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明末之巨宼逆襲》第三百四十七章試航
從頭到尾負責建造「海龍王」的林師傅卻沒有這些人那麼興奮,心裏反而極為擔憂!

雖然這艘船的木樣經過試驗在水面上極為平穩,可以前誰都沒造過這種式樣的船,而且還披了鐵甲,誰敢擔保照這木樣造出來的船會不會沉?

這木樣是按照漢王殿下的指點做出來的,而船又是在木樣的基礎上原封不動地放大了四十倍,林師傅雖然心裏有些焦慮,但他卻不敢表露出來。

漢王殿下在到廣州之前連海都沒有見過,他怎麼能懂得怎麼造海船?但願天妃娘娘和龍王爺爺保佑,千萬不要出事情!

要是船沉了,漢王殿下會不會震怒暫且不說,他這一輩子的名聲可就毀了!

只不過林師傅的擔心純屬多餘,他哪裏知道李元利在設計這艘船的時候,早就已經用浮力公式計算過,浮力等於重力,根本不可能會沉。

至於側翻也不容易,船的左右兩側保持平衡,重心在水線以下,就如同一個不倒翁一樣,而且「海龍王」水線上的炮甲板只有一層,重心極低,只要不碰到十分罕見的大風大浪,這船就不會傾覆。

永曆十年三月十九,大興軍第一艘用於海上航行的海軍鐵甲艦下水試航,這標誌著大興軍正式進入了蒸汽鐵甲艦時代!

卯時三刻,李元利率領眾人齊聚三水船廠,那裏已經搭了一個簡易的祭台,上面擺著三牲、果品、點心等祭品,要祭祀的是龍王爺和天妃娘娘。

無槳無帆的「海龍王號」下水,慕名前來觀看的百姓擠滿了北江兩岸。吉時一至,鞭炮聲響徹雲宵,李元利率眾人焚香祭祀,祈禱龍王爺和天妃娘娘保佑新船航行順利,大興軍愈加昌旺。

祭祀完畢新船便要下水,李元利興沖沖地正準備上船,栓柱卻拉著他低聲道:「王爺,剛才林師傅來跟我講,說是以前從未造過這種形狀的船,怕萬一……王爺就不用上船了吧?」

李元利一甩手道:「沒事,我得去看看這船性能到底如何。」

「要看這船的性能坐其它船去也可以,陳將軍調了十條千料大船同往……王爺,咱們不能冒險!」

「冒個屁險!我自己設計出來的船,難道我心裏還沒有底?你看我什麼時候乾過冒險的事情?別囉嗦了,他們還等著我呢!」

李元利根本就不擔心,別說這船不可能出事,就算真有個萬一,船上還有救生小船,隨行的大船也有十來艘,怕個鳥啊!

他率先登上了海龍王號,威特林、鎖彥龍等人早就已經等不及,緊跟著就上了船。

「海龍王」長達五十米,滿載排水量達到一千噸,在這個時代來說已經算得上是大船。它的船艏和船艉各有一座炮塔,裏面安裝了兩門六十毫米口徑的主炮,側舷左右各十門五十毫米艦炮,火力極為兇猛。

船塢的水已經注滿,船閘升起,隨著一聲汽笛拉響,「海龍王」緩緩地駛向了北江。

試航可不光是在江面上逛逛,還得到海上風浪中去檢驗,而且還要試炮,所以「海龍王」在老鴉洲就轉入了西江,十多艘海軍大小船隻跟在後面,沿途的所有漁船、商船全都趕緊避讓開來,看著這冒著滾滾濃煙的大船沿西江疾馳而下。

一艘商船上的客商指著海龍王號叫道:「耶,前面那條船是不是著火了?那麼大的煙!」

「大驚小怪的,著什麼火?你沒看煙是從那兩根煙囪裡冒出來的?這是大興軍新下水的火輪船,聽說光燒煤就能走,你看它上面沒有帆,旁邊也沒有槳,跑得還那麼快!」

這是三水的船東,他早就知道三水船廠在建的這艘火輪船,所以說起來頭頭是道。

「跑得是快,不過那是順水……這種船以前我怎麼沒看到過?」

「三水船廠今日才下水第一條,你到哪兒去看?哎,要是我有這麼一條船,那得省多少事?」

「別做夢了!你看下那上面的炮,那是炮船!出多少銀子李王爺都不會賣。」……

「海龍王」順水而下,速度竟然達到十五節,從三水到磨刀門出海口三百多裡水路,隻用了三個多時辰。而同時出發的那些帆船,已經早在一個時辰前遠遠地落在了後面。

等會要在海上試炮,而靶船還沒到,李元利隻得下令拋錨等待。

「殿下,這麼快的速度,船……沒問題吧?」威特林和眾將領已經將海龍王逛了個遍,這時已經回到甲板上,他有點擔心地向李元利問道。

這個時代的船普通只有四五節的速度,快一些的也不過六七節,當時跑得最快的船,是歐洲海盜最喜歡的加勒比輕快小縱帆船,其速度最多也只有十一二節,而能夠跑到十二節以上的飛剪船,還要等兩個世紀。

船的速度並不光是考慮動力的問題,還要考慮船體的結構在高速下會不會解體。

「威特林,你有沒有發現『海龍王』和什麼船最相似?」李元利沒有正面回答他的問題,而是反問道。

「殿下,從整體上看,『海龍王號』和英格蘭人改良過後的蓋倫船很相似,不過英格蘭人喜歡小船,海龍王比他們的船大,而且在很多細節上又有了改變,比如船艏和船艉的形狀、下層船體的隔艙等等……」

說到船,威特林自然是熟悉得很,蓋倫船本身是西班牙結合拿屋船和卡拉維爾船的優點改造出來的,而歐洲國家又多半是把蓋倫船改良過後拿出來當成用,他自己就在一艘蓋倫商船上擔任過船長。

「殿下,難道……『海龍王號』採用了蓋倫船的密集船肋?」他先前到船底去看過,和所有中國船一樣,也是使用了水密艙的結構,因此才會擔心這艘船在高速航行時出問題。

但李元利既然這麼問,肯定是在船體結構上與傳統的中國船有所不同。

歐洲帆船和中式帆船最大的區別在於船體結構和船帆的應用,船帆暫且不提,因為「海龍王」沒有船帆。

但船體結構的不同,卻註定了它們各方面的性能也會有很大的差別。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