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康熙大帝——其實這才是玄燁》第二章 干涉皇權者,必消滅(11)
當官有時候也簡單,只要揣摩著領導意思,辦就行了。出了事兒自有領導負責,與辦事者無關。但是,朱昌祚同志不是這樣的官,因為他是一個心存百姓與原則的人,僅僅如此。

朱昌祚大人在浙江任省長時,當別的省長大人都在急著亂收稅撈銀子的時候,他卻把田地讓老百姓自由耕種,而且絕不收地丁銀兩。朱大人此舉,把浙江人民感動得痛哭流涕。

朱大人心中存有一個信念:為天下蒼生鼓與呼!像他這種人,眼中可以沒有鰲拜,也可以沒有蘇納海,甚至可以沒有議政王會議與皇上,他的心中,只有那普普通通的黎民百姓。

然而,朱大人這#小說次執行的任務,很不如意。他剛到薊州衙門,立即被諸多人堵在衙門內,人民都跪在衙門外,邊哭邊說:圈地這事兒做不得,搞得我們民不聊生,請高抬貴手!

這一切都只因為圈地這事兒做得太缺德。明明是自己的土地,來人拿尺量一下,有的更絕,讓馬跑一圈,然後尺量或者馬跑之內的地,都不是你的了,不僅地不是,房子也不是你的,你馬上就成了窮光蛋,捲鋪蓋走人,成為無業遊民,之後露宿街頭,去啃觀音土。

這已夠缺德,但更有缺德冒煙的。你已經成了無業遊民,都混到露宿街頭、啃觀音土的份兒上了,這還不算,還得讓你修橋鋪路,因為八旗搬進來的時候,沒路橋則馬車不方便。

漢族的老百姓憋了一肚子氣,但是不敢撒氣,因為撒氣就意味著找死。雖然餓死也是死,但是死得慢一些,倘若撒氣,那會死得更快,死得更苦。並且,沒有最氣,只有更氣,滿洲諸位兄弟不會種地,他們只會養個牛羊啥的,所以,得到土地也沒用,經常只有拋荒。

既然土地沒用,為何不賣給漢族人呢?如果您問這問題,您就很有水平了,關鍵是清朝法律規定,滿洲旗地不準賣,隻準你自己種,不種你就拋荒,旱澇水淹,田裏長雜草。

基於此事太過缺德,所以康熙三年(1664)規定,不再圈地。但是,鰲拜兄他看不到那些餓得皮包骨頭的人,他也看不到那些啃觀音土死後肚子脹高的人,他看到的只有整人。

起初,朱大人拿著尺子,到處去量地,然而,日復一日,朱大人看到了太多的流民老百姓,他們個個皮包骨頭,甚至易子相食,加上老百姓整日哭訴,朱大人於心不忍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