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明末之巨宼逆襲》第四百四十九章倭亂真相
廈門與漳州之間,柳營江入海之處,便是廈門港。

廈門港面向東海,瀕臨海峽,與大員、澎湖隔水相望,為東南海疆之要津,入閩之門戶。

大興軍攆走鄭森、收復廈門後,便在廈門港成立了廈門海關,規定「凡海船往外洋貿易者,出入官司徵稅」,規定所有進出福建之海船,均須由廈門港出入,違者以走私論處,為首者槍斃,籍沒家產,從者一律發配各地礦山勞役。

施嚴刑峻法,破奸軌之膽。大興軍佈告一出,福建的走私海商再也不敢強橫,全都乖乖地到海關登記繳納關稅,但私下裏有沒有什麼勾當,卻是沒有人知道。

鄭森在廈門時,因所轄之地產出不多,一應軍費開支全部依靠貿易來賺取,因此在海上、陸上的商業活動都有著嚴密的組織系統和管理制度。

他成立的山海兩路各轄五大商行,山路在京師、蘇、杭、山東等處都有分支機構,總商行設在杭州,負責對外貿易物資的採購。海路五商總商行就設於廈門港,由泉州人曾定老、伍乞娘、龔孫觀、龔妹娘等分為五商領袖,負責遠洋貿易物資的派運事宜。

而山海五商十部盡歸鄭軍的戶官鄭泰管轄。

鄭泰是鄭森的堂兄,在鄭軍內擔任「六官」中的戶官,管理鄭軍財務及對外貿易,大興軍收復廈門後,鄭泰率其弟鄭鳴駿和兒子鄭纘緒向大興軍投誠。李元利命他仍掌貿易,不過卻從戶部抽調了大量吏員進入「五商」,要逐步將鄭森的貿易體系納為已用。

如今的廈門港已經形成了一片碼頭區,繁華更勝往昔。以前的五商總行,現在的大興軍戶部福建清吏司廈門外貿處內,新任處長鄭泰正和陳永華、李蓋、樊三三人密談。

遵照漢王殿下的指示,海警局暫時屬於秘密部門,許多人都不知道它的存在,但該清楚的人卻全都清楚。

「今年商行準備向大員、倭國、朝鮮、以及南洋諸國派遣十支船隊,南洋船隊還在準備所需物資,發往倭國、朝鮮的北上船隊已於二月出發,前日已有消息傳回,兩支船隊都遭遇了海寇,特別是倭國船隊,損失了兩艘船及貨物,還死了十來個人。」

商船現在全是風帆船,由於風信的原因,下南洋冬發夏回,而往倭國、朝鮮則是春夏發秋冬回。現在進了五月,一開春去倭國的商船已經有回來的了。

「你們往倭國發船了?不怕鄭森扣留?不怕船隊裡鄭森的舊部反水?」陳永華年紀輕資歷淺,不好開口,李蓋卻沒有顧忌,一口氣便問了幾個問題。

鄭泰自然知道李蓋的身份,作為一名降官,他也很有自知之明,這時連忙拱手道:「將軍且容下官道來!」

「外貿處決定今年照常往倭國發船,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並且報往戶部,得了部堂大人的允許!」

「鄭森現在確實是在倭國,但他絕沒有能力扣留我軍船隊!船隊中雖然有以前鄭森的舊部,但鄭森對他們並無恩義,更何況這些人的家眷全都在岸上,還得到官府妥善安置,誰會那麼傻再去投靠他?」

李蓋道:「我聽說鄭森在倭國還有個弟弟,叫什麼七門衛的,在倭國很有面子,有錢有人。好象鄭森前些年也去過倭國求兵,倭國將軍對他也十分禮遇。他要是真想扣留咱們的船,應該也費不了多少事吧?」

鄭泰搖了搖手,道:「將軍多慮了!鄭森與他的弟弟田川七左衛門能夠在倭國得到德川將軍的禮遇,唯一的原因是因為鄭森在國內的身份地位和他麾下的十多萬水師!」

「但此一時彼一時!鄭森已經不是以前的國姓,也沒了十多萬水師將士,而我大興軍如日中天,早晚漢王殿下必登大寶,那德川將軍怎麼肯為了他這喪家之犬而得罪大興軍,得罪漢王殿下?」

聽這口氣,鄭泰似乎對鄭森怨氣不小,他們倆人本是堂兄弟,為何鄭泰現在心甘情願投到大興軍帳下不說,反而頗為仇視鄭森?

原來鄭森生性暴烈,用法嚴峻,鄭氏部下包括他自己的長輩因過被處以極刑者都有不少,更別說其他外姓將領,眾將人心惶惶,大興軍還沒到福建前,便有許多將領叛投清廷,鄭氏集團內部關係本身就極其緊張。

而早在鄭森無故誅殺鄭聯、驅逐鄭彩之時,鄭泰便對鄭森既恨又怕,恨的是幾人本都是堂兄弟,而鄭森竟然一律誅殺,六親不認。怕的是自己有朝一日落到鄭森手上,不得善終!

去年七月鄭成功領兵北伐,任命鄭泰為糧草官,因遇颱風糧草未能及時送到,鄭森便下文斥責:「戶失先定罪!」意思是一旦出了亂子,就要先拿他這個「戶官」問罪。

好在鄭森北伐不成,回到廈門不久大興軍便大舉來犯,鄭森忙於應對無暇顧及此事,鄭泰這才免於受到責罰。

所以大興軍一攻佔廈門,李元利招降鄭軍舊部,他便自己投上門來甘為所用。上個月大興軍收復南京的消息傳到福建之後,他更是鐵了心為大興軍效勞了。

「既然與鄭森和倭國幕府無關,那就是碰上倭寇了?」

鄭泰笑道:「哪來的什麼倭寇?還不都是沿海一帶早些年出去的百姓組成的海盜,只不過其中有極少數倭人而已。」

「據我所知,這數十年來各股海寇之中,沒有一股是以倭人為首領的,就是底層小頭目也沒有多少倭人,稱他們為倭寇,只是官員們為了推卸責任嫁禍於倭人罷了。」

李蓋奇道:「我入粵閩以來,不少人說起過倭亂。前幾日我看《籌海圖編》一書,其中更是說到嘉靖時各處倭患,還言及嘉靖二十七年的舟山雙嶼抗倭,難道這些真不是倭寇?」

這《籌海圖編》一書系鄭若曾所著,由前明嘉靖年間任直浙總督的胡宗憲總督刊刻發行,被稱為海防寶典。李蓋受命組建海警局,負責緝私、剿賊事宜,陳永華便推薦了這本書給他看,沒想到他還真仔細看了。

「哈哈!」哪知鄭泰一聽便笑了起來,「李將軍,這前明官員欺上瞞下,黑的能說成是白的,可笑的是皇帝及朝廷大員還深信不疑!」

「你可知那雙嶼抗倭的真相?」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