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熱播劇《手機》原著小說:手機》嚴朱氏(一)
1927年,嚴老有讓販驢的老崔往口外捎了一個口信。口外離山西嚴家莊兩千多裡。口外本來指內蒙,但在1927年的山西卻指河北張家口。嚴老有的大兒子嚴白孩在口外劁牲口。嚴老有在嚴家莊給東家老萬家當佃戶。雖然是佃戶,但嘴愛說話,見人愛搭腔,顯得朋友多。嚴白孩十四歲時,嚴老有讓他跟宋家莊的木匠老宋學徒。嚴老有跟老宋是熟人。雖然是熟人,但拜師時,送了老宋半腔羊。一年下來,嚴白孩能打小板凳了。但這年夏天,嚴白孩卻撇下老宋,跟閹豬劁牲口的老周跑了。嚴老有雖然跟老周也熟,但嚴老有認為,木匠是個正經營生,閹豬劁牲口見人說不出口。嚴老有想將嚴白孩捉回來,送給老宋。老宋卻說:「算了,他坐不住。」嚴老有將嚴白孩捉了回來,綁在家裡的條凳上,一綁五天。第六天,將老宋叫來,指著條凳上的嚴白孩說:「坐得住呀。」沒想到嚴白孩在條凳上說:「爹,我跟師傅不對脾氣,沒話。」嚴老有兜頭扇了他一巴掌:「那你跟一個劁豬的就有話了?」嚴白孩:「我跟他也沒話,但我愛聽豬叫。」接著扯著脖子在那裡學豬被閹時的聲音:「吱——吱——」嚴老有嘆了一口氣,搓著手對老宋說:「這畜生忒不著調!」老宋在門框上「啪啪」敲了兩下煙袋鍋,站起身要走。嚴老有又將二兒子嚴黑孩拉到老宋面前,嚴黑孩比嚴白孩小一歲。嚴老有指著嚴黑孩對老宋說:「要不你把他領走吧,這孩憨。」嚴白孩跑的時候老宋沒急,剛才嚴白孩學豬叫時他也沒急,現在急了:「憨就能當木匠了?你以為木匠都憨?」瞪了嚴老有一眼,撅撅地走了。閹豬劁牲口的老周膽大。周圍村莊的豬閹完,牲口劁完,他突發奇想,要去口外;山西的毛驢都是從口外販來的,想著那裡牲口多,劁牲口有營生。嚴白孩跟老周去口外的頭天晚上,他以為他娘會哭,他爹會將他綁在條凳上。沒想到他娘沒哭,他爹也沒綁他。他娘在麻油燈下計算到口外的路程。突然一聲驚叫:「兩千多裡,一天走七十,得一個多月。」不為嚴白孩,為這路程,哭了。嚴老有在門框上「啪啪」地磕著煙袋鍋:「口外,臉生面不熟啊。」嚴白孩:「頭兩天不熟,挨腳就熟了。」嚴老有:「那就死在外邊吧。從今往後,咱倆不算爺倆,再見著,頂多算一個熟人。」嚴白孩隨老周去了口外。一去三年,沒有音信。想著嚴白孩已經十八歲了。嚴白孩走後的第二年,嚴老有將嚴黑孩送給魏家莊做豆腐的老魏當徒弟。嚴黑孩雖然人憨,但心裡明白著呢。學做豆腐三年出師,但嚴黑孩一年半就自己回家開了豆腐坊。一個十六七歲的孩子,挑著豆腐挑子,順著山樑沿村喊:「打豆腐——」「嚴家莊的豆腐——」1926年和1927年,晉東南風調雨順。嚴老有給東家老萬家種地,嚴黑孩挑擔賣豆腐,兩年下來,家裡竟積了五十銀子。父子倆合計,翻拆了三間西房。看著新房新院,嚴老有說:「我靠!」這年秋天,同是老萬家佃戶的老馬得肺氣腫噎死了。老馬一輩子不愛說話,,生前除了愛喝酒,冬閑還愛到鎮上看人鬥蛐蛐。看著看著自己也鬥上了。最後弄得跟蛐蛐比跟人近。家裡一頂破氈帽,都拿到鎮上當賭注。死後連棺材錢都沒留下。老婆孩子,準備裹條席把他埋了,嚴老有出了兩塊大洋,給老馬買了一副薄板棺材。老馬老婆沒說什麼,東家老萬感動了。老萬把嚴老有叫過去問:「你跟老馬也是朋友哇?」嚴老有:「不是呀,他活的時候毒,俺倆不對脾氣。」老萬:「不對脾氣,你還給他買棺材?」嚴老有:「兔死狐悲,一塊扛了十幾年活,不是朋友,也是朋友了。」老萬拍著腦袋想,點了點頭。將帳房先生叫來,讓拿出五塊光洋,給老馬辦喪事。出殯那天,酒席擺了四桌。東家老萬親自來吊了唁。老馬生前雖無人緣,死後卻極盡哀榮。出殯那天晚上,老馬老婆來找嚴老有。老馬老婆是個麻子。老馬老婆:「老嚴,棺材一入土,我才知道,我成了寡婦。」嚴老有見她提棺材,忙說:「千萬別提錢的事,東家那裡也別提,都是朋友。」老馬老婆:「是老馬朋友,再答應他老婆一件事。」嚴老有:「你說。」老馬老婆:「大姑娘十六了,到你家做媳婦。」嚴老有一愣。老馬老婆:「我臉上麻,姑娘臉上不麻。」老馬老婆走後,嚴老有老婆笑了:「兩塊大洋,買個媳婦兒,值。」嚴老有兜頭啐了老婆一臉唾沫:「她這是送媳婦兒嗎?她把全家都送來了!」又搖頭:「老馬一輩子沒心眼,我也小瞧他老婆了。」又看剛翻拆的西廂房:「全是這房給鬧的。」老馬老婆的意思,現在是十月,離臘月剩兩個月,年關前把喜事辦了。喜事辦可以,但喜事辦給誰,嚴老有卻有些猶豫。從年齡講,應該辦給嚴白孩,可他現在在口外;從對家裡的貢獻講,應該辦給嚴黑孩,西廂房有一半是豆腐錢。嚴黑孩這些天也有些騷動。這天五更雞叫,嚴老有起身去茅房,發現院裡月光下有一個人影,忽高忽低,把嚴老有嚇了一跳。走近看,原來是嚴黑孩,正一個人在那裡練拜天地。磨房裡,小毛驢正一聲不吭地拉著石磨,在磨豆子。他不拜天地嚴老有覺得應該先給他娶媳婦,他私下一練嚴老有火了。嚴老有上去踢了他一腳:「王八蛋,大麥先熟,還是小麥先熟?」遂決定先給嚴白孩娶親。可嚴白孩在口外,兩千多裡,怎麼告訴他呢?正巧第二天村裡路過一個驢販子。驢販子是河南人,姓崔,帶一個夥計,要到口外販牲口,路過嚴家莊,天晚了,在村裡打尖歇宿,住在東家老萬的牲口棚裡。晚上,嚴老有到東家牲口棚去看老崔。揣了一方豆腐,拿了兩根蔥,提了半瓦罐紅薯乾燒酒。驢販子老崔的夥計在牲口棚支了幾塊磚,上邊放了一口鍋,下邊燒著火,正從口袋裡倒出兩捧米煮飯。地上鋪著稻草,稻草上鋪著鋪蓋,老崔正躺在草鋪上,手扣著後腦杓看槽上的牲口吃草。他的頭一轉,嚴老有發現他長著一對招風耳。給東家喂牲口的叫老吳,老吳是個啞巴,平日討厭嚴老有的嘴老在說,看嚴老有進來,瞪了嚴老有一眼,扔下拌料棍走了出去。嚴老有也沒介意。倒是驢販子老崔看到嚴老有進來,手裡提著吃物,吃了一驚,從草鋪上坐起身,端詳嚴老有半天,說:「不熟。」嚴老有:「我這人好朋友。」老崔晃著招風耳笑了,指著做飯的夥計:「這是小劉。」小劉是個矮矬子,腦袋圓乎乎的,對嚴老有一笑。看上去倒是個憨厚孩子。嚴老有讓小劉將豆腐加小蔥拌了拌,拿過兩隻小碗,就在草鋪上與老崔喝酒。酒過三巡,嚴老有開始說話:「聽說大哥要到口外販驢?」老崔點點頭。嚴老有:「既然是去口外,小弟有一事相求。」老崔止住他:「先別說這些,請問大哥屬什麼?」嚴老有:「屬龍。」老崔:「你屬龍,我才屬雞,你是大哥。」嚴老有笑了:「既然是老弟,就算當哥的求你一件事。」老崔:「好說。是不是想捎回來兩頭毛驢?」嚴老有搖搖頭:「不捎毛驢,就是想捎一口信。」老崔:「啥口信?」嚴老有:「我那不成氣的大孩,在口外劁牲口,老弟到口外遇到他,讓他趕緊回來。十八了,該成家了。」老崔笑了:「原來就是這事,好說。」這時做飯的小劉插言:「口外可大了,哪裡正好遇到他?」嚴老有對老崔作揖:「那就麻煩老弟尋摸尋摸,事很急呀!」夥計小劉又要說什麼,老崔用手止住小劉,對嚴老有說:「一下找不著令郎,我可以先找山西口音;找著一個山西人,就找著了所有的山西人。好說。」嚴老有敬了老崔一碗酒:「一看兄弟就是常在外邊混的人,比當哥的有見識。他叫嚴白孩,左眼角有一大痦子。」老崔:「什麼時候讓他回來?」嚴老有:「年關之前,一定要趕回家,女方等著。」老崔將一碗酒一口喝下去:「放心,絕誤不了事。」嚴老有也將一碗酒一口喝乾:「再路過嚴家莊,這裡就有你一個家。」這天晚上,嚴老有和老崔都喝大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