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宦海遊龍》第036章 站隊的好處
-歡迎您的到來。

隨著南巡講話的「巨浪」,一切反對改革,熱衷各種活動、鬥爭的人都偃旗息鼓了。

隨著華共中央正式將「南巡講話」作為今年中央第2號文件傳達全黨,號召全體黨員學習講話精神、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新一輪的政治波動已經確定了勝負雙方。

毫無疑問,李從雲的「政治預見性」已經再次被證明,老李家這次為「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下了很大的功夫,甚至喊出了「高舉鄭南巡理論偉大旗幟」的口號,政治立場可謂無比堅定,整個老李家,一下子就成為外媒眼中,華夏改革派的主力中堅之一。

任何政治風潮,總有站隊,總有高低起伏、盛衰榮辱,總有……獲利者和蝕本者。

如果是一個普通個人,站隊成功,或許會得一些嘉獎,但未必能拿到多少實際的好處。但是對於一個政治家族而言,在一場重要的政治變革中站隊正確,卻必然會拿到其應得的利益——應得的政治利益。

首先是李從雲被作為大有希望的年輕幹部,別列為團中央推薦的本屆中央黨校中青班學習人選之一。

其次,李憲成正式甩掉「候補」二字,成為中央政治局委員。(注,經書友提醒,更正一個手誤:按照我的規劃,前文中李憲成應該是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好像我漏掉了很重要的「候補」兩個字,這裡特意提出,多謝起點書友「愛思想」提醒。)

再次,李憲立官升一級,出任中央組織部副部長、黨組成員。且被明確為正部級。

最後,李從文也得了好處,直接外放永城市下轄的海寧市,出任市委副書記,副市長、代市長。永城市是江南省的計劃單列市,而海寧市是永城市下轄的縣級市。標準正處級架子。李從文在中辦是副處級,現在直接跳過一般副書記門檻出任市長,是比較難得的,比較這個縣級市的市長那是正兒八經的正處。

所謂計劃單列市,出現在八十年代,是讓一些大城市在華夏國家計劃中實行單列,享有省一級的經濟管理許可權,而不是省一級行政級別。設立計劃單列市之初,並未對行政級別做明確解釋。按照當時的實際情況,一般來說,出任計劃單列市市委書記的,通常是副省級領導幹部。所以其市委書記經常同時是省委常委,以此來表示對計劃單列市的重視。

不過目前,這個行政級別沒有完全明確到一把手下面的幹部裡去,也就是說,下面的幹部級別還是跟以前一樣,只是一把手提了半級。

站隊正確的好處,顯而易見。

從李從雲重生到現在所處的時代,正是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國際國內形勢相當嚴峻。國際上矛盾錯綜複雜,風雲變幻莫測。1991年,隨著「八·一九」事件發生,蘇聯迅速解體,東歐國家易幟劇變,國際運動頓時陷入低潮。東西兩極體系徹底瓦解,兩極冷戰局面結束,世界力量對比失衡,出現了多極化的趨勢,世界的大變動、大改組,對華夏產生了震撼性的影響。當時,西方國家加緊對原社會主義國家進行爭奪和滲透,一些發展華夏家在全球化進程中迅速發展,華夏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再次引起了人們對華夏前途命運的關注。

當時,國內形勢也存在許多複雜因素。一部分幹部和群眾面對複雜的國內外形勢產生了困惑,一些人對社會主義前途缺乏信心,有的人對改革開放提出姓「資」還是姓「社」問題,對黨的基本路線產生動搖。

改革開放確實到了關鍵時刻。1989年國內平息之後,南巡同志對我們國家還要不要堅持改革開放,經濟會不會滑坡,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如何堅持等一系列問題,作出了清楚的回答。老人家特彆強調新的領導班子「需要聚精會神地做幾件使人民滿意、高興的事情」,「無論如何要給國際上、給人民一個改革開放的形象」,「現在特別要注意經濟發展速度滑坡的問題」,「確實保證這十年能夠再翻一番」等等。南巡同志的指導思想很明確,就是要堅定不移地沿著改革開放的道路走下去。

但是當時國際和國內卻出現了令人憂慮的局面。

一是西方國家對華夏實行製裁、封鎖和孤立的政策,外商投資止步觀望,有些外商甚至抽掉資金以及將「三來一補」及「三資」企業轉移到東南亞等地區;外貿出口下降,旅遊業萎縮,穗仙幾家五星級賓館客源很少,門可羅雀。

二是經濟上在貫徹治理整頓方針過程中,有些措施以指令性計劃和行政命令為主,要求很急,力度很大,發展速度受到一刀切的嚴格限制。加上其它因素影響,不少地方出現市場疲軟、銷售不暢、庫存增加的現象,並導致生產萎縮、經濟下滑。

三是在思想政治方面,「左」的東西再次浮現。有的人明明知道東海署名「黃平」的4篇文章的觀點,實際上表達的是南巡同志1991年春節期間在東海講話的內容,可他們卻發表一系列文章,大加撻伐。

本來十一屆三中全會實行工作重點轉移以來,華夏十多年來一直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這也是幾次黨的代表大會一貫堅持的,但有的報刊卻發表長文,說全黨和全國人民現在有「雙重任務——階級鬥爭和全面建設」,這不是將一個中心變成兩個中心嗎?

「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已經講了十幾年,但在這時提出兩個中心,主張反和平演變也是中心,真是令人眼花繚亂、莫衷一是。可以說,在南巡同志巡視南方前的一段時間裡,無論在政治方面,還是在經濟方面,確實籠罩著一種沉悶、困惑、無所適從的氣氛。這可能也就是薑恩國總書記在十五大報告中所指出的「在國際國內嚴峻考驗的重大歷史關頭」。

不少人還記得,南巡同志在宣布「告別政壇」,最後一次會見外國代表團時說,華夏近十年來所執行的政策以及發展戰略不會變。不會變就是不動搖,不能折騰,華夏要發展。

他這話是說給外國人聽的,但更重要的是說給全黨聽的,是說給全國人民聽的。他在南巡時反覆強調說,基本路線不能變,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能變,之所以這樣強調,就是因為他老人家覺察到已經出現偏離基本路線的徵兆。事關社會主義的前途,關係到黨和國家的存亡,他要出來「說一說」了。到哪裡說呢?他選擇了南方,到改革開放先行一步的深圳、珠海等地視察,發表重要談話。

南巡同志在南方之行中,他講「不爭論」。他之所以說「不爭論」,是因為當時有爭論。圍繞著黨的基本路線,不僅有爭論,而且還相當激烈。

這個爭論涉及不少問題:基本路線的要點在哪裡?改革開放姓「社」還是姓「資」?社會主義和市場經濟能不能兼容?證券、股市,這些東西究竟好不好,社會主義能不能用?廠長負責製是否削弱了黨的領導?私營經濟是否動搖了社會主義?經濟特區是不是搞資本主義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是不是「單幹風」?……

這些問題被一些人說得很玄奧、很嚇唬人,搞亂了人們的思想,干擾了黨的基本路線的貫徹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發展。看到這些現實狀況,就不難理解南巡講話的歷史背景和現實意義。

在這「一陣春風」中,受益最大的,應該是薑恩國代總書記。南巡講話一出,薑恩國立刻指示華共中央傳達南巡講話精神給各級黨政機關、要員,同時讓中宣部密切配合宣傳。可以說,在這次南巡講話的風潮當中,薑恩國總書記的表現,讓南巡同志十分滿意。

其次嘛,似乎就可以算上老李家一份了,老李家這次,那真是兩輩人齊齊上陣,用搖旗吶喊,都到了挺身而出的地步了。其實當時老李家這麼賣力,有些老人甚至覺得老李家的小輩們還是不夠沉穩,這種事能不摻和就不摻和,為政者,要講究一個不疾不徐……

但是,老李家的人卻清楚,人家家裡老爺子還在,可以不疾不徐,咱們家可沒有老爺子了!不疾不徐?你就不怕被人給直接忽略了!

不摻和,那就沒有紅利,只有摻和,大力摻和,到最後摻和對了,才有大把的紅利到手!

於是,李憲成李憲立兩兄弟陞官了,李從文外放了,而李從雲,也進修去了……

一說起華共中央黨校,普通人的第一反應是:這是一個培養黨的高級(幹部的地方。沒有哪所學府會像它一樣,由黨和國家領導人出任校長。另外華共中央黨校地位之特殊,還體現在理論創新方面。「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依法治國」……幾十年來,眾多對不同時期具有重大意義和影響的創新理論,都從這裡傳播出來。

中央黨校位於京城西郊,往南沒幾步就是頤和園北宮門。

在中央黨校,「中青班」一直是引人關注的群體之一。在這個華共最高學府,互相不稱呼職務、嚴格的紀律和考核、豐富多彩的集體生活,讓學員們煥發出新的活力和激情。

有想法、有活力、有激情,是中青班幹部們與別的幹部班不同的地方。他們中的有些人培訓期是一年,已在校學習了半年。有些培訓期是半年,近期剛剛入學。每個人在培訓中都會有不同的體會,加強黨性修養、提高執政能力等等,貫穿在學習過程的點點滴滴之中。

李從雲所住的宿舍樓是一棟傳統式樣的四層老房子,有著華夏古建築經典的飛簷,磚牆、琉璃瓦經過多年的風吹雨打,已經褪色,外表顯得有些陳舊。

宿舍裡面有點像火車的臥鋪車廂,北邊靠牆是一條長長的走廊,走廊牆上有一格一格的窗戶;南邊是學員宿舍。每間宿舍是一個大通間。門口一側是衛生間,一側是衣櫃。往裡是一個客廳,擺放著沙發、21寸電視機和幾件簡單的傢具。再往裡就是臥室,擺著一張單人床、一把椅子和一張寫字檯,還有一台在李從雲看來跟古董沒什麼兩樣的台式電腦,李從雲覺得自己恐怕不會有興趣使用它。這裡總體來說,有點像普通的三星級酒店的房間,被褥、牙刷、毛巾等日用品一應俱全,不需要自己帶。

學員們剛一入學就要進行三個轉變:從領導到學員、從工作狀態到學習狀態,從家庭生活到集體生活。

由領導到學員的轉變,最明顯的就是稱呼的變化。這裡的學員,相互之間不稱職務,直呼姓名,最多在姓名後面加個同志,當然「同學」也可以。

在中央黨校培訓的這段時間,學員們要進行集體生活,遵守嚴格的紀律。學校會「查兩堂、剎兩風」,即抽查課堂的到課率,食堂的就餐率。如果到課率、就餐率不高,會受到嚴厲的批評。通過這樣的方式,剎住吃喝風、送禮風。就有一位學員,剛入學時恰逢一位學員的生日,學員們商議買個生日蛋糕到外面吃飯慶祝一下,這樣的想法,居然也沒有被老師通過。

但是,也正是這種學習生活中的點滴,讓中央黨校的學員們提高了自律意識和學習意識。當然事實上,任何能來這裡學習的人,都會非常珍惜這次學習的機會,非常投入。李從雲這次來,他們這批同學就有一次在課堂上討論城市化進程中的「三農」問題,學員們與老師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從早上8點一直持續到中午12點半還意猶未盡。當然,這時候還不是用「三農」這個說法。

中央組織部高度重視中青班學風建設,專門選派聯絡員加強學員管理和考核,對學習起到很好的督促作用。中央黨校還注意從實際出發,開展生動直觀、豐富多彩的黨性教育活動。比如請學員回顧自己的從政經歷,共享執政心得;請高檢、高法領導就職務犯罪問題進行黨課教育,組織學員到燕郊、秦城監獄參觀,觀看反腐倡廉警示片等等。一位學員表示,在監獄服刑的職務犯罪人,有的是大家曾經認識或了解的。因此,警示作用非常明顯。

李從雲也很珍惜這次機會,因為他知道,中央黨校中青班招收學員的標準很快就會提高,他記不得具體是哪一年了,但最多三年之後,中央黨校中青班就會被正式定性為:培養省部級領導幹部的預備人員……那個時候,區區正科,根本來不了。

----------

這章字數比平時一章多,今晚就再更一章差不多了。另外拜求推薦票……手打小說盡在-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