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成都物候記》蠟梅 冷艷清香受雪知,雨中誰把蠟為衣?(2..
這些自然現象,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稱它為物候。

雖然說,物候並不止於各種草本木本植物花朵應時應季的開放與凋謝,而有更寬廣的含義,但我@喜歡這個詞,便狹義地來用它一下。

過去,我也觀察物候,拍花,並作文字記錄,但限於一個範圍,那就是青藏高原。但今年,身體情況也許不會允許我作慣常的高原之遊,那就從身邊開始,來學習觀察自己所居住的這座城市的花木吧。

美國作家梭羅以《瓦爾登湖》為世人所知,卻很少人讀過他有關植物的書《種子的信仰》和一本觀察物候的筆記《野果》。我想,我的筆記就應該類似於那樣的東西。只是幹上這活,尋芳覓香,要耽誤許多喝酒和麻將的時間了,這在成都可是重要的社交。

一旦起意就拿起相機,到小區花園裏去拍梅花。

不對,這麼籠而統之說梅花其實很不正確。因為在植物學上,蠟梅自己獨成一科,和在薔薇科裡有個龐大家族的梅並不相同。雖然它們同樣在出葉前開花,雖然花朵看起來都直接從枝上綻放--其實它們本是出於葉腋,只是那葉子還要很長時間才會出現,待那葉子出現時,這些花朵與它們的香氣都幽渺遠去,無跡可尋了。

這一天,是2010年元月16日。

在我鏡頭所及處,尖瓣的蠟梅普遍在凋謝,圓瓣的正在盛開。

我是第一次這麼仔細地觀察蠟梅,才發現,以前以為就是一種的蠟梅,從花形上就有許多分別。按植物學術語,就是有很多變種。我不太確定這些變種是人工有意誘導出來的,還是當初在野生狀態下就是如此?就我看到的有限的資料,好像大多為人工培育而出的變種吧。

蠟梅原產於我國秦嶺南坡,海拔1100米以下山谷。進入中國人的庭院的時間卻渺不可考。可以肯定的是蠟梅的栽培歷史悠久,範圍廣泛,品種眾多。從花徑大小來看,有小於1厘米的小花類,也有大於4厘米的大花類。從被片顏色看,有冰色、白潢色、淺潢色、鮮潢色、金潢色和綠潢色的種種微妙色變。從被片形狀看,有細長條形、披針形、長橢圓形、闊橢圓形、近圓形等的分別。從內被片的顏色觀察,則有紫心、紅心、綠心、素心和暈心等多種類型。就花型看,又有碗狀、鍾狀、磬口、荷花、盤狀等。這些性狀不同的相互組合,便形成了數量繁多的蠟梅品種。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