒有返璞歸真呢。所以,我又覺得他的《手機》是非常生活、非常有思想的作品。有時候我又覺得他有一種嘲笑,對人性的一種嘲笑,有一種對農民的嘲笑,有一種對人際關係的嘲笑,這個嘲笑裡面,有一點點——我絕對沒有惡意——有一點點壞水兒。我想應該怎麼形容他,我想起一句廣東話「鬼馬」作家劉震雲。鬼馬有三種意思,有靈巧、折騰等等。鬼馬發展還有鬼五馬六,就是說膽子特別大的意思。我看完《手機》以後,把劉震雲歸之為「富有創意、生活氣息濃鬱的鬼馬作家」,我覺得這方面他是獨一無二的,無可替代的。有這麼一種鬼馬作家,又碰上馮小剛這種鬼馬導演,再有一個鬼馬老闆,所以,他的書一定能夠發揮很好的社會效應和經濟效應,都非常的好。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我表示熱烈的祝賀。雷達:我談主要的看法。最近《手機》非常熱,電影我沒有看,我覺得馮小剛影片已經形成了自己的風格,而且有特別熟悉的東西,我怕看了以後,馮小剛的東西,影響我對文學文本的新鮮感。我談一下劉震雲的創作的我的理解。我原來是劉震雲一個很熱心的評論者,從《新兵連》等等,我一直很喜歡這位作家,但是後來到《故鄉面和花朵》以後,我覺得自己跟不上了,覺得自己說不出什麼東西。而且我在這兒不怕獻醜地說,我甚至到今天為止,我連《故鄉面和花朵》的書名都搞不清楚。看了《手機》以後,我覺得非常的清晰,感覺能跟上,而且感覺《手機》有一定的開創性,《手機》開創了一種東西,不僅僅大家都說我們買手機,他抓的很敏銳,我們的**權受到侵犯,通過手機引發了一些東西,不完全是這樣。《手機》就是把我們生活中無名狀態的存在,大量的、但是被我們忽視的,現在人的生存狀態解放出來了,同時也通過《手機》概括出來了。過去劉震雲問過我,我覺得這個話是對的,他講「文學的貢獻在於不斷為人們提供一種新的對世界觀察的方法」,我覺得他這麼說正符合他創作的特點。我是感覺到,由於我們長期形成的思維慣性,形成一個硬殼,硬殼是我們的語言、我們的思維變得老化和僵化,我們與最鮮活的今天反而有隔膜,有些東西我們很麻木,有相當的作品是這樣的。像《手機》這樣的作品,雖然是靈光一閃,實際上通過手機想到了我們民族群體的最重要的一種現象。我歸結這個作品還有一個特點,就是由對若乾人命運的關注,轉而對民族群體的新的歷史文化語境、包括在高科技的現實之下人們的現實生存狀態的一種思考,所以有先鋒的精神和傳統的白描。是對今天人們生活生存的思考。還有一個問題,我感覺劉震雲思索了現在人的,我無法命名,叫做無聊或者什麼也好,《手機》的作品無形中揭示了這個現象。這幾個主人公都有婚外情,他們的人都不錯,但是他們想打破生活中單調的東西而捲入了情感的漩渦,我覺得這是很正常的,也帶有普遍性。這一點上《手機》沒有太甚的介入,但是已經介入了這個東西,手機不僅是使人喪失自由的問題、**受到侵犯的問題,也涉及到人在今天生活質量的問題,在物質高壓下,精神生活有沒有貧乏?甚至今天的人們生活想換一下,但是換不了,這些現象的發生,都不是簡單的道德譴責的問題,都與今天整個的文化發展趨勢有關係,這是非常複雜的問題。至於我們每個人在網路文化中的處境,我覺得劉震雲接觸了一部分,是很好的開端,包括我們的文學怎麼打破我們思維的硬殼,向現實邁出很大的一步,這是《手機》的突破性,這是我讀《手機》的直接的感覺。所以,《手機》不是一個結構多麼宏大,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小說,甚至人物的刻畫並不是主要的,劉震雲對文學的貢獻,比較大的貢獻是把狀態至於人物之上,第一是狀態,人物為狀態服務。當然,《手機》也不是有多麼厚重,說它有多麼深刻也還有待於再續,我覺得作品是比較敏銳,抓住了賣點,但是作為長篇小說,不要求厚重,就是說他的寫法,我想他把人的狀態寫的很好。謝謝!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