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明末之巨宼逆襲》第一百二十六章民心所向
「小白,你們這是怎麼搞的?打這些雜兵,竟然傷了四十幾個兄弟,還死了七個?」等白可俾恭恭敬敬地行了禮,李元利才問道。

「大帥,咱們在酉陽和石砫雖然也訓練了個把月,但效果沒有教官們訓練得好啊!不過兄弟們為了報效大帥,打起仗來個個爭先,這才有點……有點亂,讓狗日的假韃子趁機放冷槍傷了咱們的兄弟!」

白可俾有點局促不安地搓著手。他也知道大帥最是平易近人,但不知怎麼的,每次在大帥面前他都覺得有些放不開。

「等下你去找教導旅,讓他們派十名教官去你那邊。咱們馬上就要廣招人馬,一邊打仗一邊訓練,比光練不打效果更好!」

「陣亡的兄弟先就地掩埋吧,等咱們取了湖廣,穩定下來之後,再送他們回家!受傷的兄弟沒有大礙吧?」

「都被醫護營的先生救活了!不過有兩個殘了……」說到這個,白可俾的情緒有點低落。

「讓他們隨糧船回重慶吧,傷重的也先送回去,我會讓政務司妥善安置的,死的幾個家裏也要照顧,總要讓他們以後日子都能過得下去。」

白可俾感激地點了點頭。雖說陣亡殘疾後都有撫恤,但一家子人靠那點錢又能支持多久?如今大帥發了話,他也就放心了。

「對了大帥,這次咱們取了枝江,老百姓很……很那個,不少人要想加入大興軍,他們說被韃子逼著剃了頭,而且賦稅又重,早就想反了,就是沒有個領頭的,怕成不了氣候枉送性命,」年輕人情緒轉變得快,不大功夫白可俾又興奮起來。

「很擁護!」李元利先替他補上「那個」詞,然後才說道:「這是好事,說明民心在我,不過大軍馬上就要攻荊州,讓他們想要加入大興軍的去找留在這裏的人。」

枝江是個小縣,城內只有幾百戶人家,初時大興軍進城,一時之間槍聲喊殺聲震天,這些百姓嚇得趕緊關門閉戶,但沒過多久,所有聲音又都平息下來。

這些兵並不燒殺擄掠,連民房都不進,百姓們也起了好奇之心,都偷偷地從門縫裏往外觀看。

這一看把他們都嚇了一跳,外面沒有聲音,他們以為沒有多少人,哪知道在街道左右兩旁,都悄無聲息地坐滿了士卒。

這些士卒頭戴圓盔,身披鐵甲,腰挎直刀,手持火槍,坐在那兒一動不動,彷彿泥雕木塑!

「天爺!這些怪模怪樣的兵,到底是從哪兒來的?這麼快就把彭總爺給解決了?」

「看他們這刀兵甲杖,不像南明的兵,也不像是朝廷的兵,真是奇怪了!」

「莫不是四川來的大興軍?從上面坐船下來可是快得很!聽說他們紀律嚴明,對百姓好,賦稅又低,要是咱們枝江歸了大興軍,那不是……」

「住嘴!要是讓別人聽見,你這條命不想要了?」

沒有人去關心門後面的竊竊私語,人們只是緊張地盯著外面的街道。不一會兒,有人騎著馬來傳令,這些兵站起來開始排著隊往城外走。

等士卒們都退出城外,又有一二十人手裏拿著一個鐵皮捲成的東西湊到嘴邊四處叫喊:「鄉親們,咱們是大興軍,是咱們老百姓自己的兵,從不禍害百姓……」

叫了許久,終於有膽子大的推開門走了出來,對那些人問道:「軍爺,你們說的都是真的?你們真是大興軍?」

大興軍雖然進四川時日尚短,但他們在四川施行的各種仁政卻已經隨著進川運鹽的商人們傳遍了湖廣各地,枝江、松滋就在長江兩岸,百姓們自然是早就聽說過大興軍的名聲。

「當然是真的!這次咱們元帥親自率兵出川驅除韃虜,收復湖廣,鄉親們以後再也不用當韃子的奴才了!」

這時更多的老百姓走出了門,有人又問道:「如今韃子佔了那麼多地方,兵強馬壯的,大興軍能不能打得過啊?別到時又跑了,咱們可全都得跟著吃上一刀!」

「老丈,這你就不知道了。韃子兵強馬壯?在我大興軍面前還不是不堪一擊!韃子偽平西王吳三桂怎麼死的知道吧?就是被咱們殺的!」

「咱們大興軍擁兵數十萬,軍紀嚴明,作戰勇猛!這一次出川,不光要收復湖廣,還要收復南直隸、兩廣、浙閩!再告訴你們一個消息,大興軍這次出兵湖廣就有十萬精兵,另外從貴州進湖南還有十萬悍卒,個個以一頂三,你說說咱們能不能打得過韃子?」

百姓們全都聽得興奮起來。以前明朝沒亡的時候,官府、地主豪紳合起夥來欺壓老百姓,賦稅又重,碰上災年就活不下去,大夥心裏都恨朝廷。可如今朱明亡了,換了東虜,他們又念起前明的好來。

前明再不好,可也是漢人的朝廷,無論如何不會逼著你剃頭,也不會讓你見了滿人就要跪下自稱「奴才」,這是要讓漢人都背祖忘宗啊!

現在好了,大興軍來了,他們是漢人的軍隊,而且還是處處都為百姓著想的軍隊,他們不像南明也不像東虜,將老百姓當成豬狗牛馬來養,而是真真正正的將老百姓當成了「人」來看待!

「鄉親們,都別擠!等會有人來給你們登記戶口,沒有田地的也能分到田地,只要好好耕種,那就不愁吃不愁穿!……你要入咱們大興軍?等會也有人來登記,但是咱們大興軍只收好漢,要是吃不得苦、打不得仗,那就乖乖在家裏種田為好!」

「不過在這之前,你們是不是先將腦袋後面的老鼠尾巴都剪掉啊?」眾人一鬨而散,慌著回家去找剪刀。

李元利在枝江隻留了半日,午時士兵們用過飯後,便繼續向荊州進發。

先前劉永昌已經派了人過江來稟報,松滋已經基本肅清,李佔春、於大海等大小頭目都已死於亂軍之中,收降了萬餘名士卒,李元利也派了幾十名教官過江,準備從降卒中挑選一些出來,整編訓練。

至於其他事情,自然有政務司隨軍的人去處理。

枝江至荊州只有一百來裡路,不過地勢平坦,走起來快,第二天下午就到了荊州。劉永昌部也於當天晚上趕到。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