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恰逢雨連天》48.四七章
此為防盜章她實在是太累了,帶著紛紛心緒入眠,竟也幾乎一夜無夢。

恍恍之中,只能聽到無邊的雨聲,與柳朝明那句「蘇時雨,你可願來都察院,從此跟著本官,做一名撥亂反正,守心如一的禦史」。

她沒有回答。

不是不願。

只是在她決定踏上仕途的那一刻起,茫茫前路已不成曲調,柳朝明這一問,就像有人忽然拿著竹片為她調好音,撥正弦,說這一曲如是應當奏下去。

蘇晉不知道長此以往是荒腔走板越行越遠,還是能在寂無人煙之處另闢蹊徑。

翌日晨,趙衍來值事房找柳朝明商議十二道巡查禦史的外計(注),叩開隔間的門,出來的卻是蘇晉。

趙衍一呆,下意識往隔間裡瞧了一眼。

蘇晉向他一揖:「趙大人是來找柳大人麽?他已去公堂了。」

趙衍點了點頭,雖覺得自己滿腦子想頭十分齷齪,仍不由問了句:「你昨夜與柳大人歇在一處?」

蘇晉一愣,垂眸道:「趙大人誤會了,昨夜柳大人說有急案要辦,並沒歇在值事房,下官也是今早起身後撞見他回來取卷宗,才知道他已去了公堂。」

趙衍找端出一副正經色:「哦,我不是這個意思,就是一大早通政司來信,有些著急。」

他嘴上這麼說,心裏實則鬆了一口氣。

他昨夜主持都察院事宜,本打算為蘇晉在此安排個住處,誰知彼時千頭萬緒,一時竟沒顧得上她,等轉頭再去找時,人已不見了。

柳朝明對蘇晉上心,趙衍瞧在眼裏,朱南羨對蘇晉十萬分上心,趙衍也瞧在眼裏。

趙衍想,幸好此上心非比上心。

否則若是因他沒安排好住處令左都禦史大人失了清譽,他罪過就大了。

趙衍緩緩籲出口氣,邁出值事房,迎面瞧見端著盞茶走過來的柳朝明,不由問道:「你昨夜辦甚麼急案去了,怎麼讓蘇晉在你隔間歇了一夜?通政司的信不是今早才到麽?」

柳朝明吃了口茶:「沒甚麼急案,誆他的。」見趙衍詫異,補了句,「否則他怎麼會安心在此處歇了。」

趙衍呆了呆:「那你昨夜睡在哪兒?」

柳朝明看了值事房一眼:「沒怎麼睡,看卷宗累了,撐在案頭打了個盹,四更天便醒了。」

趙衍覺得方才籲出去的氣又自胸口緊緊提了起來。

兩人說著話,都察院的迴廊處走來三人,打頭一個身著飛魚服,腰帶綉春刀,竟是錦衣衛指揮同知韋薑。

韋薑見了柳朝明,當先拱手一拜:「柳大人,敢問京師衙門的蘇知事可在都察院受審?能否借去鎮撫司半日?」

南北一案的重犯裘閣老與晏子言等人被關在了刑部大牢,而五日前,被指舞弊的南方仕子已下了鎮撫司詔獄。

柳朝明不置可否,隻問:「是仕子的供狀出了問題?」

韋薑搖了搖頭:「也不是,那裏頭有一位仕子,說一定要見了蘇知事才肯畫押,但結案在即,我手下的人沒個輕重,就——」

「就怎麼了?」

柳朝明回過身去,蘇晉不知何時已從值事房出來了。

她走過來一揖:「敢問柳大人,這名仕子可喚作許郢許元喆,原本乃這一科的一甲探花?」

韋薑道:「正是。」又看向柳朝明,「是我管束無方,才讓手下的以為可以嚴刑相逼,卻不知許郢已有傷在身,再受不住大刑,他既心有餘願,若能借蘇知事過去好言相勸,此事也能有個善果。」

錦衣衛自設立以來,過手案子無數,雖不說樁樁件件都能拿捏妥當,底下校尉刑訊時出個差池,死個要犯,也是常有的事。

抓著死人的手往狀子上一摁,這案子不結也算結了。

這回卻煞有介事地來請蘇晉「好言相勸」,大約是龍座上那位有指示,要活著招供。

蘇晉想到這裏,眸色一黯。

活著招供以後呢?再拉去刑場斬了?

已是大費周章地做戲,偏偏還不想失了風骨,景元帝真是老了。

柳朝明看蘇晉一眼,對韋薑道:「韋大人帶路吧,本官也一起去。」

許元喆已被人從詔獄抬出,安置在鎮撫司辦事房的一處耳房中。饒是蘇晉再有準備,看到許元喆的一瞬也愣住了。

離仕子鬧事隻過去十日,他整個人已瘦得不成人形,身上沒有一塊完好的肌膚,雙腿折成一個不可思議的角度,淋淋血肉之間可見碎骨。

蘇晉幾乎要認不出他。

韋薑在一旁低聲道:「已餵了醒神湯,人是清醒的,蘇知事過去罷。」

蘇晉喚了一聲:「元喆。」

許元喆轉過臉來,認出蘇晉,空洞無光的雙目浮上些許神采,卻是悲涼的,他張了張口,除了一句「蘇先生」,甚麼也說不出來。

蘇晉的胸口像堵了一塊大石,她在榻前蹲下身,說:「元喆,我知道,你沒有舞弊。」

許元喆聽到這句話,眼淚便流下來了。

他轉回臉,盯著屋樑道:「他們都不信我。」

蘇晉只能握緊他的手。

許元喆頓了一頓,像是在與蘇晉說,又像是在自說自話,「我是庶出,生來長短腿,父親不喜,親娘過世得早,兄弟姊妹大都瞧不起我,只有阿婆對我好。那時候我就想啊,我一定要爭氣,要念好書,日後不說中進士,哪怕能中一個秀才舉子,我也要帶阿婆離開那個家。

「每回發榜,都是我最高興的時候,桂榜,杏榜,傳臚。我至今都記得,傳臚那天,唱官把我的名字唱了三次,說我是進士及第,一甲探花,我真是高興啊,我想我寒窗十年,風簷寸晷,所有努力總算沒有付之東流。可事到如今,我發現我錯了。」

他轉過臉來,眼神裏佈滿絕望:「蘇先生,我現在想要的,只有清白。可是清白二字這麼難,我把所有的痛都忍了過去,所有的不甘與悲憤,可他們欺我,誣我,讓我蒙受不白之冤,為什麼?」

蘇晉心中鈍痛不堪,她一時間竟無法面對許元喆的目光,彷彿說甚麼都是蒼白無力的。

她抿了抿唇,垂眸道:「元喆,我們許多人都是如此,在年少為自己擇一條路,以為前途無量康莊大道,可走下去才發現迷霧重重不見天日,你會捫心自問你是否錯了,但來路茫茫,去路渺渺,已無法找到歸途。」

許元喆自胸口震出一笑:「所以撞得頭破血流,行近燈枯?」

他看入她的眼問:「蘇先生,你呢?你寒窗苦讀十年,又是為何?你滿腹才華胸藏韜略,卻因一樁小事蹉跎數年,可曾有過不甘?你被作惡之人辱於足下,被掌權之人視若螻蟻,可曾有過不忿?你可有那麼一刻覺得你踽踽而行風雨兼程所換來的一切,到頭來不過是一場笑話就像我——」

許元喆努力撐起身子,悲切萬分:「我為之傾注了一世的希望盡成空夢,到最後連清白之名也留不得。我不過是那高高在上之人手裏的一枚棋子,他殺我以取悅天下人,他殺我以穩固他的江山,他殺我以收復他早年殺沒了的北地民心,最可笑的是,他手裏還握著許多與我一樣的棋子,他真是要妥妥噹噹全殺乾淨才好,反正我死了,也沒人記得,百代之後,萬民只會朝拜他流芳千古的錦繡江山。」

許元喆的頭又重重砸回竹枕之上,彷彿已耗盡了最後一絲力氣:「蘇先生,你知道我這些天,一直反反覆復地在惦念甚麼嗎?」

他轉過頭,驀地對蘇晉一笑:「來世不做讀書人。」

然後他閉上眼,對著舌根狠狠咬了下去,拚盡全身氣力說了他此生此世最後一句話——

來世不做讀書人。

大量的血從許元喆嘴邊奔湧而出,早已乾涸的雙目死氣沉沉卻不曾合上,蘇晉甚至沒來得及跟他說,他的清白,至少她會記得,記一輩子。

柳朝明嘆了一聲,對韋薑道:「勞煩韋大人,可否為他換身乾淨衣裳,找個地方葬了。」

韋薑眸色亦是黯淡,他猶疑了一下,卻是道:「這……下官做不了主,要請示過聖上。」

請示聖上做甚麼?

眼前只剩一具屍首,難道還要剝皮實草,懸於城門麽?

蘇晉道:「那能否請韋大人將元喆這身衣冠贈與下官,下官想在城外為他立一方衣冠塚。」

韋薑沉默了一下,道:「好,等這廂事畢,蘇知事可上鎮撫司來取。」

蘇晉不記得自己是怎麼隨柳朝明離開的鎮撫司。

她也不知道自己來這一趟的意義何在。

許元喆還是死了,以這樣決絕的方式,或許他在此之前,說想見蘇晉,也只不過是想找個人說說話吧。

一個人快死了,總想要盡訴平生。

蘇晉記得到了最後,是錦衣校尉拿著寫好的狀紙,抓著許元喆的手畫押的。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