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漢騎》第399章 崇禎的意圖
「主公,聽說楊嗣昌在西暖閣向皇帝陛下進獻了良策,聽說是可以解決朝廷缺糧餉的問題。」曹三喜趕緊將自己從溫體仁那裏聽到的消息說了一遍。

李信和石元直二人聽了之後,相互望了一眼,最後李信點了點頭說道:「曹兄弟,多謝你連夜送來的情報,李信待征北軍多謝你了。」

「不敢,不敢,這是屬下應該做的。」曹三喜臉上露出一絲激動來,說道:「現在天色已晚,屬下要回去了,否則城門關閉,容易引起他人懷疑。」

「好,勞煩先生送一下。」李信點了點頭,對石元直說道。

曹三喜拜謝之後,在石元直的帶領下出了大帳,半響之後,才見石元直回來。

「哼,朝廷的這些大員們還真有意思,相互傾軋到這種地步。」李信聽了之後,露出一絲冷笑來,笑呵呵的說道:「楊嗣昌也是倒霉,自己才高八鬥,在崇禎皇帝面前露了一下臉,但是到底是年輕人,不知道韜光養晦,活該溫體仁這個老狐狸給算計了一把。」

「楊嗣昌此人睚眥必報,今天在校場上被高猛將軍生擒活捉了,一旦讓他去了宣府,對於我們可是極為不利的。就算是晉商的七大世家,恐怕也很難幫助我們,張家口這一帶的晉商們也會遭受重大的損失。對於我們雲中的建設,乃至對於我們征北軍都是一個巨大的威脅,想必溫體仁也察覺到這件事情,所以才會請我們與他合作,一起對付楊嗣昌。」石元直在一邊解釋道。

「怎麼合作?這個溫體仁倒是說的輕巧,自己一點都不出力,就讓李信衝鋒在前的嗎?自己跟在後面撿便宜,這世上哪裏有這樣的好處。」李信不屑的說道。對付楊嗣昌他是願意,不管怎麼樣,楊嗣昌對自己是有威脅的,一旦在宣府內封鎖張家口,晉商們就會遭受巨大的損失,李信的軍隊之所以如此強大,李信的軍費如此之高,靠的就是晉商們不斷的朝自己輸血,一旦張家口被封鎖,草原上的貨物就不能送到晉商手中,而中原的一些東西也不可能運到草原,鐵器、糧食、茶葉等等戰略物資也不能送到李信手中,這對於李信就是一個致命的打擊。

「主公嗎,乾脆我們就派人殺了這個叫楊嗣昌。」高猛冷哼哼的說道。

「你就知道殺,這個楊嗣昌是崇禎皇帝的寵臣,這次讓他去宣府,一方面是為了增加他的政績,而另一方面就是讓他訓練宣府兵馬,好日後重用他,當然,還有一個可能,皇帝陛下恐怕是忌憚我李信了,所以準備讓楊嗣昌封鎖張家口,製衡我。」李信腦海中瞬間就轉過了幾個念頭。天下重地何等之多,崇禎皇帝要歷練楊嗣昌,可以派他到許多的地方,也不一定非要去宣府,這次讓他去宣府,恐怕有一部分是為了防備自己的。

「這個還真有這個可能。」一向腹黑的石元直平日裏也不曾重視商業,但是經過李信這麼一說,猛的面色大變,失聲道:「若真是如溫體仁所說的那樣,楊嗣昌是一個睚眥必報的角色,而且崇禎皇帝將他安插在宣府,或許真的是沖著我們去的。晉商對我征北軍來說,是一條事關生死的命脈,若是被楊嗣昌封鎖了張家口,不允許物資出入,我們征北軍就等於被人勒緊了喉嚨,連呼吸都困難了。」

「所以我很緊張。」李信面色鐵青,在大帳內走來走去,說道:「或許皇帝陛下準備削弱我們,或者說是沖著晉商七大世家去的,畢竟我征北軍是在這些晉商的幫助下發展的。他崇禎是嫉妒本侯了。」

「皇上是沒錢了,所以才會想一些辦法來弄錢,主公兵馬眾多,每個士兵的軍餉就能抵到朝廷士兵的兩倍甚至還要多,這一切無一不是顯示著主公有錢,或者說是晉商有錢,皇上此舉就是沖著晉商,沖著主公來的,主公若是是沒錢,就算主公想造反,也支撐不了這麼多的軍隊,相反,朝廷若是查抄了晉商七大世家,幾千萬兩銀子還是輕鬆可得。」石元直雙目中閃爍著凶光,崇禎此舉最大的可能或許就是想將晉商百年所得都納入自己的腰包之中,不但是對於晉商,更重要的是李信支撐不起。

「先生可有什麼辦法?」李信有些不滿的說道。崇禎這招實在是太狠了,雖然明面上不會找自己的麻煩,可是一旦要對付七大世家,那就是要了自己的性命。除非自己真的造反,火速佔據宣府,這樣楊嗣昌就算是做了宣府的知府,也是無可奈何的。

「主公現在做好準備了嗎?」石元直幽幽的說道。

「現在的天下還是大明朝的天下,皇帝陛下還是天下共主。」李信很乾脆的搖搖頭,他本身底蘊就不足,更何況現在的天下還是大明朝的天下,天下人還是向著崇禎皇帝,他的威望還沒有那麼高,若是造反,那就是真的成了起兵造反的人了,天下的那些讀書人都會反對的。所以李信很乾脆的承認,自己還沒有做好準備。

「那就是了,主公的威望尚不足以讓天下人信服。所以屬下以為,這次我們只能是以忍讓為主。」石元直低聲說道。

「那晉商如何是好?」李信又問道:「這些傢夥明面上是跟著我李信,但是只要有人給了更高的價位,他們是不會跟著我的李信的。」

「主公說錯了。」石元直卻搖搖頭,認真的說道:「主公,時至今日,我們征北軍是需要晉商,但是晉商不也是需要我們的存在的嗎?晉商之所以能夠富傾天下,靠的就是他們掌握了中原和草原之間的交通要道。主公,現在草原掌握在誰的手中,還不是在主公的手中嗎?只要主公掌握了草原,這些晉商們就得聽我們的。既然張家口不行,我們就換一個地方就是了。九邊之地,四通八達,尋找出一道交通要道來還是很簡單的。」

「嗯,既然如此,我們立刻就走,然後在雲中召集七大世家,讓他們離開張家口,我看那楊嗣昌也是一個扒皮的傢夥,讓晉商呆在那裏,恐怕這些人要吃虧的。」李信毫不猶豫的說道。

黑暗之中,原本按照祖製已經落鎖的宮門緩緩的打開,有幾個太監抬著一頂小轎子,在一個太監的帶領下,進了皇宮。隨后宮門再次緊閉。

因為是節省銀子的緣故,整個崇禎時代,皇宮中並不是金碧輝煌的,除非是重大節日才與民同樂。可以說,崇禎皇帝是明朝歷史上最辛苦的皇帝。此刻的皇宮中,也同樣是沒有點了蠟燭,只有一個小太監拎著一個燈籠在前面行走。黑暗中的皇宮靜悄悄的一片,大漢將軍們站立在一邊,還有一隊隊禦林軍在一邊巡查著。只是那名小太監有令牌在手,領著轎子在皇宮內暢通無阻。

「楊大人,到了。」隨著到了一所建築面前,才見轎子落了下來,一身素白道袍的楊嗣昌抬腿走了出來,卻見自己再次來到了西暖閣,而距離轎子不遠的地方,正是崇禎皇帝的心腹,紫禁城大太監王承恩。

「見過王公公。」楊嗣昌不敢怠慢,趕緊上前行禮。楊嗣昌此人雖然有些睚眥必報,雖然有點恃才傲物,但是也得看人,像王承恩這樣,乃是崇禎身邊的近臣,楊嗣昌還真不敢怠慢呢!

「楊大人,皇上已經等候多時了,請跟我來。」王承恩面色陰沉,見楊嗣昌行禮,只是淡淡的點了點頭。一臉的嚴肅,這讓楊嗣昌更加的緊張了。有時間就緊閉了嘴巴,跟在王承恩身後,進了西暖閣。

「臣楊嗣昌拜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進了西暖閣之後,楊嗣昌不敢怠慢,低頭就跪了下來,他隻感覺到前面傳來一陣腳步聲,接著就見一襲明黃來到自己的面前,然後就感覺手臂一緊,就感覺一股力量將自己拉了起來。

「起來說話。」崇禎那溫和的聲音傳入了楊嗣昌的耳中。

「謝皇上。」楊嗣昌順勢退在一邊,心中卻是在想著崇禎夜間召自己進宮所謂何事。

「楊卿知道朕深夜違反祖製,召你入宮所謂何事嗎?」崇禎的聲音又傳了過來。

「微臣愚笨,還請皇上明示。」楊嗣昌確實不知道崇禎深夜找自己來做什麼,連帶著自己的官袍都沒收拾。

「征北侯給朕算了一筆帳,他的軍隊十幾萬人,那些普通士兵每人的軍餉是朝廷的三倍還多,加上其他的補給什麼的,李信每個月消耗的餉銀幾乎是一個巨大的數字,李信有錢的,但是他又沒錢,他的錢是靠商人幫他賺來的,愛卿知道朕的意思嗎?」崇禎皇帝輕輕的說道。

「商人?」楊嗣昌聞言一愣,但是很快就明白崇禎皇帝的意思,崇禎讓自己去宣府,不但是為了鍛煉自己,讓自己練兵,但是更重要的是對付李信。但是又不能明面上對付李信,只能從晉商七大世家下手。

「不錯,正是商人,李信能有今天,一方面是因為他掠奪了許多金銀財寶,林丹汗的數百年積累成就了征北軍,但是同樣的,晉商七大世家幫助他賺取了許多,晉商從草原獲取了大量的皮毛等珍貴物品,而晉商也將中原的物品送到草原上,這樣也能賺取了許多的東西,這些金銀就幫助李信能征北軍建成一隻強大的軍隊。李信的核心就是晉商,只要關閉了張家口,晉商就會損失許多,銀錢的減少,李信的兵馬也就沒有軍餉,最後只能是和朝廷的士兵一樣。楊愛卿,你可明白?」崇禎皇帝淡淡的說道。

「臣只是一個知府,恐怕無法節製宣府兵馬。」楊嗣昌想了想,臉上露出一絲為難來,他雖然想著幫助崇禎皇帝,但是更明白的是在宣府自己並不佔優勢。聽說在宣府,侯氏父子與李信關係很好,甚至李信的大軍出入關中,如同出入無人之境,他手中並沒有兵權,雖然有一個兵部侍郎的官位,但是若是沒有崇禎的聖旨,他是指揮不了這些軍隊的。

「那朕授予你全權,節製宣府兵馬。」崇禎皇帝想也不想的說道:「若侯世祿支持你也就算了,若是不支持你,朕自然會下旨,剝奪侯世祿的官位人,讓你在宣府便宜行事。記住了,朕只需要結果,不需要其他。」

「臣遵旨。」楊嗣昌聽了之後,心中極為振奮。這可是一個好機會,削弱李信的最佳機會,要知道楊嗣昌是湖南人,他與朝廷其他的出身山西的官員們不同,這些官員都與晉商有著或多或少的聯繫,甚至他們就是晉商的官場代理人,可是楊嗣昌就不一樣了,他是湖南人,根本不會管晉商的死活。

「朕的聖旨明天就會下達,你明天就走,朕會為你拖住李信。只要李信還沒有回到草原就行,這樣一來,你的行動也能方便許多。」崇禎皇帝對楊嗣昌就是好,這是在不擇手段的幫助楊嗣昌。

「臣多謝陛下。」楊嗣昌聽了之後,十分的感動,趕緊拜謝道:「臣這就去準備,明天早上就出發,一定搶在李信前面到達宣府,解決此事。」楊嗣昌見崇禎皇帝如此幫助他,他自然是感恩戴德了,趕緊拍著胸脯保證。

「哎,其實李信這個人,雖然囂張跋扈了點,但是也是一名好將軍,但是朕這麼做,也是為了保護,一個將軍,只需要知道行軍打仗就可以了。至於糧餉,自然是有朝廷來解決。」崇禎皇帝想了還是嘆息道。

「皇上所言甚是。」楊嗣昌低著頭說道,他心中卻是一陣冷笑,在戰場上本就是你死我活的,而在官場上也是如此,自己此去可是要挖李信的根底,李信的十幾萬大軍自此就掌握在朝廷的手上,李信能不能做征北侯,那也得看朝廷的臉色行事,想李信如此囂張跋扈之人,一旦得到這個消息,又豈會饒過自己。兩人已經是生死仇敵了,已經到了你死我亡的地步,豈會留下後手,楊嗣昌已經決定,到了宣府要好生的炮製七大世家,不管用什麼辦法,也要將李信陰謀造反的名頭給落實下來,然後辦成鐵案,你李信不反,我也要逼你造反,讓成為天下人所唾棄的對象。

崇禎皇帝哪裏知道自己的心腹大臣心中正在打著小算盤,他正在想著自己收服七大世家之後,用七大世家的銀子如何幫助自己獲取更多的金銀財寶。然後自己建立更強大的軍隊,然後就是平定四海,中興大明等等。

「楊愛卿,你還需要幫手嗎?」崇禎皇帝忽然想了想,說道:「侯家父子若是不聽命令,你將如何是好?」

楊嗣昌想了想,最後說道:「臣聽說過總兵曹文詔忠於王事,臣想調他去宣府。」曹文詔這個人他是聽過的,雖然是山西人,可是實際上,卻是忠於朝廷的,此人也是一名悍將,讓他掌握宣府兵馬,就算李信到時候興兵造反,猛攻宣府的時候,也是有人抵擋的。所以他就想要曹文詔。

「可以。」崇禎想了想說道:「曹文詔可以給你用。不過不能給你用太久,曹文詔是一員猛將,他應該馳騁在疆場之上,日後還是要出征的,而不是守著宣府。」

「臣會儘快解決宣府之事的。」楊嗣昌也聽懂了裏面的意思,趕緊保證道。

崇禎皇帝聽了之後,這才點了點頭,又叮囑了楊嗣昌一二,與他研究了一番如何對付七大世家,以及如何防備李信的反彈等等,最後兩人感覺沒有什麼問題了,這才放楊嗣昌離開皇宮。

而在北京城外,一隻兵馬正在緩緩而行,雖然是數萬大軍,但是李信的軍隊軍紀嚴明,收拾起來極為快速,加上下午的時候已經有了準備,不過兩三個時辰,大軍就開始啟程。

而作為一軍主將的李信,卻是戰馬上寫著書信,一封是給七大世家的,讓他們收拾銀兩,最好將這些東西都轉移到草原上去,另一封卻是到侯家父子手中的,作為李信的鐵桿盟友,楊嗣昌到了宣府,侯家父子想掌握軍權恐怕很難了。這也是要做好準備的。最後一封卻是到雲中,命令留守雲中的宋獻策抓緊時間尋找金礦銀礦,不管怎麼樣,他都決定鑄造自己的錢幣,用金錢滲透大明朝。

「主公,真的難以想像,明天崇禎皇帝知道我大軍已經離開之後,會是什麼樣子。」石元直等李信將信件發出去之後,笑眯眯的說道。

「若我是崇禎,今天下午就應該將我留在北京城,不讓我們有準備的時間,可惜的是,他就算現在想起來也遲了。」李信滿不在乎的說道:「先生,我們出發吧!前面還有一個遵化呢!我要到遵化坐一坐。」李信臉色冰冷,望著身後一眼,在遠處那是洪承疇的大營,可惜的是也是一個無膽的鼠輩。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