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明末之巨宼逆襲》第四百一十五章檄告天下 兵圍南京
鎮江二十裡鋪一戰,殲敵三千五百人,其中有輕車都尉、騎都尉、雲騎尉、驍騎校等大批蒙古正白旗將官,俘虜近七千,其中包含了留守鎮江的三千老弱士卒和蒙古馬軍四百六十人。

綠營俘虜好處理,都是有例可循,甄別過後該殺的殺,其餘的全部先關押起來,日後就是各廠礦的好勞力。但如何處理這些蒙古馬軍,卻讓李元利感到有些為難。

古人認為殺俘不祥也有一定的道理,特別是現在大興軍即將取天下,李元利作為未來的君王,他不想自己頭上頂著「殘暴」、「屠殺」這樣的帽子。

隨著南京戰役徐徐展開,日後的滿蒙俘虜將會越來越多,如何處理這些俘虜,現在就必須拿出個妥當的方案出來。

李元利將王拙和顧炎武叫來一起商議這事。顧炎武道:「按理說韃子大肆殺戮漢人,咱們應當以牙還牙,將他們殺個乾淨,但依現在的形勢看來,殺俘不是個好辦法。」

「如今敵弱我強,韃子軍心不穩,若不殺俘,日後投降的滿蒙士卒將會更多,但若殺了這些蒙古俘虜,韃子日後在戰場上知道降也是死,那肯定會拚死力戰,徒增我軍傷亡!」

「學生以為將他們與綠營俘虜同樣處理即可!」顧炎武嘆了口氣,又道:「其實說起來,這些真韃子殺的漢人,還遠遠沒有降清的綠營殺得多!這些人才是真正該殺!」

李元利道:「該殺的一個都逃不掉!」

王拙卻道:「王爺,這些蒙古人都是最好的馬軍,您覺得他們能不能為我大興軍所用?」

「恐怕是有難度,而且我也信不過他們。要是他們日後像禇元標那樣來個臨陣倒戈,那咱們可是要吃大虧的!」

「也不一定,蒙古人始終不是滿人。蒙古人比滿洲人多得多,卻甘心情願聽東虜驅使,現在東虜韃子都要被咱們殺完了,他們如果是有眼色的話,肯定會為咱們效力!」

自老奴發佈「七大恨」起兵伐明至今,不光是漢人死得多,韃子自身同樣損失慘重,現在的八旗馬軍,多數都是清軍入關後又從征服的蒙古部落裡徵召來的,要說他們對滿人有多忠誠,那還真是說不清楚。

李元利覺得王拙這話還真有幾分道理,如果這些蒙古馬軍真忠於韃清的話,那他們應該不會下馬投降。

「這事情可以試試!」若是能夠以此為契機收服蒙古人,那就算冒些險也完全值得。

蒙古人從小在馬背上長大,小時候的玩具就是弓箭,成年後就可以算是合格的騎兵。而騎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為他具有強大的機動性。

自古以來中原步兵打敗北方遊牧民族騎兵的次數多不勝數,但騎兵的主力總是能在潰敗後快速脫離戰場並且重新聚集再戰。就拿這次俘虜的蒙古馬軍來說,如果不是蘇常五營臨陣倒戈,將他們圍困在中間,他們要跑大興軍根本就追不上。

「不過就算這些蒙古人願意為我軍效力,南京之戰也不能讓他們參加,而且日後還要將他們分散開來!」

「王爺,總共才四五百人,分開來能有什麼戰力?」王拙不是第一次見識蒙古馬軍的戰力,現在有機會得到幾百人,他當然不想李元利將他們打散。

李元利知道王拙心中的想法,於是便道:「別癡心妄想了!我不可能將他們留給你,一是風險太大,二來我準備將他們樹作典型,用來招攬更多的蒙古人投效!」

顧炎武道:「王爺準備怎麼處置他們?」

「先參加新兵訓練這是肯定的,然後再將他們分到各軍去擔任騎兵教官,而且不用上戰場!」

「可惜了!」王拙搖搖頭,心中很是不舍。

李元利道:「沒什麼可惜的,早晚大興軍麾下會有一支蒙古騎兵!」

…………

永曆十一年二月二十七日,大興軍在鎮江城東二十裡處大敗清軍,鎮江知府戴可立獻城投降。三月一日,白可俾率一師將士大破瓜洲,斬殺東虜操江巡撫蔣國柱,其麾下兵馬死傷近半,余者悉數跪地請降。

消息傳出,揚州東虜文武將官早逃,百姓抬豬羊酒到鎮江請師,句容、儀真、滁州先後來降,南京周邊府縣,也盡入大興軍掌中。

南直隸各府縣百姓十來年不見漢人衣冠,今日大興軍前來,人心為之鼎沸,紛紛解發割辮,重帶網巾!大興軍六部官吏進駐,數日之內,市肆重開,一切恢復正常。

三月初六日,大興軍拔營前往南京,李元利於鎮江先發檄文。

大興軍統帥、漢王李,檄告天下文武官吏軍民人等知悉:

明有天下,曆數無疆。曩者,蒙元氏篡盜,洪武皇帝震怒致誅,社稷復存。昔努爾哈赤阻兵殘忍,戮殺漢民,罪惡滔天;努子黃台吉,載肆凶逆,竊據神器……

肆予荼毒,繼被腥膻;裂冠毀冕,羞此沐猴;斷髮文身,操同人彘……茲彼虜夷無道,姦邪高張;吏酷官貪,水慘山悲,婦號子泣,苟政橫征,民怨於鄉,商怨於塗,工怨於肆。

……瞬息夕陽,爭看遼東白豕;滅此朝食,痛飲塞北黃龍!

惟神饗祚漢家,永綏歷服!謹檄!

此檄既發,大軍隨之開拔,步軍於次日晚間即抵達南京城下,而海軍溯江而上,有時逆風,帆船還需兩岸用繩纜拉拽,卻多花了兩日時間。

大軍抵達南京城下當日,東虜松江總兵馬進寶和崇明提督梁化鳳便寫來書信約降,馬進寶原為李自成部將,外號「馬鐵杠」,其人殘酷肆殺,又兼貪婪無度,駐松江不過兩三年便身家奇富。梁化鳳為東虜順治朝武進士,死心塌地為東虜賣命,此二人皆是李元利必殺之人,自然不可能接受他們的降書。

大興軍海軍艦船泊於三叉河口,王拙、李定國、王復臣部駐於獅子山一帶,劉永昌、馬騰雲部駐城南,向松部駐城西,另有各府縣降卒及民夫來往運送糧草,二十餘萬大軍將南京城團團圍住,只需漢王一聲令下,南京城指日可破!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