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成都物候記》自序(2)
是的,我就對觀察和記錄植物上癮已經好些年了。有朋友善意提醒過我,不要玩物喪志,但我倒自得其樂,要往植物王國裡繼續深入。文字記錄不過癮了,又添置了相機,學習攝影,為植物們的美麗身姿立此存照。這麼做有個緣故,我曾對記者說過,我不能忍受自己對置身的環境一無所知。這句話寫到了報紙上,有人認為是狂妄的話,我卻認為這是謙遜的話。這個世界就是如此,人走在不同的道上,對世事的理解已可以如此南轅北轍,如此相互抵牾。我的意思並不是自己能通曉這個世界。我的意思是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我就要儘力去了解這個世界。@既然身處的這個自然界如此開闊敞亮,不試圖以謙遜的姿態進入它,學習它,反倒是人的一種無知的狂妄。

這個世界對一個個體的人來說,真的是太過闊大。我開始觀察植物的時候,也僅局限於青藏高原,特別是橫斷山區這一生物特別豐富多樣的區域。這不僅因為自己在這一區域出生,成長,更因為這是我寫作的寶庫,這許多年來,我不斷穿行其間。就在這不斷穿行的過程中,有一天,我突然覺悟,覺得自己觀察與記錄的對象不應該只是人,還應該有人的環境--不只是人與人互為環境,還有動物們植物們構成的那個自然環境,它們也與人互為環境。於是,我拓展了我的觀察與記錄的範圍。

這樣直到2010年,舊病發作,進醫院,手術,術後康復。一時間不能上高原了。每天就在成都市區那些多植物的去處遊走。這時蠟梅也到了盛放的時節。我看那麼馨香明亮的潢色花開放,禁不住帶了很久不用的相機,去植物園,去浣花溪,去塔子山,去望江樓,將它們一一拍下。過了拍攝的癮還不夠,回去又檢索資料,過學習植物知識的癮,還不夠,再來過寫植物花事的癮。這一來,身心都很愉悅了。這個癮過得,比有了好菜想喝二兩好酒自然高級很多,也舒服很多。

自從拍過蠟梅,接著便大地回春,陰沉了一冬的成都漸漸天青雲淡。玉蘭,海棠,梅,桃,杏,李次第開放,也就是古人所說春天的二十四番花信的接踵而至。於是,我便起了心意,要把自己已經居住了十多年的這座城中的主要觀賞植物,都拍過一遍,寫上一遍。其間,從竺可楨先生的文章中得來一個詞:物候。便把這組原來擬命名為《成都草木記》的文章更名為《成都物候記》一一寫來,加上自己拍的照片,陸續發在我的新浪博客上。沒想到就有網友送上稱讚,甚至訂正我的一些謬誤,更有報刊編輯來聯繫刊發。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