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漢騎》第397章 睚眥必報
「侯爺,這就是欽天監了。」騎兵很快就來到北京城的東南角,東側是與北京城牆相連。這個地方李信倒是來過了,甚至這個地方還有南懷仁、湯若望等人工作的地方。當然現在主掌這裏的還是湯若望等人,老大臣徐光啟雖然出身在這裏,可是現在他病了。所以只剩下湯若望在這裏支撐大局,一方面協助徐光啟編修《崇禎曆書》,但是他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鑄造大炮。尤其是近兩年,這位來自神聖羅馬帝國的歐洲人這是他第二次來到北京了。與漢人一樣,他的漢語說的極為地道,否則的話,也編修不出《崇禎曆書》這樣的曆書來。

作為欽天監監正的湯若望很快就得到李信的到來,雖然是一個科學家,可是卻知道大明朝爵位的他,不敢怠慢,趕緊領人迎了出來。

「欽天監監正見過征北侯爺。」穿著漢人的官袍,帶著明朝的烏紗帽,卻是滿頭白髮的傢夥,不過三十多歲,標著滿嘴怪異的漢語,這就是李信對湯若望的印象。這個時候的湯若望還沒有成為康熙大麻子的帝師,相信以後也不會有這樣的機會了。

「監正不必多禮。」李信從馬上跳了下來,扶起起湯若望,笑呵呵的說道:「本侯雖然是在草原,但是也知道監正的名字了。這次來到北京,聽說你在這裏,所以就來見你。」

「侯爺威震天下,下官也聽說了將軍的大名。」湯若望也是滿臉堆滿著笑容,說實在的,他雖然是欽天監的監正,但是在京師,他的地位並不高,就是因為他是洋人。要知道這個時候的洋人可不同於以後,大中華民族才是真正的高人一等,洋人只是下等人。湯若望也是因為有徐光啟保護,這才有機會位列朝堂。

湯若望的辦公室很大,這位天主教徒雖然乾的不是傳教的事情,可是並不妨礙他在中原大明朝伸展自己的拳腳,李信來到他的辦公室後,發現辦工作上有許多的圖紙的,當然還有一個地球儀,很簡陋,可是卻很明確。讓李信很感興趣。

當然他最感興趣的還是上面的大炮,不過,湯若望在圖紙上畫的就是大炮。看上去還極為先進,有佛朗機炮、子母炮等等,甚至還有紅衣大炮等等。

「侯爺喜歡這些大炮?」湯若望見李信看的仔細,不由的好奇的問道。

「只要是軍人,就沒有不喜歡這個的。監正大人以為呢?」李信笑呵呵的說道:「在雲中,我也有專門研究和製造大炮的場所,對了,神父,孫元華,你可認得?」

「哦,孫元華,我認識他,他是徐大人的弟子,嗯,他也很喜歡火器。」湯若望點了點頭,說道:「聽說他在侯爺那裏做知府,沒想到,是去研究火器了。」

「神父若是不去雲中,李信歡迎您的到來。」李信笑呵呵的望著湯若望說道。湯若望這個人,在火器製造方面有著非凡的成就,這是李信想要得到的。

「去雲中?」湯若望的臉色頓時變得有些不自然了。他強笑道:「下官是朝廷的欽天監正,非聖旨是不能出京師的。」

李信點了點頭,心中一陣惋惜。他也知道這些洋毛子心中的想法,此刻的北京城是全是世界上最發達,最繁榮的地方,無論是前門大街的鬧市也好,還手機八大胡同裡的窯姐們也好,都吸引著四面八法的人來到北京城。湯若望不遠萬裡來到中原,大概也是受到當年的馬可波羅的影響。北京城可是一個好地方,至於雲中是哪裏,湯若望也許知道,也許不知道,但是他知道一點,那就是雲中絕對是沒有北京城繁榮的。他在北京城是一個欽天監正,可是到了雲中那個鳥不拉屎的地方做什麼呢?他是不會去的。

「這些圖紙,記載的好像很詳細啊!」李信望著眼前的圖紙,然後掃了四周一眼,發現有關火器方面的圖紙有幾十張之多,他稍微看了一下,上面記載的很詳細,甚至連零件是多長都記載的很清楚。湯若望無疑是一個傑出的鑄造大炮的專家,雖然人不能去,可是這些圖紙若是得到了,也足以彌補湯若望不至的缺憾了。

「多謝侯爺誇讚。」湯若望見李信不要求他去雲中,反而轉過來稱讚他的圖紙,心中很高興。要知道在整個大明朝,有稱讚他的人,但是卻沒有稱讚他圖紙的人。

「嗯,不錯。」李信雙眼中精光一閃,然後朝湯若望拱手說道:「這次本侯來京師時間比較短,無暇與神父詳細交談,下次來了,好生請教神父。」

「那好,那好。」湯若望也感到一絲惋惜,在整個北京城,這些文官們想著都是陞官發財,徐光啟以前很不錯,可惜的是,以後恐怕也不會陪湯若望聊天了。而其他的神父倒是不錯,可是這些人討論的也都是教義啥的。好不容易有一個征北侯能與自己討論火器、曆法什麼的,卻又要走了。他雖然不甘也沒有任何的辦法。

「主公,難道就這樣放了那個白毛鬼嗎?」高猛緊跟在李信身後,有些不滿的說道:「真是可惡,主公親自招攬,他還不願意,不如待屬下上去將其捉來?」

「胡扯!他是朝廷命官,這裏是北京城,不是雲中,你想找死嗎?」李信不滿的說道:「不過,你有一點說對了,有些東西若是得不到,那就去搶。與其便宜了別人,還不如便宜我李信。」

「主公,那我晚上讓人去搶?」高猛聽了之後,心中一陣激動,趕緊說道。

「哼,你知道我想搶什麼嗎?」李信狠狠的瞪了高猛一眼,說道:「這件事情不要你操心,我會讓曹三喜他們乾的。圖紙啊!這裏面最值錢的就是這些圖紙了。有了圖紙,我們會造出更多的大炮來。」

李信在湯若望的辦公室裡可是看的清楚,整個辦公室裡,除掉湯若望之外,最重要的就是那些圖紙了。這裏麵包含著湯若望對西式火炮的重要見解,這才是最重要的。

「主公,探子傳來消息了,建奴退兵了。」等到李信到了大營的時候,石元直早就等候多時了,先恭賀李信擊敗朝廷的京營之後,又趕緊說出了一個消息來。

「皇太極終於退了,他要是在的話,我的壓力還真是大呢!走了好,走了好啊,看來他是找不到圍困我的時間了。」李信深深的嘆了口氣。他在躲在京城,一方面固然是糧草不夠,但是更重要的還是害怕皇太極領軍在喜峰口,堵住了自己回家的路。這次皇太極這時候離開,想必是因為找不到機會了。

「想來是主公在北京見皇上的消息被皇太極知道,所以才感覺找不到機會了。」石元直也點了點頭,說道:「主公,您見皇上才幾天的時間,皇太極就知道了,看樣子這皇太極在北京城也是有人潛伏在這裏的啊!」

「那是肯定的了。」李信冷笑道:「一個有野心的人,對於朝廷這個龐然大物,豈能不注意一下,只是不知道,在北京城的是什麼人潛伏在這裏。是官,或者是民,或者是商?」李信自然知道,像皇太極這樣的人,怎麼可能不會重視情報這一塊的呢!在後來的大清朝,有二十四衙門,有粘桿處,這些都是歷史上有名的情報機構,而這個二十四衙門傳聞是在努爾哈赤的時候就有了。別說皇太極,就算是李信自己不也是有情報組織放在北京城的嗎?

「那屬下就派人去查。」石元直趕緊說道。

「是要查出來,但是不能打草驚蛇,北京城的情況我們暫時不必管,也管不到這裏來。」李信擺了擺手說道:「這裏有曹三喜就可以了,這個人還是有點機靈勁的,而且我還準備讓他做點事情?」說著就將湯若望的事情說了一遍。

「可惜了這個人,不會跟隨我們去雲中。雲中還是不能跟京師想比擬啊!」石元直聽了之後,也是輕輕一嘆。沒辦法,雲中是不能和北京城相比較,人家是京師,可是雲中什麼也不是。

「若是我選的話,我寧願選雲中,京師有什麼好的?天空中都飄著馬糞的味道。」李信搖搖頭說道。不得不說,這個時代的空氣很清新,沒有霧霾,甚至連二氧化碳都少了許多,空氣汙染很少,可是同樣的,這個時代的人不講究衛生,一年當中很少洗澡的,最重要的是,在北京城這個巨大的都市中,城市建設方面差了許多,除掉禦道之外,其他的地方,更是如此了。馬匹隨便在地上拉屎拉尿,以至於,街道上,到處都是馬糞的氣息,甚至在大冬天,在災荒之年,有些人甚至將馬糞堆裡挖個洞,就在裏面過冬,由此可見,這個時代的髒亂差了。

李信清楚的還記得,在京城,在十年之後,北京城內見出現一場瘟疫,一場由老鼠帶來的瘟疫。李自成數十萬大軍進入京城之後,但是迎戰建奴的卻不過十萬人,剩下的軍隊都被鼠疫所打敗,最後只能狼狽逃出北京城,最後失去了江山。

石元直顯然是不知道這一點,他望著遠處的北京城,巍峨聳立,氣勢森嚴,煌煌然,彰顯帝都風采,這才是萬人嚮往的地方。雲中雖然是征北軍根底所在,但是與京師相比較,那是差了許多。

「派人催一下周繹,糧草必須儘快送來,我們必須離開京師。」李信想了想說道:「喜峰口正在建設嗎?萬一讓張鳳翼將喜峰口再次建起來了,我想回去,只能從宣府走了,天長日久,誰也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他今天看出來了,楊嗣昌已經得到重用,哪怕他今天戰敗了,也改變不了崇禎對他的信任。他隱隱當中記得,這個楊嗣昌曾經做過兵部侍郎的,甚至還在宣府做過一段時間的知府總督之類的官。誰也不知道,他什麼時候去,今天李信可是狠狠的得罪了楊嗣昌一頓,高猛赤手空拳,將其擒拿,大庭廣眾之下,尤其是在崇禎皇帝面前,一心想著在崇禎面前表現自己的,出了一個大醜,楊嗣昌可以說是恨死李信了,他要是做了宣府的知府什麼的,又豈會讓侯家父子幫助自己呢?甚至連七大世家都要跟著後面倒霉。這可是一個睚眥必報的人物。

李信說到這裏,也陡然發現自己周圍的環境好像是變差了。看來得必須找個一個地方,能讓自己與中原有聯繫,宣府若是楊嗣昌去了,那就不是一個好地方。

「主公準備從喜峰口回去?」石元直一愣,有些驚訝的望著李信,要知道喜峰口是征北軍自從成立以來,經歷的最大的損失,不但損失了不少人馬,更是連句突都戰死在喜峰口了。句突跟隨李信,也立下了不少的戰功,他的奔射之法,讓李信的騎兵威力增加了不少。雖然是一個異族人,與眾將的關係也不怎麼樣,可是只要對李信有用,那就是一員上將,如今戰死在喜峰口,簡直就是征北軍的巨大損失。

「當然是要從那裏回去了。」李信雙目中一道煞氣一閃而過,冷笑道:「我李信可不是什麼善人,洪承疇等人在喜峰口耍了我們一道,我李信就要找個場子回來。不然天下人還不會以為我征北軍好欺負不成?洪承疇當初敢算計我。就要承受我的怒火。」

李信這就是在耍無賴,明擺著就是睚眥必報的人物,前腳洪承疇算計了他一道,後腳李信就要找回場子來。石元直嘴角露出一絲苦笑來。卻是沒有說話。這樣的主公也有好處,也有壞處,最起碼是一個護短的主。

「那遵化城?」石元直又小心翼翼的問道。李信若是真是借喜峰口回雲中,這也沒什麼奇怪的,畢竟這也是一條路不是,但是石元直看的出來,李信心中所想,恐怕沒有這麼簡單。

「自然是要進去坐坐了,上次坐成,這次難道也不允許進去嗎?」果然,李信就冷哼哼的說了一句。石元直這下還真是無話可說了。李信這下是赤裸裸的報復了,就是為了當初洪承疇不讓李信進城的緣故。

「那屬下這就去催催周繹。」范文程不敢怠慢,趕緊去讓人催促周繹不提。

而京師,北京城內,西暖閣內,崇禎皇帝、內閣幾個大學士,加上深受崇禎寵信的楊嗣昌也站在其中。

「李信去了欽天監?他去那裏做什麼?見了一些什麼人?」崇禎皇帝望著王承恩。李信現在就在城外,作為一方雄主,崇禎皇帝自然要關心一下李信的行蹤了,更何況,這裏是北京城。崇禎皇帝自然是要防守一二了。這個時候聽說李信居然去了欽天監,心中自然是驚訝了,不明白李信去那個地方做什麼?

「去見了湯若望。」作為皇明最大的情報頭子,王承恩若是想了解一下某個人的行蹤的話,還是很輕鬆的。

「湯若望?是徐閣老的朋友。不會是因為孫元化的緣故吧!」說話的是溫體仁,不愧是溫體仁,這喜歡鼓搗一下朋黨之爭得人物,一提到湯若望,就想到了被貶到李信軍中的孫元化了。心裏不由的冷笑道:「莫非孫元化孫大人還想回到朝廷不成?」

「溫大人,這次恐怕你猜錯了,下官聽說,孫元化孫大人雖然是做著朝廷的知府,但是實際上卻是乾著鑄造火炮的活。深得李信的重用呢,說他想回來,恐怕是不大可能的了。」楊嗣昌譏笑道。

「雲中雖好,但是畢竟是塞外蠻夷苦寒之地。」溫體仁搖搖頭,面色不變,也不知道他心裏在想著什麼。

「火炮,李信是沖著火炮去的。」楊嗣昌想也不想,就大聲說道:「皇上,微臣以為李信去見湯若望並非是替孫元化敘什麼舊情,就是去想找湯若望要火炮去的,甚至就想著將湯若望捉到雲中去。」

「是這樣的嗎?」崇禎皇帝聽了楊嗣昌的話後,面色一變,望著王承恩說道。

「探子倒是說征北侯曾與湯若望說過火炮的事情,兩人聊不短的時間,而且後來湯若望也告訴他人說,李信確實邀請他去雲中,鑄造大炮,只是被他拒絕了。」王承恩趕緊說道。說完之後,用讚許的眼神望著楊嗣昌,這個楊嗣昌生的不錯,更重要的是有一身的智謀,剛才眾人都不知道李信為什麼要找湯若望,也只有他猜出了,李信就是為了大炮而來。

「皇上,大炮乃是國家大事,沒有聖旨或者兵部的文書,是禁止鑄造的,李信私自鑄造大炮,其心可誅。此人野心勃勃,不能信任此人,趁著此人還在北京城,乾脆將此人斬殺在北京城下,以警告那些有野心之人。」楊嗣昌大聲的說了起來。

「真是年輕,城府不深啊!」溫體仁聽了之後,面色一松,心中直搖頭,這真是要殺人的話,哪裏輪到他楊嗣昌來說話,這個楊嗣昌本就與李信有仇,這句話從他嘴巴裡說出來,天知道崇禎會怎麼想,到底是一個年輕人,經驗不足。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