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蝕(全本)》24.第十節(1)
參加誓師典禮回來後,靜女士病了,主要原因是雨中受涼。但誓師典禮雖然使靜**上病著,卻給她精神上一個新的希望,新的安慰,新的憧憬。

過去的短短的兩個多月,靜女士已經換了三次工作,每一次增加了些幻滅的悲哀;但現在誓師典禮給她的悲壯的印象,又從新燃熱了她的希望。

她和王、趙二女士本是一月二日就到了漢口的。那時,她自覺滿身是勇氣,滿眼是希望。她準備洗去嬌養的小姐習慣,投身最革命的工作。東方明和龍飛已是政治工作人員了,向她誇說政治工作之重要;那時有一個政治工作人員訓練委員會成立,招收「奇才異能,遺大投艱」之士,靜的心怦怦動了,便去報了名。筆試的一天,她滿懷高興,到指定的筆試處去。一進了場,這就背脊骨一冷;原來她料想以為應試者該都是些英俊少年的,誰知大不然,不但頗有些腐化老朽模樣的人們捏著筆咿唔不止,並且那幾位青年,也是油頭光臉,像所謂「教會派」。應試人中隻她一個女子,於是又成了眾「考生」視線的焦點:有幾位突出餓老鷹的眼,骨碌骨碌地盡瞧;有幾位睜大了驚異的眼睛,猶如村童見了「洋鬼子」。試題並不難;然而應試者仍不乏交頭接耳商量,直到灰布軍服斜皮帶的監試員慢慢地從身後走來,方才咳嗽一聲,各自歸了原號。這些現象,靜女士看著又好笑又好氣,她已經失望,但還是忍耐著定心寫自己的答案。

「翻閱參考書本不禁止。但是盡抄《三民主義》原文也不中用,時間不早了,還是用心想一想,快做文章罷。」靜忽聽得一個監試員這麼說。

場中有些笑聲起來了。靜隔座的一位正忙著偷偷地翻一本書,這才如夢初醒地藏過了書,把住了筆,咿唔咿唔搖起肩膀來。靜不禁暗地想道:「無怪東方明他們算是出色人才了,原來都是這等貨!」

那天靜女士回到寓所後,就把目睹的怪相對王女士說了,並且嘆一口氣道:「看來這委員會亦不過是點綴革命的一種官樣文章罷了,沒有什麼意思。」

「那也不盡然。」王女士搖著頭說,「我聽東方明說,他和委員會的主持者談過,知道他們確主張認真辦事,嚴格甄錄。無奈應試者大抵是那一類腳色——冬烘學究,衙門蛀蟲,又不能剝奪他們的考試權,隻好讓他們來考。這班人多半是徒勞,一定不取的。」

兩天后,考試結果表了,果然隻取了五名——三名是正取,二名是備取。靜女士居然也在正取之列。這總算把她對於委員會的懷疑取消了。於是她又準備去應口試。

出於意外,口試的委員是一個短小的說話聲音很低的洋服少年,並不穿軍裝。他對每個應試者問了十幾道的問題,不論應試者怎樣回答,他那張板板的小臉總沒一些表示,令人無從猜摸他的意向。

「你知道慕沙裡尼是什麼人?」那短小的「委員」對一位應試者問了幾個關於黨國的大問題以後,突然取了常識測驗的法兒了。他在紙上寫了慕沙裡尼的譯名,又寫了西方拚法。

「慕——沙——裡——尼……他是一個老革命家!」應試者遲疑地回答。

「他是哪一國人?死了麽?」

「他是俄國人。好像死得不久。」

「季諾維夫是什麼人?」口試委員毫無然否地換了題目。

「他是反革命,白黨。」應試者搶著回答,顯然自以為有十二分的把握。

口試委員寫了「季諾維夫」四個字。

「哦,先前是聽錯做謝米諾夫了。這……這季諾夫,該是英國人罷。」應試者用了商量的口吻了。

「安格聯,」口試委員再寫。

「這賣國奴!這漢奸!他是北京的海關監督!」應試者爽快地答。

「許是奉天人罷?」口試委員追問一句,臉上的筋肉一根也不動。

「是。」應試者回答,遲疑地看著口試委員的臉。

靜女士忍不住暗笑。

五個人的口試,消磨了一小時。最後,短小的口試委員站起身來宣佈道:「各位的事完了。結果仍在報上表。」他旋轉腳跟要走了,但是四個人攢住了他: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