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漢騎》第388章 如此國丈
「將軍多是如此。」周皇后聽了之後,輕輕的勸慰道:「只要他能為國效力自然是好的。有的將軍表面上雖然對陛下謙恭,可是背地裡還不知道幹什麼事情來。」

「哦,皇后是不是知道什麼了?」崇禎皇帝放下手中象牙筷子,輕輕的說道。

「那倒是沒有,真是近來看書,知道一些史書上記載的將軍,這些有本事的將軍多是桀驁不馴之輩,比如漢代的周亞夫等等不都是這樣的嗎?」周皇后生怕崇禎皇帝對李信起了什麼其他的心思,在一邊笑呵呵的解釋道。

「李信此人,哎!」崇禎皇帝又想到了李信所說的政策來,他掃了四周一眼,這個時候才發現周皇后,衣衫素白,雖然乾淨整潔,可卻不是什麼好料子,坤寧宮內作為裝飾的也大多不是一些華貴的東西,根本與一國之母的身份不大般配。心裡更是一陣酸苦了。

「皇上怎麼了?」周皇后見崇禎皇帝四處張望,頓時好奇的問道:「莫非臣妾宮中有什麼不對的地方嗎?」

「不是,是朕看皇后穿著如此簡單樸素。」崇禎皇帝搖搖頭,滿臉的自責之色。周皇后乃是一國之母,就算穿著不是最好的,但是最起碼得綾羅綢緞,江南貢品所製而成,而不是如今這麼簡樸。

「皇上,臣妾這是習慣了,臣妾小的時候,家中就是如此。」周皇后聽了之後,心中一陣感動,卻是不想讓崇禎為難,而是笑道:「臣妾還真穿不習慣那些綾羅綢緞什麼的。更何況,臣妾在宮中閑暇無事,自己織布也是挺快活的。」

「恩!」崇禎皇帝朝自己的兩個兒子和兩個女兒望去,只見四人身上的穿著都差不多,心中一陣悲苦,擺了擺手,對王承恩說道:「帶幾個小哥和公主下去吧!朕今夜就宿在皇后這裡了。」

「是。」王承恩聽了之後,卻是鬆了一口氣,臉上露出一絲喜色。因為崇禎皇帝也算是一個工作狂,自從即位以來,晚上就從來沒有睡過一次好的,經常到了兩三更的時候,才會睡覺。王承恩心中也很擔心崇禎的身體,不過這次崇禎皇帝這麼早就睡覺,他心中自然是高興的了。

不過,王承恩是如此,可是周皇后卻更加的知道崇禎的心思,崇禎這個模樣,恐怕是心中有所想,只是找不到人說話,才會支開王承恩,只是什麼事情,連王承恩都不想讓他知道的呢?周皇后臉色也變的凝重起來。

「皇上可是有什麼難以解決的事情?」周皇后支開身邊的宮女太監,望著一臉沉思的崇禎皇帝。

「朕今天見到李信了,他是一個奇怪的人,皇后知道嗎?他的士兵的軍餉是朝廷的三四倍之多,身邊十幾萬精銳,每個月的消耗就是數百萬兩,就這種情況下,他還能屢戰屢勝,連續擊敗無數敵人。朕原本想著將李信留在京師,讓別人去統領他的軍隊,他沒有反對,可是朕卻知道,這樣的軍隊也只有李信去統領,其他的將軍去了征北軍就不是征北軍了。」崇禎皇帝搖搖頭,又苦笑道:「朝廷財政缺乏,李信他給朕出了一個主意,那就是讓所有士紳們都要納稅。這樣一來,朝廷每年可增加稅收千萬兩之巨。讓朕心動啊!」

「皇上是擔心有人反對?」周皇后一下子就明白其中的道理,點了點頭,道:「是啊!士紳乃是國之棟樑,朝廷的基石,這些人因為有功名在身,可以不用納稅,天長日久下去,朝廷的損失很大,這樣的人多了朝廷自然就收不上稅收了,按照李信這一說,朝廷確實每年能收到不少的銀子。皇上也可大不必為軍餉操心了。」

「可是這是士紳們豈會答應?」崇禎搖搖頭說道。雖然李信獻的計策不錯,可是真的要實行起來,卻是極為困難。

「若是皇親國戚帶頭實行呢?」周皇后忽然說道:「此事只要有人帶頭,其他人自然是無話可說。」

「或許可以為之。」崇禎皇帝想了想,說道:「皇后明日可以去國丈府中,勸說一番,讓國丈帶頭,朕也不需要他的銀子,只需要他做個樣子就可以了。皇后以為如何?」

「只要能幫助皇上,臣妾自然是願意。」周皇后毫不猶豫的點了點頭。所謂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周皇后自然是不會為了周家而得罪天子,而且周皇后聰明賢淑,為崇禎皇帝的賢內助,識大體,只要是為了江山社稷,她都願意效勞。

「李信現在就在城外,朕準備讓他去剿滅叛逆,想來不久之後,必定有捷報傳來。」崇禎皇帝很自信。

「皇上準備讓李信擔任什麼職務,指揮哪些兵馬?」周皇后又問道。

「他的征北軍朕是不會動他的,暫時就讓在洪承疇的麾下吧!畢竟他剛剛進入中原,不知道中原的情況,讓洪承疇在一邊幫助他也是好的。」崇禎皇帝想了想說道:「洪承疇也算是一個有本事的人,與那些叛逆們作戰也是輸少贏多,李信在他身邊,也能學到不少,畢竟這中原不是草原,李信的騎兵能縱橫草原,卻不一定能縱橫中原,草原上的蠻夷之輩有點勇力,但是智謀方面卻是差了許多。李信不一定能對付的了。」

「皇上既然信任李信,就應該讓他獨自作戰的好。」周皇后想了想,趕緊勸阻道:「李信為征北侯,洪承疇並不能指揮的了他。臣妾還聽說,這次遵化圍剿建奴,若不是李信,恐怕洪承疇會損失慘重,李信堂堂的征北侯豈會聽洪承疇的話?」

「皇后這句話就說錯了,本朝有規矩,讀書人領軍,李信不過是一個武將,豈能獨自領軍?」崇禎皇帝皺了皺眉頭,搖搖頭說道:「李信雖然打了幾個勝仗,但是到底是年輕,就從他出的這主意來看,就不如洪承疇老成謀國。

崇禎在某些方面看來,就是一個固執之人,雖然同意李信單獨領軍,但是也只是率領征北軍而已,在大範圍之下,他還是將李信至於文官的統領之中,這是大明朝的規矩,或者說,是大明朝文官集團們集體加在武將們身上的規矩。在明朝,一省設有總兵,是為一品,可是這個一品有的時候,見到知府還得行禮。李信雖然是征北侯,可是是武將,在戰場之上,硬給李信增加一個文官,在崇禎看來,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他卻沒有想過李信會不會接受。

周皇后輕輕的嘆了一口氣,她知道自己丈夫比較固執,后宮本來是不能干涉朝政的,自己勸說了幾句,崇禎不會說什麼,可是說多了,就算是夫妻情深,恐怕崇禎皇帝也不會高興的。

「好了,皇后,早些休息吧!朕還有一些奏章要批,隨後就到。」崇禎皇帝擺了擺手,站起身來,拍著皇后的香肩說道。

「臣妾恭送皇上。」周皇后對於這些習以為常了。崇禎皇帝的后宮人數並不多,最受寵的也只有那幾個,比如周皇后、田妃、袁妃等等。也因為如此,別的皇帝登基幾年之後,子嗣甚多,可是崇禎卻沒有多少。或多或少的與他勤政有關係。

且不說,周皇后送走了崇禎皇帝,次日,周皇后親自擺了鑾駕來到國丈周奎府上,這個周奎原本只是前門大街鬧市中的一個算命先生,天啟六年當時的信王朱由檢為了大婚挑選王妃時,主持后宮事務的懿安皇后,以長嫂代母的身份,從眾多候選人中挑選了周氏。朱由檢即位以後,周氏就由信王妃晉陞為皇后。所謂父以女貴,這個算命先生也是如此,崇禎皇帝剛剛即位,就冊封了自己的老丈人周奎為嘉定伯,在兵馬司任職,同時,「賜第於蘇州葑門」,擁有大量田產房宅,他很富,甚至長期供養了一支很象樣的周家班歌伎團,大美女陳圓圓一度是該團的一名「女樂」。只是這位周先生雖然很有錢,但是卻是一個吝嗇的傢夥。

這周皇后駕臨周府,自然是有一番景象,作為周家富貴的靠山,周奎就算很吝嗇但是還是布置了一番,雖然很倉促,可是人家家大業大,錢多的很,自然布置起來輕鬆的很。整個府邸瞬間就變的金碧輝煌。

到了晌午的時候,周皇后終於到了嘉定伯府,周奎和兒子周繹在大門口相迎,臉上都堆滿了笑容,闔府上下,各個都是如此。

周皇后下了鑾駕,掃了周府一眼,不經意間皺了皺眉頭,因為嘉定伯府在明朝爵位中算是低的,在他上面還有侯、公、王,嘉定伯沒有什麼功勞,也是靠著女兒才有了今日的富貴,可是這府邸也太奢侈了。周皇后本身就是性格節儉的人,見到如此模樣,心中自然有些不喜了。

「娘娘,可有什麼不對的地方?」雖為父女,但是更為君臣,周奎不敢放肆,口中也是尊稱一聲娘娘。

「如今國事低迷,皇上日夜為朝政擔心,父親為國丈,也要以身作則。如此奢華之所,若是為外人看見,如何了得?」周皇后有些不滿的說道。

「是,是。」周奎臉色微微一變,心中卻是有些不滿,自己費盡心機布置了一番,原本是想聽得幾句讚賞,卻不曾想到招來一頓訓斥,只是對方雖然是女兒,可卻是皇后,自身富貴都集中在她身上,這股怒火只能是放在心裡。

國舅周繹見狀,趕緊說道:「娘娘,府中已經準備妥當,娘娘請入內說話。」周皇后這個時候也察覺到自己剛才說話重了點,但是心中卻是著急,只能是深深地嘆了口氣,擺了鑾駕從中門進了嘉定伯府。

「父親,今日皇后前來,恐怕是有要事啊!」周繹察言觀色,對周奎說道:「父親,事情不大對啊!」

「老夫自然知道,哼哼,平日裡倒是不曾回來,今日回來,說沒事幾乎是不可能的。」周奎微微有些不滿的說道:「一回來,就在這邊挑錯。哎!走吧!別讓她等久了。」說著跟在後面,近了府中。

在正堂,周府上下都一一行禮之後,周皇后就讓周奎撤了眾人,讓周奎和周繹留下了下來。瞬間整個大廳內的氣氛變的凝重起來。

「娘娘今日駕臨,莫非有事?」周奎看著周皇后一眼,見周皇后面色遲疑,忍不住輕聲問道:「若是有不解事,老臣願意為之效勞。」

「對,對,娘娘,都是一家人,有什麼說什麼?」周繹也介面說道:「莫非皇上對娘娘不好?準備廢後?」

「皇上對女兒很好,只是皇上,哎!」周皇后搖搖頭說道:「父親,女兒看父親府邸如此金碧輝煌,想來每日必定是錦衣玉食吧!」

「不敢欺瞞皇后娘娘,得皇上和娘娘眷顧,府中倒是可以支撐的下去。」周奎心中一動,趕緊說道:「只是這些年買賣不大好做,府中也虧了不少,江南雖然有些田莊,可是娘娘也知道,這些年收成也不行,最近都是在吃著以前的老底。」周奎是什麼人,周皇后嘴巴剛剛張開,他就知道周皇后準備說什麼了,當下趕緊訴苦。

周皇后面色一動,想了想說道:「父親,你為嘉定伯,已經是士紳一族,國朝養士兩百多年,只是朝政日益艱難,昨天征北侯前來覲見皇上,說征北軍的糧草和軍餉已經支撐不下了,皇上也是日夜擔憂,女兒想了想,這個時候,應該士紳們幫助朝廷度過這個難關了。父親以為呢?」

「征北侯李信?」周奎面色一變,冷哼道:「這個大膽賊子居然還想找皇帝要錢,哼哼,老臣當時不在場,否則的話,必定將其罵的狗血噴頭。哼哼,此人狼子野心,誰不知道此人企圖顛覆大明江山。明為朝廷的征北軍,實際上,不過是李信的個人軍隊。」

「不光李信的軍隊如此,就是洪承疇的軍隊也是如此。朝廷已經沒錢了。」周皇后搖搖頭嘆息道:「女兒昨夜倒是想出一個措施,所以還請父親支持。」

「哦。皇后娘娘請吩咐。」周奎聽了之後,面色一動,趕緊說道:「只要周奎能做到的,老臣自然會幫助皇后娘娘的。」

「好。」周皇后臉色一喜,趕緊說道:「女兒想進行士紳一體納糧,一體納稅。不知道父親以為如何?」

「你是想讓士紳和那些賤民一樣一起交稅?」周奎聽了之後,猛的站起身來,臉色一變。他不曾想到周皇后居然蹦出這樣的話來,數百年來,什麼時候見過讀書人交過稅的?什麼時候見過當官的交過稅的?

「這是娘娘想到的嗎?」周繹也是面色陰沉,望著周皇后。他可不相信這樣的計劃是一個女人想出來的,他心中一陣冷笑,這個崇禎皇帝真是著急了,居然想著是從士紳手中收稅,這個能行嗎?哼,這刀子不朝別人砍,卻向自己人砍來,周繹心中很是鬱悶。

「不錯。」周皇后遲疑了起來,實際上這個政策是李信想出來的,周皇后本想將實情說出來,一旦說出了李信,那就是又將崇禎皇帝拉了進來,就說自己所想到的。只是他這麼一個遲疑,在周奎父子看來,這種政策也只有崇禎皇帝才能想的出來,只是自己不好開口,所以讓周皇后來試探一番。

周奎和周繹父子二人相互望了一眼,最後周奎說道:「既然娘娘下旨,我等自然是遵從,回頭微臣就會計算一下我周府應該交的賦稅,也算是支持一下朝廷。」

「每年一千兩應該差不多了。」周繹也點了點頭,對周皇后說道:「每年我周府都會按照這個數字來進貢給戶部,不知道娘娘以為如何?」既然周奎已經答應,周繹自然是不會說話,而是毫不猶豫的算計了一番。

「如此甚好。」周皇后想了想,又說道:「府上若是有什麼困難的地方,可以讓人告訴我。女兒最起碼也能幫襯一二。」

「哎,江南雖好,可是河南一帶叛亂不斷,就算是有錢財,也運不過來啊!」周奎輕輕的搖頭說道:「別看府中裝飾的還可以,實際上,為父也是為了支撐嘉定伯這個招牌而已,不能支撐太多,還請皇后娘娘恕罪。」

「哎,本宮也知道,越是如此,越需要你們這樣的勛貴幫助朝廷度過這個難關。」周皇后嘆了口氣,說道:「要知道,有了朝廷才有了諸位的富貴,若是朝廷沒了,還有今日的富貴嗎?朝廷與勛貴休戚與共,共富貴,父親莫要忘記了。」

「這個自然,這個自然。」嘉定伯周奎連連點頭,只是暗地裡和周繹相互望了一眼,臉上露出一絲不屑來。

那周皇后自然是看不出這父子倆的臉色,以為嘉定伯已經贊同了自己的觀點,心中也很高興,又與周奎父子二人說了一會話,這才告辭而去。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