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宦海遊龍》第079章 深度試探
第079章深度試探

陸向東看見李憲成的時候,忽然發覺他比去年顯老了不少。陸向東看著笑起來皺紋這掩不住的李憲成,不禁有些心頭感慨。

陸向東想起剛到京城,做經委黨組成員兼辦公廳主任的時候,委裡的扶貧開發工作,雖然由一位副主任分管,但實際上,做具體工作的,還是他這個大總管。每年給哪個省多少多少錢,扶持幾個項目,做預算的時候,都是陸向東和計劃司的司長具體操辦。

地方上的同志為了多爭取點預算,多要幾個項目,也是勤快得很。每年年底,到了該製訂下一年預算的時候,省委書記、省長就帶著副書記、副省長的一大堆,還有各個廳局的廳長、局長們,到中央國家機關的各個職能部門,提前活動一番,拜見拜見各個部門的頭頭腦腦,目的是拉拉關係,通融通融感情,為自己的省份多爭取點利益。也就是所謂的「跑部錢進」。

而陸向東所在的國家經委,在計劃經濟還佔據主流的時代,每年都有大批的項目和資金,是各地方政府「跑部錢進」的重點中的重點,每年都要接待一撥又一撥的省委書記和省長,副省長、副書記更是多得數不清。等著會見的人實在是太多,安排不過來,當時的李憲成就安排陸向東說,除了各個省份的省委書記來了,我得親自接見外,其他的省長副省長什麼的,就由各個副主任、委黨組成員分頭接待吧!大家一人分擔一點,減輕一下壓力,要不然工作簡直是沒法幹了。政務院的會議要參加,必要的外事活動要出席,還要陪同中央主要領導到外地調研,越是到年底,事情越多,地方的同志們又那麼熱情,心情是可以理解,但做法……實在是值得探討啊。

陸向東看著現在李憲成的頭上又多出來的幾根花白頭髮和疲憊的眼神,眼袋是越來越明顯了,像是眼睛下面臥了一條蠶,不禁有些感慨起這個近六十多歲的老李家頂樑柱了。按說他這個年齡,在農村都是爺爺輩了,如果孩子孝順,家庭條件好一些的話,幾乎可以什麼都不用乾,只等著頤養天年了。而在官場上,卻正是一個男人的黃金時代。幾十年的宦海浮沉,只有到了這個年齡,才能夠身居高位,達到自己權力的巔峰。

位子顯赫了,權力大了,工作的責任也就更大了,事情也就更多了。每天是開不完的會,看不完的文件,簽不完的字,見不完的人,出席不完的活動。每年都要坐著飛機,把地球轉幾圈。還要沒完沒了地講話、髮指示、搞調研。假如活動有官比他們更大的官員出席,他們就成了陪襯、擺設,坐在旁邊,一言不發,臉上帶著職業性的微笑,頻頻點頭,這叫做熬會。

這樣的場合每年陸向東也要出席不少。最無聊的就是這個熬會,簡直是對人的折磨。面前放著一遝文件,都是列印好校對準了的,大領導講的,基本上是照本宣科。越大的領導,因為所分管的事情多,他就越害怕講外行話,越怕別人說他不懂,所以越不敢自由發揮,隻好按照各個部門準備好的發言稿子,一字不差地念下去,時間到了,就算完成了任務。你聽也好,不聽也行,反正文件裡都有,白紙黑字,回去傳達一下,讓辦公廳文電處轉發一下就行了。

文件你可以不看,但會議時間你不能不熬,尤其是坐在主席台上的時候,不能吸煙,不能打瞌睡,不能東倒西歪、無精打采,面對各個新聞媒體的鏡頭,你還得努力打起精神,露出精神飽滿、意氣風發的樣子,這樣才能給媒體一個好印象,給上級領導一個好印象。就是這樣的活動,一天下來,讓陸向東感到,坐得屁股生痛,腰桿僵硬,胸悶氣短,渾身上下,像是被捆了一道繩子,不得舒展。

每次開完這樣的會,他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找個安靜的地方,或是公園,或是樹林裡、小河邊,靜靜地走上一個多小時,舒展舒展筋骨,大口地喘著氣,直到身體自發地出現了深呼吸,才緩過勁來,恢復了常態。

陸向東想,像自己這樣三四十歲的身體,還有點吃不消。而李憲成那樣,近六十多歲的身體了,還像年輕人一樣拚命,不知道他怎麼受得了。現在據說又可能要進政務院領導班子,這就更是磨人了,也不知道是不是男人永遠無法抵抗權力的誘惑,否則李憲成今天肯定不會出現在這家茶樓。

當然,陸向東心裡也清楚,他自己也是男人,也一樣無法抵抗權力的誘惑,不然的話,他也一樣不會出現在這家茶樓。

「向東到了啊,來來,過來坐。」李憲成很少見的站了起來,笑著朝陸向東招招手,十分客氣。

陸向東一時真有些受寵若驚,他是知道李憲成的,作為開國元勛李靖成的長子,李憲成身上的官威是非常重的,這倒不是說他胡亂擺架子,而是他本身地位就高,人又天性比較嚴肅自律,這種領導在任何下屬看來,都屬於有「官威」的那一類。通常情況下,下級對於這種領導的主要感情,是「敬畏」,如果這個領導雖然有官威,但同時又有能力,偏偏還對你比較好,那麼「敬畏」很快就會轉化為「敬愛」。

陸向東對李憲成的感情,其實就介於「敬畏」和「敬愛」之間,或者說二者兼而有之。

李憲成起身相迎,陸向東絕對是不敢當的,連忙隔著老遠就拱手虛請:「老領導太客氣了,不敢當啊,實不敢當。」然後又分別見過了程望志和李憲立。

李憲成既然起身了,程望志和李憲立自然不是坐著的,這時候見面的寒暄一畢,李憲成就招呼大家坐下。雖然程望志的年紀比他還大,但他畢竟是這裡地位最高的——他是局委嘛,華夏的特點是:年齡大不算真的大,官銜大才是真的大。

李憲成今天的客氣也並不是完全「做」出來的,其實他跟陸向東的關係確實不錯。

當初在國家經委的時候,各省各市的頭頭腦腦年年都要到委裡走一番甚至幾番,熱情得不得了,邀請了一遍又一遍,邀請委領導帶領各個職能部門的領導,一定要抽出時間,到下面轉一轉,調研也行,考察也行,有事要來,沒事也歡迎,哪怕真是一點什麼事情也沒有,就是純觀光旅遊,那也一樣熱忱歡迎。反正只要到了下面,什麼吃的喝的,住的行的,全給你安排好了,該看的看了,該玩的玩了,臨走時還可以帶著各地的土特產,滿載而歸。就這,地方的同志們還格外歡迎,寧願花錢、管吃、管住、陪玩。要知道,現在各個地方,都把接待上級領導來訪,當做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了。

君不見有的地方甚至明目張膽的喊出了口號:接待力也是生產力!

於是在對地方領導的政績進行考核的時候,加上了這樣一條,每年接待了多少上級領導,特別是中央各個部委的領導。

而李憲成、陸向東這樣的京官們在京城呆煩了,也想換換環境,沒事情的時候,中央各個部門的領導,也愛到下面視察視察。當初李憲成出去視察的時候,陸向東還兼著辦公廳主任的職務,自然是主任走到哪裡,他就跟到哪裡。

等後來李憲成調去了國家教委,中央重新安排了國家經委主任,陸向東就不再兼任辦公廳的主任了,做了專職的副主任。當時還是六個副主任中排名最後的一個,分管了兩年辦公廳的工作,還有扶貧開發。

總的來說,跟著李憲成的幾年,陸向東算是李憲成看重和親信的,要不然李憲成能把辦公廳交給他麽?華夏官場的一個大特色就是,一把手到了某地,肯定先抓辦公廳(辦公室),這基本上跟當年蔣委員長「攘外必先安內」的策略是一個道理。

好比一個省委書記,如果省委辦都按他的意志運轉,那他想掌握這個省的真實情況,控制這個省的發展不脫離他的施政思路,那是絕不可能的。省委辦相當於省委書記的手臂,若是手臂都不好使了,那下面的指頭就更沒法使,要不怎麼有句成語叫如臂使指呢?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正因為李憲成看重而且比較信任陸向東,後來王老向中央領導建議提拔重用陸向東的時候,中央領導們講李憲成找去一問,李憲成就全方位地給陸向東說起了好話,中央領導們這才最終決定將陸向東提拔外放。

至於再後來,主要就是李憲立在中組部方面為他運作的一些事了。

「向東啊,去了關中一年,有何感想?苦不苦?」李憲成是陸向東的老領導,當然可以這樣問,不過他也比以前客氣了一些,沒有叫「小陸」,而是叫「向東」。

陸向東笑了笑:「在老領導面前,不敢打誑語,我說實話:在生活上,再苦也苦不到我這個省委副書記。但是在工作上,關中是真的苦啊。苦,是因為工作不好做,而工作不好做,說到底最關鍵的還是沒錢。」

李憲成哈哈一笑:「向東啊,當年你可是最煩人家在你面前哭窮的,尤其是地方上來的同志,你那是恨不得一個都不見吶……怎麼現在,你自己也是一看見中央的同志,開口就是『咱們那兒窮啊!』,這習慣可不好啊……再說,我現在可不是經委主任了,我是教委的,管不到你那一口子,我現在還整天到政務院裡哭窮,說咱們教委窮得只差關門歇業了,你這是要跟我搶戲呀?」

陸向東也忍不住笑起來:「老領導,你這話可真是冤枉我了,我哪敢在您面前搶戲啊?我可一向都是緊跟領導步伐,兢兢業業不敢絲毫懈怠的,您可得明鑒吶。」

李憲成又是一個哈哈,但卻突然轉換了話題:「你說到緊跟步伐這個問題,我倒是忽然有點想法。咱們現在有些幹部,尤其是領導幹部,不能緊跟中央精神,搞改革的時候,瞻前顧後,就像個小腳女人,說得好聽是謹慎,說得實在一點,其實就是沒有鬥志,沒有開創精神,固步自封,不思進取!」

陸向東感覺李憲成這個彎轉得有點急,一時不知道該往哪方面聯想,隻好順著這個話題應了一聲:「那是,那是,今年南巡同志的講話就是針對這些問題,發出的質問,和做出的明確指示。我們關中省自南巡講話之後,已經召開了省委常委會議、常委擴大會議,專題學習南巡講話精神。各地市也陸續展開了關於學習南巡同志重要講話精神的各項活動,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也提升了我們的整體思想素質,廣大幹部群眾深刻認識到,改革開放必須常抓不懈,繼續紮實深入,我們的經濟建設,才能更好更快地邁上一個新的台階。」

李憲成不動聲色地聽完,面帶微笑,微微點頭,似乎十分認可,十分讚賞。但其實他知道陸向東根本沒搞清楚自己說那番話的意思,剛才這段話,陸向東純屬媚眼拋給牆壁看了。

程望志卻是不耐煩李憲成慢慢試探陸向東的態度了,直接說道:「嗯……向東同志,我今年六十二歲了,比你打了十幾歲,今天就托個大,叫你一聲向東,可好?」

「程市長客氣了,您的黨齡都快比得上我的年齡了,您叫我一聲向東,那是看得起我,我是求之不得啊。」陸向東在中央機關多年,迎來往送該怎麼說話,那是半點差錯都不會出的。

程望志微微笑了笑,輕輕頜首,似乎有什麼難題讓他十分為難,沉吟了好幾秒,才壓低了聲音問:「向東啊,我想問一個交淺言深的話:你覺得中央辦公廳主任和副主任這幾個位置,最關鍵的是需要一些什麼必備素質?」

陸向東心中有些奇怪,你們又不可能把我弄去當中辦副主任,問我這個問題做什麼?但面子上他自然不能表現出來,反而要順著程望志的意思回答。他思索了一下,才說:「以我的級別,評論中辦領導,有些逾越了,不過既然是程市長考校,我也隻好隨便說幾句,說得不對,三位領導可要海涵。」

三位領導當然都立即表示:但說無妨。

雖然三位領導都這麼說了,然而陸向東現在搞不清三位領導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葯,自然要小心的回答,以免說錯話。

華共中央辦公廳,簡稱中央辦公廳或中辦,是直屬於華夏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的辦事機構,從華夏共產黨建立初期就有,以前曾有一段時間稱為中央秘書廳。

中央辦公廳的職能範圍往往根據華共中央和中央政治局的情況而變化,主要負責中央主要領導人的秘書、後勤等工作,理論上沒有直接參與華共和政府高層事務的職權。但是由於辦公廳歷來直接負責包括領導人醫療、保安、通信、檔案等日常事務的組織,其實際影響力往往遠遠超過其名義上的範圍。

中央辦公廳的負責人稱中央辦公廳主任,雖然名義上隻掌管秘書後勤等非政治性工作,實際上政治人物在出任此要職之後,由於近距離接觸最高領導人並掌握一系列政黨國家機要,不但是最高領導人的親信,而且往往之後被提升到華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或華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成為華共和華夏的最高領導人的一員。

「中央辦公廳責任重大,中央辦公廳主任和副主任,我以為首先必須是堅定的共產主義戰士,擁有對共產主義事業的無限忠誠,擁護黨的領導、遵守黨的紀律、執行黨的決議。同時,由於其工作性質的特殊性,中辦主任和副主任應該謹慎、細緻,不驕不躁,既善於從宏觀上來看待問題,又善於從微觀上來處理問題。也許,我們過去那句古話可以形容:外圓內方。」陸向東很慎重的說完。

程望志和李憲成、李憲立對望一眼。

這一次,是李憲立開了口:「向東雖然沒有主抓過黨務人事工作,但是我看他對黨務和人事工作還是很熟悉的嘛,其實剛才向東的意思已經很明確的,就是說,要政治堅定、眼光高遠、手段靈活、為人謹慎。這四條,我看一條都不能缺。」

陸向東心裡鬆了口氣,立刻表示贊成:「你看看,還是李部長談到這種話題最專業啊,我說了半天,李部長十六個字就給我總結完了,這就是差距啊,看來我今後還是得更加努力學習,多給自己充電。」

繞了老大一個彎子,終於繞得可以開口了。

程望志輕輕一嘆:「是啊,中辦主任不是誰都能幹的啊……你們說,如果一個很有可能是中辦主任的下一任人選的副主任,根本做不到這四點,我們作為黨的領導層一員,是不是應該在這件事情上起到一些作用?」

陸向東聽到這裡,已然心頭髮毛,抬頭一看,正看見程望志炯炯地目光直盯著他的雙眼!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