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明末之巨宼逆襲》第四百一十中章速勝
小山丘上,李元利一邊用望遠鏡觀戰,一邊向旁邊的尤烈等人說道:「真滿洲騎射確實厲害,若我軍沒有火槍火炮,此戰勝負難料!」

眾人全都默然無語,雖然很想否認,可這確實就是事實。

這些韃子讓李元利想起了後世的鬼子,這兩個民族之間,還真有不少相同之處:精熟戰鬥技能,殘忍肆殺,對別人狠對自己也狠,對本民族十分忠誠,而且都對中國發動了戰爭。不同之處就是一個成功了而另一個沒成功。

煙塵滾滾的戰場上面,韃子馬軍已經開始向前面的軍陣射箭,大興軍雖然有大盾遮掩,但仍然有不少人中箭受傷,虧得大興軍人人裝備鋼盔胸甲,只要不是特別倒霉的,一般都不會被射死。

「王爺,禇元標的人繫上紅綢了……」

「禇振漢不是說只有松江、江陰兩營兵馬嗎?怎麼現在這麼多人?」李元利將望遠鏡轉向韃子後陣,「難道綠營兵全都反正了?」

「應該是這樣!」尤烈也在用望遠鏡觀戰,此時心中已經熱血沸騰,「沒多少韃子殺了!」

他很想下去衝殺馳騁,所以話語中也帶了金戈鐵馬之意。但他更清楚自己的職責!護衛王爺安全,這比殺一千個、一萬個韃子都重要!

李元利何嘗不是如此?那種硝煙瀰漫的味道,讓他有種回到前世的熟悉感覺。戰鼓轟鳴、人喊馬嘶,讓他有種衝鋒陷陣的衝動!

可是他不能這樣做,不光是惜命,死過一回的人,對死亡並不是那麼害怕!

韃子還未驅除,華夏還未振作,如果按照後世的歷史發展下去,中國將會數百年積弱不振!而這一切,都要由自己來改變!

從清軍發起衝鋒到現在,只不過才過了幾分鐘,但韃子馬軍已經損失了數百人。

大興軍因有大盾遮掩,傷亡並沒有多少,但明安達禮卻看不到大盾後面的情況,他只是下意識地認為在這兩輪箭雨之後,敵軍肯定會死傷慘重。

韃子的戰術,一般就是用精銳馬軍發起衝鋒,然後發箭打亂敵方陣形,緊接著沖入敵陣砍殺,加劇混亂,後面大部隊跟進徹底擊潰敵軍。

「看來這些土賊確實有些名堂!」明安達禮見到了此時,大興軍的盾陣仍然巍然不動,立即下令全軍出擊!

軍令下達,管效忠率部進入了戰場,他麾下的督撫標兵有數百馬軍,其餘步卒則多用鳥銃,另外還有一支炮隊,裝備有百子炮八門、子母炮十二門。

百子炮炮身用精銅熔鑄,長四尺,炮身一側有長一尺多的咀,內裝鉛彈上百枚,炮尾有旋轉軸,炮身橫裝在四方形堅木架上,可八方旋轉,將鉛彈依次發射出去。

子母炮炮身長六尺,重八十五斤,配子炮四個,用鐵鎖連於四輪平板車上,可推挽運行。

這兩種炮都是小炮,因其輕便、發射速度快,多數用於野戰,清軍綠營之中也大量裝備。

場中人喊馬嘶,京軍兩千騎已經折損過半,但仍然沖不到大興軍陣前三十步內!

管效忠的督撫標兵緊跟著沖了上去,就在此時,大興軍陣中鼓聲突然一變,前排盾陣分開數十個缺口,露出一尊尊黝黑髮亮的迫擊炮來。

只是一輪炮擊,韃子便死傷慘重!

此時明安達禮終於明白了大興軍底氣所在,在這樣的槍炮面前,再多人命也不夠填!但他現在已經沒有選擇,只有令士卒拚命衝進大興軍陣中毀了那些火炮,自己才有一絲勝利的希望!

「全軍出擊!畏縮不前者斬!不聽號令者斬!」明安達禮高聲向傳令兵下達了命令。

但軍令傳下去後,明安達禮赫然發現,作為第三隊的高謙鎮江兵正驚慌失措,轉頭四顧!而後面的五營兵馬竟然在同前面的鎮江營兵馬拉開距離,看起來甚為詭異。

「完了!南蠻子反了!」隻過得片刻,明安達禮便反應了過來,但他完全無法可施,兩千京軍已經投入了戰場,身邊只有一兩百名親兵,而五營兵馬少說也有一萬人!

似乎是要印證他的想法,隻過得一小會,後五營中便響起了一陣陣猛烈的槍炮聲,而目標就是前面的高謙鎮江綠營。

鎮江兵本就畏敵如虎,包括高謙在內,從上到下還沒開戰時就已經打好主意,一旦戰事不利就要逃命。此時背後突然遭受友軍襲擊,兩千多人一下便死傷數百,倖存者全都哭爹喊娘地四處逃竄,一時之間,清軍陣中亂成一團!

「鳴金收兵!收兵!」明安達禮心知已經無法挽回敗局,他一邊撥轉馬頭,一邊嘶聲高喊。

兵敗如山倒,若是遲得片刻,怕是想逃得性命也難!明安達禮再也顧不得前面還在拚命死戰的京軍和管效忠的督撫標兵,在親兵的簇擁下打馬便往西逃竄。

「韃子逃了!」隨時都在注意明安達禮的禇元標一見之下,便要命人去追擊,但想想蒙古人的騎射,卻隻得按下這個念頭。

「都分開來!只要手臂上沒有紅綢的,一體捉拿!」五營守備下達命令,一萬多名反正的綠營兵全部散開來,斷了韃子的退路。

明安達禮一跑,傳令兵、號鼓手也慌忙逃命,正在拚命衝殺的管效忠一聽後面沒了鼓點,連忙轉頭一看,不由得大驚失色!

明安達禮的帥旗已經不見了蹤影,而後五營的士卒正在往兩側散開,看那架勢,分明是想將自己圍在中間!

情況萬分緊急,已經容不得他再多想,管效忠對左右的親兵大喊一聲「走」,隨即便調轉馬頭往右飛奔。

後路斷絕,左面不遠便是大江,根本無路可走,只有往右逃,才能有一線生機。

「步兵衝鋒!騎兵追擊逃竄韃子!」中軍巢車上的王拙一聲令下,各軍衝鋒號同時響起,大興軍將士端著上了刺刀的擊針槍,沖向了戰場中間已經為數不多的韃子。

「咱們勝了!」小山丘上的李元利放下瞭望遠鏡,對眾人說道。

尤烈道:「王爺,這本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只不過確實是快。」

從接戰到現在,竟然隻過了一刻鐘時間,其中投誠起義的蘇常五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