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漢騎》第387章 長平公主與周皇后
「主公,京師不能久留,還是早些回雲中的好。」石元直點了點頭,既然是崇禎答應出兵,那此事就要早作決斷了。李信現在只是帶著三萬兵馬,出現在京師城下,萬一有什麼事情,或者說崇禎皇帝出爾反爾,洪承疇的大軍可是緊隨其後。

「侯恂送來了多少糧草?幾日所用。」李信點了點頭,轉身問道。

「回主公的話,只有一日糧草。」趙廣趕緊說道。

「如此說來,我大軍現在只剩下四天的糧草了。哼哼!」李信面色一變,忍不住冷哼道:「侯恂用的是什麼借口?」

「他們說倉促之間,難以準備妥當,先送上一日的糧草,待明日再準備。」趙廣趕緊說道。

「哼哼,真是好說辭啊!」李信可不相信這裏面的道道。明朝官員他見的多了,可惜的是他不是崇禎,他要是崇禎,這些官員們盡數趕出去,儘是一些無能之輩。讓他們做事情,個個找借口進行推諉。他就不相信侯恂真的準備不出數日的糧草來。

「主公,倉促之間準備大軍糧草,也的確是為難了。」石元直解釋道。

「先生,你可知道,若是攻下了眼下這座城池,我們征北軍將會得到多少銀子嗎?」李信揚鞭指著遠處的北京城,說道:「最起碼幾千萬兩銀子有的。」李信這可不是胡言亂語的,據史料記載,李自成攻陷北京後,大索京師,得到七千萬兩白銀,這麼多銀子已經足夠崇禎皇帝好幾年的稅收了。李信現在若是攻進了北京城,三四千萬兩銀子可是輕鬆得到的。

「這麼多?這要是能搶?」高猛聽了之後,雙眼一亮,忍不住就大聲說道。

「放肆。」李信冷不住朝高猛抽了一鞭子。

「這麼多?」石元直和趙廣雙眼一亮,忍不住瞪了高猛一眼,他二人可不管與高猛這個渾人比較。只是沒有想到北京城內居然有如此多的銀子。

「崇禎皇帝得銀子不在國庫中,而是在城中的百官身上。」李信搖搖頭,崇禎這個皇帝當的實在是窩囊,雖然做了皇帝,可是銀子卻不在他手上,最後還要找群臣去借,更重要的是,借還沒有借到,那些臣子們就好像是施捨乞丐一樣,沒人送上幾百兩,這幾百兩銀子甚至連他們吃一餐飯都不夠。可憐崇禎皇帝還真不知道如何是好?

「朝廷的官員大多如此,主公應該感到高興才對。」石元直卻是笑呵呵的說道:「若朝廷的官員都是如此盧象升、洪承疇這樣的人,那豈不是主公的悲哀嗎?」不得不說,在滿朝文武之中,盧象升和洪承疇都還是算有才之人,還能算得上幹練之臣。諸如溫體仁這樣的臣子,卻是有多少要多少。

「是啊!朝廷有這樣的人,是崇禎皇帝的不幸運,可是是我們的幸運。」李信點了點頭,朝中昏庸之臣越多,對於李信這樣有野心的人那就越是一件好事。

「主公,外面有一人叫做曹三喜的人求見主公。」這個時候,帳外親兵大聲的說道。

「曹三喜?讓他進來吧!」李信想了想,猛的想到是誰了,他看了石元直等人一眼,對石元直說道:「先生且回去休息一陣,我要見見這個曹三喜,在京中這麼長時間了,看看他能不能給我們弄點糧草來。」

「是,主公。」石元直面色一愣,趕緊與眾將退了下來。

「先生,這個曹三喜是何許人也!居然能讓主公見他?」大帳之外,趙廣望著後面的中軍大帳有些驚訝的說道。他見那大帳之外,高猛如同一巨靈神一般站在那裏,不準任何人靠近。

「主公麾下的密探而已。將軍就不要打聽許多了。」石元直搖搖頭。這種密探他也曾掌握一隻,密探分內外之說,內衛掌管監視百官,這一點石元直只是隱隱知道,而諸如曹三喜這類的密探就是掌握在石元直手中。

半響之後,就見一個面色憨厚的中年人跟著士兵走了過來,那人一見石元直,雙目一亮,只是朝對方拱了拱手,然後才告辭而去,進了大帳。

「走吧!將軍。」石元直並沒有說話,雖然心中也很好奇,李信為何要見這個曹三喜。難道真的是因為要讓曹三喜弄點糧草。

「麒麟衛京師統領曹三喜拜見主公。」曹三喜並不是第一次見李信,在草原上,行軍的時候,他也曾見過李信。

「曹統領起來說話。」李信點了點頭。這個曹三喜在歷史上也有點名氣,一個由農民轉化為钜賈的傳奇人物。

「謝主公。」曹三喜有些畏懼,在大帳內靜靜的站在那裏。

「京師麒麟衛發展的很不錯,我很欣慰,這些我都記在心裏,日後自有賞賜。」李信點了點頭。

「為主公辦事,不求賞賜。」曹三喜趕緊說道。他發現自己很喜歡經商,儘管經商還會做其他的事情。

「這次讓你,是有事想問問你,你能為三萬騎兵準備多少糧草?」李信忽然問道。

「屬下在西山倒是有些糧草,但是也只能是三天所用。」曹三喜有些為難的說道:「屬下無能,還請主公恕罪。」

「三天可以了。」李信漫不經心的說道:「還有一件事情,此事關係重大。」李信停頓了一下,望著曹三喜。

「請主公吩咐。」曹三喜見李信如此模樣,心中一驚,但是還是硬著頭皮說道。

「看看這個。這是我今天向皇上做出來的建議,只是皇上還有些遲疑。」李信取出一張紙來,在上面寫了幾個字,曹三喜望了過去,臉上卻是露出一絲遲疑來。他雖然認得這幾個字,但是卻不知道這其中含義。

「這裏面的意思,你不需要知道,我只要你在必要的時候,將這幾個字透露出去,就這幾個字是皇上說的。」李信遲疑了片刻,方說道:「至於什麼時間透露出去,我自會讓人通知你的。」

「屬下遵命。」曹三喜聽的迷迷糊糊,但是他卻知道,李信這次讓他來,所謂的弄一點糧草只是次要的事情,最主要的還是眼前的這十個字而已。當下趕緊將這十個字記在心裏面。

「記住,今天讓你來,就是讓你籌備糧草的事情,這件事情,不要告訴任何人。」李信將那張紙放在蠟燭上,火焰緩緩的吞沒了紙張,化成了灰燼。

「屬下明白。」曹三喜就算是再蠢也知道,李信如此叮囑此事,由此可見此事的重要性,眼下只能是拚命的點頭。

「恩,那就去見石先生吧!他會安排如何將這些糧草運出來。」李信上前拍著曹三喜的肩膀說道。

「屬下這就去。」曹三喜額頭上流出一絲冷汗來,不敢停留,趕緊退了下去。大帳之中,也就剩下李信一人在那裏靜靜的看著書。

與他一牆之隔的崇禎皇帝在西暖閣內,也是眉頭緊皺,已經到了吃飯的時間了,可是他還是沒有吃飯的跡象。一邊的王承恩也只能是靜靜的呆在旁邊。半響之後,就見門外探出一個腦袋來,卻是一個三四歲、粉妝玉琢的小女孩。正搖搖晃晃的走了進來。

「父皇。」小女孩搖搖晃晃的抱著崇禎皇帝的大腿,抬著頭,睜大著雙眼。

「哦!原來是朕的小公主長平啊!」崇禎皇帝一見小女孩,緊皺的眉頭一下子鬆了起來,將其抱在懷裏,此刻的他哪裏還有什麼一國之君的模樣,分明就是一個慈父。而這個小女孩就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長平公主朱媺娖,那些武俠高人後來杜撰的獨臂神尼。

「父皇,我餓。」長平公主眨了眨眼睛說道。

「哦!承恩,趕緊擺駕坤寧宮。」崇禎皇帝這才想起已經到了吃飯的時間了,轉過頭來,對王承恩說道。

「皇上。」王承恩心中一松,正待說話,卻被崇禎阻止了。

「不要喊了,我們走著去。」崇禎皇帝擺了擺手,說道:「正好,朕有件煩心事,你也說說看。」可以說,崇禎皇帝和王承恩二人關係十分獨特,或為主僕,或為摯友,甚至或為父子,雖然是一個太監,卻是深受崇禎信賴。

「奴才只是一個無用之人,哪裏敢出什麼主意。」王承恩趕緊謙虛道。

「也不瞞你說,剛才朕和李信在城頭上聊了一段時間,此人有大才。他知道朝廷沒錢,就幫朕出了一個主意,朕認為還是可以操作的,只是涉及範圍較廣,所以一直不能確定。」崇禎皇帝想了想,說道「他告訴朕,納稅不能專門靠那些老百姓,應該擴大一點,只要是朕的子民,無論是百姓也好,或者是那些士紳也好,都應該納稅。百姓本身就沒錢,納稅多了只能是逼他們造反,士紳們有錢有地,卻不納稅,如此一來,朕收上來的稅就少了。李信建議朕實行官紳一體納糧,一體當差。承恩啊!你說這件事情能成嗎?」

「不可,絕對不可,皇上,李信這個主意看似為皇上著想,實際上卻是將皇上放在火上烤,此人狼子野心。這個主意皇上千萬不能去做。」王承恩聽了之後,面色一陣大變,趕緊上前阻止道。

「朕也知道,朕真的要是這麼做了,就等於得罪了天下的讀書人。只是李信話卻沒有說錯,天下的才是大半都是集中在士紳手中,百姓手中根本就沒錢。」崇禎皇帝也嘆息道:「朕要是不這麼做,朝廷哪裏有銀子,若是沒有銀子,朝廷又如何去練兵。承恩,你可知道,洪承疇這次將二十萬大軍打得只剩下多了嗎?不過十三四萬而已,這麼點軍隊,如何去剿滅叛逆,如何征討建奴,還有李信,眼下他雖然臣服於朕,對朕還算忠心,但是正如同所說的,他的那些將軍士兵們,又有多少是漢人,這些人桀驁不馴,日後來個黃袍加身,朕就得應付李信這個強大的軍隊。這一切都是需要錢啊!」

「哎,士紳乃是朝廷基石,不可得罪,不然的話,皇上,那些士紳們還會為皇上所用嗎?老奴以為,李信這是狼子野心,不可輕信。」王承恩想了想說道:「皇上若是擔心李信,趁著李信不過幾萬軍隊,發動京營和洪承疇的軍隊,將李信殲滅在京師城下,日後再派人去接受李信的征北軍就是了,若是征北軍反抗,索性封鎖關口,讓他們在草原上鬧去,想來也攻不破九邊各處關口。」

「京營能行嗎?」崇禎搖搖頭,他也巡視過京營,然後又看了李信的軍隊,顯然對京營還是很失望的。

「皇上。」王承恩還待說什麼。

「好了,不要說了。」崇禎搖搖頭說道:「此事就此作罷!你也不要外傳,朕只是對這件事情好奇而已,但是你說的對,士紳乃是朝廷的柱石,朕和大明都需要他們,但是李信也不見得是壞心思,他真是在幫朕,可惜了,他只是一個武夫,想的東西也是不能實現的。」

王承恩聽了之後,這才鬆了口氣,只要崇禎不按照李信這麼辦,他也就放心了,畢竟為了大明江山,崇禎還真的不能得罪那些士紳們。

「這個該死的李信,為什麼會出這個主意。」不過,崇禎的話也讓王承恩警醒了。他很熟悉崇禎皇帝,眼下崇禎皇帝雖然不準備按照李信所說的去做,但是日後就說不定了。朝廷中若是真的收不到錢了,逼急了的崇禎皇帝也許真的會動心也說不準。只是這件事情乾係甚大,弄不好大明江山就會改姓都可知。出這個主意的人,要麼就是一個孤膽忠臣,要麼就是一個野心勃勃的人。可是李信真的是孤膽忠臣嗎?顯然這是不可能的,那剩下的就只有一個可能,這個李信,真的是將崇禎放在火上烤呢!

「父皇,看,母后。」這個時候,在崇禎懷裏的朱媺娖忽然指著遠處的一處燈火說道。崇禎望去,只見周皇后領著兩個孩子正等候在那裏,一個就是皇太極朱慈烺,還有一個卻是皇三子朱慈炯,還有一個兒子,可惜的是剛出生之後就去世了。

崇禎皇帝一見周皇后,腳步也不由的加快了,周皇后與他一向是相敬如賓,在潛邸的時候,就跟隨在他身邊,魏忠賢當權的時候,朱由檢生活在黑暗之中,也只有周皇后無怨無悔的服侍他,為了防備魏忠賢下毒害他,自己親自下廚,可以說,崇禎皇帝對周皇后的感情那是后宮之中任何一個女人都不能比擬的。

「皇上。」周皇后並不是特別漂亮的,但是卻是極為端莊的,這與朱元璋為皇子們選正妃做出的要求,不要求最漂亮,也不要娘家官位如何,只需要端莊賢惠。無疑,這些周皇后都做到了。

「皇后。」崇禎皇帝一見周皇后,趕緊上前,將周皇后扶了起來。

「長平,你父皇為國事勞累了一天了,趕緊下來。」周皇后望著崇禎懷裏的長平公主,微微有些不滿的說道。

長平公主不敢怠慢,哧溜的從崇禎皇帝懷裏滾了下來,有些擔心的望著周皇后,周皇后雖然溫柔,可是對子女要求卻極為嚴厲。見長平公主下來了,又讓兩個孩子拜見了崇禎皇帝,一家人這才進了坤寧宮。

此刻坤寧宮內,正擺放著一個大桌子,上面的菜卻不是很多,但是卻很精緻,比如燒筍雞、爆酶鵝、柳蒸煎攢魚、煤鐵腳雀、鹵煮鵪鶉、雞醞湯、五台山天花羊肚菜、雞腿銀盤麻姑、東海石花海白菜、龍鬚等等模樣,葷素搭配,倒並不是外面傳說中那樣山珍海味。實際上,崇禎皇帝每天所吃的東西,不過三十六兩銀子,而皇后也不過是十一兩五錢,這些東西在民間老百姓家中固然是很難得,可是在江南的那些富戶家中,這些東西還真不算什麼。更重要的是,皇帝吃的這些東西,在價格上還要打上一個對摺,因為宮裏的太監們在中間還要拿上一些回扣什麼的,如此算來,崇禎皇帝吃的並不算是特別上檔次的。

崇禎皇帝讓周皇后等人坐下之後,一家人就開始開飯了,那崇禎皇帝坐了主位,周皇后也坐在一邊,至於太子、長平公主卻是讓奶娘照顧。

崇禎皇帝吃了幾口之後,並沒有說話,而是繼續吃了起來,周圍的幾個宮女太監們見狀,這才鬆了口氣。原來這崇禎皇帝多疑,每次吃飯的時候,不但要太監們提前嘗過之外,若是不好吃,那這些禦廚們就要倒霉了,當然要是感覺不錯,崇禎皇帝就不會說話,而是繼續吃了起來。無疑,這次這些禦廚們頓時鬆了口氣。

周皇后將這一切看在眼裏,知道崇禎皇帝心情還不錯,當下笑說道:「皇上,今天聽說您見了征北侯李信?此人如何?」

崇禎皇帝聽了之後,看了周皇后一眼,最後說道:「此人還可以,就是有些跋扈了一點。」然後好像又想到了什麼,皺了皺眉頭,沒有說話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