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漢騎》第418章 論戰
「你們也看看,從大同和京師傳來的情報。洪承疇反對和我們發生衝突,可是楊嗣昌已經從大同借走了一萬騎兵,都是一人雙騎。嘿嘿,好大的手筆啊!」琉璃宮內,李信只是穿著一件錦袍,卻不覺得寒冷,冬天就是休養生息的時候,哪怕是崇禎七年的春天已經到來,可是在草原上,還是極為寒冷。石元直等人忙著給各部受災的牧民們準備糧草,大體上炎黃部落冬天倒是沒死多少人,這對於草原上的牧民來說,是一個絕佳的好消息。在他的對面,征北軍文臣武將幾乎都已經來了。

「屬下以為洪承疇這個人是在討好那些文官,畢竟崇禎皇帝本身就是密旨,中旨,在朝廷來說,這樣的旨意是算不得數的。洪承疇若是答應的話,必定會遭到滿朝文武的唾棄。」孫元化摸著鬍鬚說道。

「這個洪承疇是不是不想和我們交戰,原本只是崇禎的密旨,被他這麼一弄,就成了明詔了。恐怕此刻崇禎連殺他的心都有了。」張采也笑呵呵的說道。

「元直先生怎麼說?」李信點了點頭,又望了石元直一眼。

「主公,屬下有一點感到奇怪的地方。」石元直想了想說道:「根據情報顯示,洪承疇上呈奏疏的消息,也只是延綏、大同一帶有人流傳,可是京師之中卻沒有任何的消息。屬下現在不能斷定,這些消息是如何來的,是洪承疇故意發出來的,或者是京師那邊還沒有探知這個消息。若是京師那邊還沒有這個消息的話,那就說明洪承疇無意和我們發生衝突,若是京師那邊根本就沒有這個消息的話,屬下認為,就要小心洪承疇了,他是故意做給我們看的。」

李信等人聽了之後,頓時雙眼一亮,點了點頭,孫元化忽然又問道:「不是說,最近陝西那邊又不少的叛逆造反嗎?洪承疇手下大將艾萬軍等人都已經領著精兵在外征討,若是準備進攻我們的話,洪承疇這個時候已經整軍備戰才是啊!」

「嗯,也是這個道理。」李信點了點頭,有些遲疑的說道:「說實在的,這些人聯合起來反對我,我不怕別人,就擔心這個洪承疇,這個人可是姦猾的很,當年能在魏忠賢的手下做事,魏忠賢死後,也沒有看見崇禎皇帝找他算帳,在士林當中,也沒有人說他什麼,這樣的人若是沒有一點心機,幾乎是不可能的。別看他表面上笑呵呵的,但是若是真的陰起人來,恐怕不是一般人可以對付的。」

「主公既然如此擔心他,不如對他嚴加防範。」宋獻策也出言說道。只是他的言語中,對洪承疇卻是極為不屑,不管他是密折上奏崇禎的,或者是光明正大的上奏崇禎的,這都是對崇禎的背叛,這樣的臣子還真沒有人喜歡,宋獻策也十分鄙薄這樣的人。所以連帶著對他變得不重視了。

「防範是跟重要,洪承疇這個人一旦出手,那就是絕殺。」李信點了點頭,說道:「現在大同有精兵一萬人調到了宣府,宣府一帶就要加大力度了。第一,讓宣府提供情報,尤其是軍隊進攻的路線等,一方面就是牧民們一律西遷,等擊敗了楊嗣昌,再遷回去就是了,這個想來不怎麼難。反正就是給宣府不留下一粒糧食,諸位,誰願意去對付楊嗣昌?要知道楊嗣昌這次出動,最起碼有四萬精銳騎兵,三萬步兵,宣府的家底恐怕這一次都要帶出來,哪位將軍願意走一遭?」

「末將願意去會一會楊嗣昌。」說話的是楊雄,他拍著胸脯說道:「末將倒是要見識一下,崇禎小兒重視的傢夥有什麼本事,末將也不要多的,兩萬騎兵就可以了。我準備將楊嗣昌拖死在草原上。」

「嗯。」李信點了點頭,這個楊雄也不是沒有腦子,看的出來,楊嗣昌也是不大好對付的,所以選了一些騎兵,用作遊擊戰爭。

「末將願意前往。」又有三人人越眾而出。卻是前林丹汗部將虎魯克寨桑、塔什海和巴達西寨桑三人,這三人自從跟隨李信之後,並沒有什麼大的功勞,如今李信要興大軍,這三人自然是不敢放棄這樣的機會了。

「好,有三位將軍輔佐楊雄,本公爺就放心了許多。」李信大喜,這三人出身草原,經驗豐富,楊雄雖然經過這些年的鍛煉也算能獨當一面,但是在草原上,還是需要三個經驗豐富的人輔佐才是最主要的。

「謝主公。」楊雄也是大喜,趕緊謝過李信,退到一邊。

「朝廷要進攻我雲中,看上去最主要的是楊嗣昌的數萬兵馬,或者說是洪承疇的一子絕殺,但是屬下認為最重要還是大同。」石元直出言說道:「若是能快速的佔據大同,那洪承疇和楊嗣昌二人也只能會捨棄雲中,轉而進攻大同。畢竟那裏還有一個代王在裏面。」

李信等人聽了雙眼一亮,面對失藩,無論是洪承疇也好,或者是楊嗣昌也好,為了挽救自己的性命,也只能是去進攻大同,收服大同,這樣一來,攻守之勢就會易形,李信反而是可以利用殺胡口和左雲右玉兩縣消耗楊嗣昌和洪承疇的精兵。

「大同精兵十幾萬人,就算是楊嗣昌借走了一批騎兵,恐怕也削弱不了薑瓖的主力。想進攻大同,恐怕還是很難的。」宋獻策搖搖頭說道。石元直的計策是相當不錯的,可是卻少算了一點,那就是大同的兵力,天下精兵出大同,這一點不是白說的,沒見到楊嗣昌為了得到一點兵馬,都低三下四的去求薑瓖嗎?要知道宣府周邊,也不由不少士兵的,為啥去向薑瓖求救的,還不是看上了大同的精銳騎兵。要做到石元直所說的這一點,那就是快速的擊敗大同精銳,這種事情可是很難發生的。

「主公,若是想攻打堅城,要麼就是強行進攻,要麼就是智取。」張采想了想說道:「我征北軍根基薄弱,雖然將士勇猛,可是主公是愛兵如子,強攻不行,那就只能是智取。若是智取,屬下以為,可以以一軍攻進殺胡口之後,率領兵馬避開左雲和右玉兩縣,從其他的地方橫掃大同盆地,誘使大同兵馬出城圍剿大軍,使得敵人沒有地利的優勢,而我們也能從運動中消滅敵人。」

「這是一個好計策。」李信點了點頭,讓人打開左雲和右玉兩縣的地圖,發現確實能繞過左雲和右玉兩縣,插到敵人後方去。

「屬下有一策,或許可以輕鬆奪取大同。」宋獻策忽然說道:「主公可以聲東擊西。屬下認為,要想進攻大同,並不一定是從殺胡口突破,之所以是從殺胡口突破,是因為殺胡口防禦稍微鬆懈一點,可是我們完全是可以從其他的方向突圍的,比如長城。」

「宋先生,這長城可不是那麼好突圍的,就算是突破了長城,據我所知,在山西大同附近,最重要的可不是長城防禦,在大同城外,有不少的由堡、墩組成的防禦系統,真的打起來,恐怕很難啊。」李信搖搖頭說道。若是可以的話,他自然是不會從殺胡口這個地方突破的。宋獻策說的倒是沒有錯,繞過左雲和右玉兩縣卻是可以將薑瓖的兵馬拖死,也能在運動中消滅敵人,可是薑瓖兵馬不少,更重要的是騎兵,騎兵很多,真的追趕起來,最後也只是一個慘勝,因為大同這個地方怪異的很,四周都是長城,只有一個盆地大小的地方,地方不大,兵馬很多,這就是很麻煩了。而在左雲和右玉兩縣周圍,能展開的兵馬並沒有多少。而且李信拖住對方的兵馬,頂多也只是能用小部分兵馬,起不了大的作用,進攻大同,除非是要主力部隊,大軍才能攻下大同,最後守住大同。

在長城突破,李信也不是沒想過。只是大同有十三衛所,八百二十三堡寨,三百又七座墩台,而這些堡寨、墩台之類的,大多都是在長城附近,作為敵人突破長城之後的第二道防線,這些堡寨和墩台都是有不少兵馬,若是這些地方集中起來,也是有不少兵力的。

「有錢能使鬼推磨,主公,長城收官的將軍這些年的日子可並不過,相信晉商們會幫助我們收買他們的。」宋獻策滿不在乎的說道:「至於其他的,屬下倒是有辦法,就是不知道主公敢不敢用。」宋獻策忽然睜開雙眼,望著李信問道。

「什麼辦法?」李信掃了眾人一眼,見眾人也都露出一絲好奇來。

「聲東擊西。」宋獻策想也不想的說道:「我們要從殺胡口進攻,幾乎天下人都知道,所以無論是薑瓖也好,或者是楊嗣昌也好,他們都會這麼想的,可是屬下以為,我們偏偏不從殺胡口進攻,我們的大隊人馬從長城進攻,直接越過長城,進攻大同。」

「先生,那薑瓖也不是笨蛋,我們若是不用全力進攻殺胡口,他肯定會知道我們換了方向的,而且那些沿途的堡寨、墩台也是有不少士兵,我們從長城進攻的軍隊一旦被阻攔,就會被人發現,到時候,不但我們東線受阻,不能攻下大同,就是西線,因為兵力薄弱,就會面臨被敵人擊潰。這個主意要不得。」陳漢搖搖頭說道。

「若是在西線兵馬進攻的很厲害,厲害的讓薑瓖不得不從東線調集兵馬呢?一旦兵馬從長城調走,沿途的堡寨、墩台不就是能輕鬆而下了嗎?」宋獻策笑眯眯的說道。輕鬆的語氣,讓人感覺到事情好像極為簡單一樣。可是實際上,眾人卻知道要想做到這一點,可不是說說那麼容易的。

「我們現在有精銳十四萬人,最起碼要分兩萬人抵擋科爾沁,三萬人抵擋建奴的偷襲,兩萬人拖住楊嗣昌,一萬人駐守西線,還要有一萬人駐守雲中,小心洪承疇,如此一來,能動用的兵馬只有五萬人而已,除掉偷襲殺胡口,進攻左雲和右玉兩縣,也是需要三萬人馬,按照宋先生這麼一說,將長城得勝堡一帶作為突破的主力,大軍進攻大同,這才是主力,最起碼也要三到四萬精銳,這兵馬就不夠用了。除非將左雲右玉兩縣兵馬減少。」李信思索了起來,在眾人面前盤算起可用的兵馬來,最後搖搖頭說道:「用一到兩萬人馬裝作數萬五萬大軍,還要想辦法讓薑瓖將東線兵力都抽調過來,這難度,先生可不是一般的大啊!」李信搖頭苦笑道。

「屬下有一計策,或許可行。」宋獻策趕緊說道。

「實際上,我們還是有精兵數萬,只是主公從來就沒有用過而已。」宋獻策睜大著眼睛說道。

「我們手上還有精兵?我怎麼不知道?」李信聞言一愣,最後掃了石元直等人一眼,眾將聽了也很好奇,李信兵馬一向走的是精兵路線,雖然在草原上,人人能都射箭,人人都能殺敵,可是李信卻從來都沒有發動過全民戰爭,宋獻策說有數萬兵馬,這就讓人好奇了。

「主公手中卻是有數萬精銳,而且大多是百戰精兵。」石元直也輕輕的說道:「主公手上有奴隸,當年主公橫掃草原,無論是建奴也好,或者是察哈爾部族、科爾沁部族,以及西征所剿滅的部族,那些被俘獲的人,要麼臣服主公,要麼就是被貶為奴,我征北軍將士家中,哪家沒有一兩個精壯奴隸的,這些人就是精銳兵馬。」

「那些奴僕?」李信皺了皺眉頭,任何一個王朝是沒有絕對的公平,就算是後世也是一樣。李信在草原上,根基很淺,能立足自然是靠著麾下的將士,所以每次征戰之後,就將勝利所得的俘虜,除掉歸順的,其他的人都當做奴僕賞賜給將士們。其中不乏精壯和女人。現在要抽調這些精壯倒是可以抽調出數萬大軍來,只是如此一來,下面的將士們會答應嗎?

「不如先抽調戰俘吧!不是一萬多人嗎?」李信想了想說道:「先從這些戰俘抽調起,告訴他們,若是立功了,就免了他的罪行,放他們回去,是回故土也好,或者是成為我李信麾下一名族人也是可以的。」

「這?」宋獻策鬍鬚抖了抖。

「就這樣吧!將士們跟了我這麼長時間了,我們征北軍是天下的強軍不假,可是這些年你們也看見了沒有哪一天不是打仗的。現在若是連他們的下人我都要抽調,那些將士們不都要恨死我了。」李信擺了擺手笑呵呵的說道。

眾人點了點頭,尤其是張采臉上更是堆滿了笑容,他知道李信之所以如此,一方面固然是因為不想讓將士們反感的緣故,更重要的還是糧草的緣故,李信這麼多年來屢次征戰,糧草消耗甚大,像現在的大明朝,到處都是災荒,南方的士紳們常年過著朱門酒肉臭的日子,用珍貴的糧食釀酒,而北方經常不下雨,糧食減產,叛軍無數,想弄一點糧食本身就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李信現在所消耗的,儘是歷年所積累的,加上晉商七大世家用各種方式從中原運來的,糧食十分的珍貴。李信這次徵調大軍,幾乎可以說是全軍出動,這樣大規模的戰爭每天所消耗的糧草也是驚人,張采來到雲中之後,就開始掌管征北軍的錢糧,自然知道,若是大規模的用兵,恐怕整個征北軍的府庫都支撐不了。

「主公,末將願意領軍殺胡口。」說話的仍然是軍中悍將蔣毅,也是李信的頭號將軍,當年就曾經參加薩爾滸戰役的,兵敗之後,就流落民間,如今跟隨李信之後,立下戰功無數,在眾多將軍之中,唯獨蔣毅讓他最為放心。而蔣毅也確實做到了這一點,每次李信出征,他都是作為留守的存在。這次大戰之中,固然進攻大同要危險的多,可是真正危險的地反卻是在殺胡口,以兩萬裝扮五萬大軍本身就很困難,更重要的是要面臨薑瓖的瘋狂進攻,從薑瓖將自己的騎兵大部分都留在手上,只是給楊嗣昌一萬精銳的時候,就知道這個薑瓖並不滿足於防守,將李信擋在殺胡口、左雲右玉兩縣之間,他的精銳騎兵隨時隨地都能投入進攻之中,正面擊敗李信的軍隊,然後殺向雲中,奪取這次剿滅李信的最大的戰功,畢竟若是論遠近,殺胡口距離李信的老巢路程是最近的,不過兩三日的時間,在先天上就佔據了優勢,而只要擊敗了李信,前面根本就沒有任何敵人阻擋。蔣毅這是想將最困難的事情放在自己手中,這種想法也是難能可貴。

「殺胡口關係重大,還是我自己去的好。」李信想了想,還是拒絕了蔣毅的安排,只聽他說道:「想比較而言,進攻大同則更為重要。你還是領主力,攻下大同,然後像顆釘子一樣釘在那裏。」

?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