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明末之巨宼逆襲》第三百三十五章喋喋不休 神父自得
一走進火炮廠的炮管作坊,南懷仁和威特林就張大了嘴,特別是威特林,他出身於葡萄牙的一個破落貴族家庭,曾擔任過一艘巨型武裝商船的船長,這艘巨型商船載重量達一千二百噸,上面裝備了從三磅到二十四磅的各型火炮多達三十六門,應該說他也能算得上是一名軍人。

而且他在濠鏡這一年來,也到濠境鑄炮廠去參觀過,對火炮可以說得上是十分熟悉,且不說大興軍造出來的火炮質量到底如何,光看他們的鑄炮規模和方法,就已經不是世界上任何一家鑄炮廠能夠相提並論的了。

其實大興軍鑄炮的歷史非常短,經驗也談不上多豐富,有今天的局面都是因為李元利的「金手指」。他讓湯若望帶人負責研製新炮,但他自己也沒有放手不管,而是根據前世的記憶不斷地指點糾正,這才有了現在的鑄炮法。

以前大興軍隻鑄造過迫擊炮的炮管,迫擊炮鏜壓不高,對炮管的要求也不算高,但現在造的可是加農炮!炮管長、膛壓高、初速高,原來用的模範鑄炮法鑄出來的炮管根本經不起折騰,而且中口徑以上的炮管最少也是幾米長,用模範法鑄出來的炮管太容易變形。

李元利上個月到三水來,就是指導炮廠的技術人員和工人們用新鑄炮法造炮,這也是因為前世他喜歡在各個軍事論壇瞎逛,有時也和水軍們胡扯一通,再加上本身就有材料學方面的基礎,因此才能記得大概的流程。

現在出現在眾人眼前的場景就是:鑄型的鑄型,鑽孔的鑽孔,退火的退火,鑲套的鑲套,巨大的炮管作坊內一派熱火朝天,數百人在自己的崗位上不停地忙碌。

炮廠的廠長文德遠先前已經得了通知,該做什麼就做什麼,所以李元利進來也沒有人來見禮。現在就只能讓湯若望擔任導遊,其實主要是給南懷仁和威特林解說。

「我們的鑄炮法與眾不同,因為我們用的材料是鋼,而不是鐵!」這個炮廠也傾注了湯若望的心血,所以他也有幾分自得,「目前為止,世界上能夠用鋼來鑄炮的,僅僅只有我們,獨一無二的大興軍!」

湯若望走在最前面,將眾人帶到了作坊盡頭處的一個退火爐旁,「這是鑄炮的第一步,鋼錠從鋼鐵廠送過來後,要先在這裏經過淬火和退火,漢王殿下將它稱為『調質』,意思就是調整鋼材的質地。」

「我們的溫度計還不能測量這樣的高溫,因此只能靠工人們的經驗來調質,調質好的鋼錠結晶更均勻,更適合鍛造。嗯,經驗十分重要!」

他一邊說一邊走向下一個地方,「看,這是重達二十二萬磅的水力鍛壓機,它會將調質好的鋼錠鍛壓成炮管的粗坯。」

湯若望沒有在這兒停留,「炮管粗坯在這兒還得退火,漢王殿下說,這是要消除它冷卻時產生的內部應力。費爾南德,你知道什麼是應力嗎?」

南懷仁搖了搖頭。

「一個物體在受到外來因素的作用變形之後,在物體內各部分之間產生相互作用的內力,以抵抗這種外因的作用,並試圖使物體從變形後的位置恢復到變形前的位置。」

「白爾神父,請您再解釋一遍好嗎?我沒有完全弄明白。」

這其實並不難理解,湯若望又說了一遍,南懷仁思考了一會才點頭道:「我明白了,白爾神父,謝謝!」

「不用謝我,你剛才沒聽我說嗎?這是漢王殿下教授我的知識。」

南懷仁看了看前面的李元利,神色有些複雜。

這時湯若望也走到了前面,這裏有十多個工人正在用一台高碳鋼圓盤鋸切割退火出來的粗坯,而在前面,依次整齊排列的鑽床、鏜床、銑床邊上,數十人正圍著一根根的炮管忙碌。

「費爾南德,這是內壁水冷,也可以叫身管自緊……」湯若望一改之前寡言少語的形象,在南懷仁和威特林面前喋喋不休。

「這是立式加熱塔,炮管在這裏面做表面熱處理,看到沒有?它們是用滑輪立著吊進去的,如果是橫放,在加熱的過程中很容易變形!等我將碼頭上的門式吊車造好之後,我會為這些作坊設計一套可以在屋頂滑動的吊車,那樣能節省不少人力……」

「哦!你們的運氣真好,他們在將鑲套炮管!這要求非常精細的操作,它利用了熱脹冷縮的原理……費爾南德,威特林,你們看看這葯室位置的雙重炮管,我敢說,這是世界上最堅固最精緻的火炮!」

能夠在歐洲老鄉和後輩面前裝逼,湯若望顯得很興奮,參觀完炮管作坊,又帶著眾人去了組裝作坊、瞄準具作坊、炮彈作坊,直到工人們中午下工吃飯,幾人才意猶未盡地去了食堂。

吃過午飯稍微歇了一會,下午接著去靶場,這是威特林提出來的請求,他想看看這種鋼炮的威力到底如何,李元利自然是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他。

大興軍出廠的每一門炮都要經過測試,最少發射五發炮彈沒有問題才能保養入庫,因此靶場離火炮廠並不遠。反正這附近方圓二十裡之內都沒有人居住,也不怕有什麼誤傷。

文德遠也跟了過來,李元利向他問道:「現在一天能出多少合格的炮管?」

上個月剛剛開始用新式方法鑄炮的時候,基本上鑄十根才有一根合格,其餘九根全得回爐,因此李元利才有此一問。

「一天能鑄十五根,壞的有三四根。」

次品率仍然達到百分之二十幾,這還是60毫米的小口徑炮,要是換了中、大口徑的,那還得了?

「給我盯緊點,操作規範要求一定要嚴格遵守,慢一點也沒關係,先把手藝練熟了再說其它的。等到一百根最多只出兩三根次品的時候,就上中口徑的。」

李元利設立這間炮廠,可不光是為了生產艦炮,步兵用的野戰炮也要從這兒出來,至於長沙那邊,現在隻生產迫擊炮,等三水培養出了足夠多的技術人才和熟練工人再說。

「安全保衛方面也一定要重視,所有新招收進來的人員都要調查清楚,孤家寡人一個都不要,廠內要經常開展學習……」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