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明末之巨宼逆襲》第三百九十五章千裡轉戰不停歇
陳永華沒有請到,說是回了龍溪家中,不過離廈門也只有三四十裡水路,三元已經另外派了人去請,最遲明日便能回來。

眼看到了吃飯時間,李元利正要將眾人打發走,卻看見軍情司封義急匆匆走了進來。

看那樣子,應該不是普通事情。

「王爺,南京密報,授達素安南將軍,同固山額真索渾、巴牙喇纛章京賴塔、蒙古正白旗都統明安達禮等率滿蒙漢精兵五萬赴援,南京周圍鎮江、瓜洲、句容、六合、儀真重兵雲集,估計總數達十萬以上!」

「另外,此次滿虜援兵之中,竟然裝備了不少燧發槍!據稱是烏斯藏的吐蕃人為韃子提供的樣槍!」

李元利吃了一驚,大興軍現在已經逐步淘汰了燧發槍,但燧發槍和清軍原來裝備的火繩槍比起來,卻對大興軍產生了更大的威脅。

燧發槍和火繩槍的威力射程其實差不了多少,但火繩槍使用明火擊發,明火更怕潮濕,火繩增加了後勤壓力,使用火繩槍隊列之間需要更大的間隙。

最後一點才是關鍵,因為使用火繩槍時,火槍兵需要更大的活動空間才能操作,無法像使用燧發槍那樣排成緊密的列陣,對佈陣地形的要求更高,火力密度也更差。

大興軍自上次盜賣軍火案之後,對槍械火藥管理更為嚴格,基本沒有遺失的可能,只有去年雅州備軍在打箭爐遭遇吐蕃人襲擊,死傷數十人,被搶去數十支燧發槍。

不過事已至此,生氣埋怨都沒有用,李元利稍一沉吟便哈哈笑道:「韃子以為裝備上些燧發槍便可保南京不失?福臨真是太天真了!」

王拙道:「那玩意都是咱們不用了的東西,照樣得在槍口裝填彈藥,無非就是擊發稍微簡便了一點,對上咱們的擊針槍和迫擊炮,頂個屁用!」

「不過韃子又在南京集結了十萬人馬,這倒是出乎意料!」李元利站起身來,負手踱了幾步,又道:「韃子這是要拚命了!我估計這一戰過後,燕京虜廷搞不好會逃回關外!」

封義拱手道:「王爺言之有理!韃子這次派到南京來的五萬援兵,已經將熱河、青州、開封、綏遠等北方各地的滿蒙駐軍抽調一空,光滿蒙精兵就多達兩萬人,顯然是要背水一戰。」

「現在虜廷的滿蒙兵力,只剩下京畿一萬五千人、西安四千人、寧夏三千五百人、盛京五千人以及黑龍江、吉林三千人,加起來已經只有三萬人,不過這沒算漢軍旗和綠營的人馬!」

「如果咱們將南京這十萬韃子一口吃掉,虜廷守不住北方,肯定會收攏殘兵逃回關外!」

「行啊封義!北方被韃子統治多年,你們軍情司還能夠將這些消息打聽得清清楚楚,看來這一年來沒有白混日子。」

「王爺,北方雖然被韃子統治多年,但卻不得民心,民心仍然思漢!還有咱們的信鴿起了大用,傳遞消息方便得很。」

這時李定國卻站起身來拱手道:「殿下!既然韃虜聚集重兵,欲死守南京一帶,末將以為我們也應該早日作出應對之策了!」

定國自兩蹶名王之後,屢戰屢敗,聲望已經大不如前,心情也是鬱悶無比。這時聽說韃子集大軍於南京,頓時便再也坐不下去。

「這個時候該急的是他們!十萬人馬一天得消耗多少糧草?拖上半年,韃子怕是連飯都要吃不上。」

「不對啊王爺!韃子雖然現在只在南京周邊,但卻和江浙地區近在咫尺,要是他們沒糧了,肯定會到江浙一帶劫掠啊,那樣豈不是壞事了?」

韃子已經放棄江浙固守南京,如果他們到江浙一帶劫掠,就根本沒了任何顧忌,一想到這兒,顧炎武就心都涼了半截。

雖說他在蘇州老家只有妻妾二人,連子女都沒有一個,田土財產更不用說,但無論如何,那是他的梓鄉!

李元利剛才倒沒想到這一層,韃子可不是什麼善男信女,別說沒有吃的,弄得不好現在就外出劫掠囤糧也是大有可能。

「寧人先生且放寬心,大興軍就算不馬上攻打南京,也會在短時間內出兵江浙,眼看再有十來天就過年了,等過了年大軍再開拔也不算晚。」

「殿下,過不過年都不打緊,就讓末將率部先行,以確保江浙百姓父老免遭韃子洗劫!」

「王爺,末將也願先行!」

「王爺!……」

李定國一開頭,眾將全都按捺不住,一個個跳出來要馬上兵發江浙。

南京聚集了韃子十萬人馬,到時絕對又是一場大戰,先到的肯定是主攻部隊,要是留在後面出點意外錯過了這場大戰,說不定日後就再也碰不上這種場面了。

其實家人不在身邊,李元利也不在乎過年不過年,這時見眾將紛紛站起來踴躍請求發兵,便對他們說道:「諸位稍安勿躁!就算要開拔,也得將福建的事情處理好才能動身。另外,福建也需留人暫駐,要是咱們全都走了,一旦有個起伏,又當如何?」

眾將一下便都鴉雀無聲。要是平時也就罷了,最多過得三月五月,等各地安定下來、備軍組建好之後便可撤離,但大興軍馬上要攻打南京,卻是誰都不想留下來駐守福建。

「我也不指名你們誰留下來,但最少要留一萬人,再從降卒中挑選兩萬人,三萬人分駐各處,方才能無後顧之憂!」

大夥也都知道人留少了確實不行,福建初下,要是鄭森得了消息勾結海盜趁虛來襲,剛剛投降的鄭軍士卒再有反覆,那可就前功盡棄。

「留守人選你們自己商量著辦!另外還有糧草輜重的問題也還要解決,大軍遠征,從廣東運糧路途遙遠,而且韃子扼守南京長江水道,江西、湖廣的糧食運不過來,該當如何處理,各位也需考慮清楚!」

「王爺說笑了!」顧炎武卻哈哈笑道,「古人雲:蘇常熟,天下足!此話雖有幾分誇張,但江浙一帶不缺糧食那卻是肯定的!」

「別說只是十多萬人,便是再多二十萬,蘇常二州也完全養得起!」顧炎武拍著胸脯擔保,當然他是知道大興軍買賣公平,所需物資全是用真金白銀來買,因此他才敢這麼說話。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