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明末之巨宼逆襲》第三百七十四章密謀獻城
一直以來,李元利都沒有把鄭成功看成是強勁的對手。鄭成功以海寇起家,靠的是海上力量,只要大興軍的鐵甲艦一造出來,就是鄭成功敗亡之日。

大致說起來,鄭成功自永曆元年(一六四六年)起兵,但卻到永曆三年才逐漸形成對清軍有威脅的戰鬥力。鄭軍在佔領區橫徵暴斂,不得人心,佔領的內地府縣往往用不了多久就被清軍奪去,而沿海島嶼以及小片濱海土地因糧食產出有限,根本不能養活大軍,這就使得鄭軍只能到沿海潮汕等產糧地區劫掠百姓,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

再則鄭成功治軍嚴苛,動則斬首棍責。據史料記載,自永曆元年到永曆十五年(一六六一年),鄭軍中被鄭成功斬首的有名有姓的將領就多達七十五人,被杖責者更是難以記數,這使得鄭軍將領人人自危,生怕一不小心屠刀就落到自己身上,因此而叛投清軍的將領也特別多。

一支百姓恨之入骨而且內部還不安定的隊伍,能夠翻得起什麼大浪?鄭成功的性格早就已經註定了他最終的結局就是眾叛親離。

「王爺,封義求見,有許龍的消息了!」兩人正在說話,栓柱卻走近李元利對他稟道。

「讓他過來。」李元利將青竹魚竿往岩石縫裏一插,拍了拍手。

不一會封義便爬上岩石,躬身行禮:「王爺,微臣剛得了密報,許龍正藏匿於詔安以東的東山島上,手下有大小船隻三百餘艘,賊寇八千!另有數股小股海賊歸附於他,總兵力當在一萬二千左右!」

這許龍是潮州澄海南洋人,是澄海世家大族的族長。明末戰亂四起,他便組織鄉勇民團拒寇禦盜,久而久之勢力越來越大,便開始以此為倚仗經營海外走私貿易,劫掠海上以及不同宗族,雄踞一方,清軍入粵以後,他更是歸附清廷,為虎作倀,為其戮力盡忠。

順冶十年虜廷潮州總兵郝尚久剪辮豎旗重新「反清復明」,奉明永曆年號,自稱新泰伯。尚可喜調集廣東境內各營圍攻潮州,這許龍便是攻城的急先鋒。

潮州城破,郝尚久投井而亡,事後論功,許龍授潮州水師總兵。

大興軍此次大舉進攻潮汕,許龍得了消息,自知不敵,率部逃匿。沒想到竟然沒有逃遠,就藏在與南澳相隔一百多裡的東山島上。

「傳令陳奇策,立即兵發東山,務必將許龍捉拿!若遇頑抗,盡數殲滅!」對於這些地方豪強勢力和海盜團夥,大興軍一向都不手軟,更何況這許龍還降了清廷。

陳恭尹寫了軍令,栓柱自派親兵去傳令,李元利又向封義問道:「漳州、廈門可有什麼消息?」

「暫時還沒有消息傳來。」

「我估計鄭成功麾下諸將與他不會戮力同心,你再發封鴿信給李定國,無論鄭軍何人來降都先收留下來,若非大奸大惡之輩,咱們就留他一條性命,準其戴罪立功!」

…………

李元利一點都沒猜錯,此時鄭軍內部已是暗潮洶湧!

「戴罪守海澄」的黃梧自蘇茂被斬之後,便已經起了叛投清軍之心,然而清軍迫於大興軍的威勢撤出了福建,他便只能暫時忍耐,如今大興軍攻佔了漳州,對他來說又是一次機會。

他根本不用多考慮便決定獻城投降,於是便命人去請副將蘇明來商議此事。

這蘇明是蘇茂的族弟,自族兄被鄭成功隨便找了個借口斬殺之後,他便對鄭成功懷恨在心,早前就與黃梧密議過一同率眾投清,因此也不怕他走漏了消息。

不消多時,親兵便請了蘇明過來,黃梧揮退左右,對蘇明道:「鄭森不仁不義,擅殺良將,我等也無需為他盡忠,今大興軍已取漳州……」

「黃兄!說正事吧。鄭森派了甘輝率五鎮兵馬前來,我在這兒時間長了,怕他會起疑心!」

「起個屁疑心!連鄭森都是個沒腦子的,他殺了你兄長,卻又派你我二人繼續守這海澄,這就說明他對我們毫無防範之心。連鄭森都是如此,更何況甘輝有勇無謀,哪兒想得到這許多?」

「總之不說廢話。咱們投大興軍當然比投韃子要好得多,起碼不會被老百姓指著後背罵!該如何行事,黃兄儘管明言,小弟惟你馬首是瞻!」

「好!我的意思,你去一趟大興軍中將此事與晉王言明,到時來個裏應外合,獻城投誠!」

「早就聽聞李晉王英雄了得,比鄭森強了百倍不止,此番正想去拜見!只是小弟乃是海澄副將,若甘輝有事尋我卻尋不著,那當如何是好?」

「此事容易得很!海澄離漳州不過四五十裡,你乘水哨馬去,最多一個時辰便可抵達。若是甘輝問起來,我就說你巡哨去了。」

「如此便好。」

「兄弟趕緊動身才是,若是等到李晉王兵臨城下,那咱們的功勞可就小了許多!」

「小弟省得!」

蘇明辭別黃梧回了營中,立即找來幾名親信說明此事,然後劃了一條快哨船,往漳州方向飛奔而去。

這快哨船便是水哨馬,上有一帆,左右各四槳,劃起來迅若奔馬,雖是逆流而上,但這一段柳營江江水平緩,不消一個時辰便到了漳州。

卻見西溪北岸,大興軍營帳連綿起伏,一望無邊,營內各色旌旗招展,更添幾分肅殺。蘇明吞了一口口水低聲道:「這得有多少人馬?」

隨行眾人也是目瞪口呆。鄭成功麾下雖然也有七十二鎮七八萬步兵,但卻是駐紮各地,這番情形也是從沒見過。

船還沒靠岸,岸上便有十幾名頂盔戴甲的大興軍士卒遠遠端著鳥槍喝問:「你等何人?速速靠岸棄械就縛!否則休怪槍子無眼!」

蘇明連忙將船靠了岸,解下腰間佩刀遞給身旁士卒,這才走前兩步拱手道:「諸位大哥!小弟乃鄭森麾下海澄副將蘇明,今日前來欲向李晉王獻城投誠,還請諸位大哥代為通報!」

「我大興軍中沒有晉王,只有漢王!只有李軍長!你見是不見?」

「……見,當然要見。」黃梧一下反應過來李晉王已經投到漢王帳下,再稱晉王確實不妥。而且看這樣子,大興軍士卒也不會認那永曆朝封的「晉王」。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