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我的農場在非洲》611 站在時代的路口
「老闆早!」

「老闆早上好!」

看到林全這麼早就出來了,眾人都紛紛跟他打招呼。

林全一一點頭,走在河堤上,看著一邊奔騰流過的黃河水,一邊看著身邊的這金黃色的沙漠,感覺有種非常奇怪的感受。

黃河從沙漠之中經過,兩側都是國內有名的大沙漠,但是,黃河水卻並未滋潤這一片土地,它們依舊枯萎了,漸漸的失去了生機,最後變成了這般模樣。

而黃河正如她千萬年來的樣子一樣,依舊奔流不息的朝著遠方前進著,絲毫沒有要停下腳步,看一看身邊這些乾涸的土地的意思。

「怎麼樣?取水工作還順利嗎?」

直接從黃河取水的話,是要用水泵進行抽吸的。

開河堤這種事情林全當是想,但是下遊的供水其實也很緊張,這個時間正好是農作物需要灌溉的時節,黃河的水量不多,河套地區的結冰剛剛解凍,黃河的斷流開始恢復,下遊這個時候正是最需要用水的時候。

黃河每年的斷流是比較嚴重的事情,因為黃河的特殊地理位置,它在經過高緯度的地方的時候,那邊的氣溫比較高,所以幾字形的地方就會結冰毒凍住河流,於是下遊的水源就被切斷了,儘管下遊也有不少的支流匯入黃河,但是匯入黃河的水源卻不是很多,遠沒有像南方的長江那麼多的水,於是為了保證下遊的水量供應,國家在下遊修建了不少的水庫進行儲水,這些水庫可以起到防洪抗旱的作用,相當於給黃河加了一個緩衝器,讓它不至於像古代那樣經常發生重大的洪澇災害。

因為這個時候下遊需要對農作物進行灌溉,所以上遊的取水是受到不少影響的。

烏海湖此時都開始放水諸如黃河了,他們在冬季到來之前就進行了儲水,所以現在的水資源還是比較豐富的。

如果這個地方靠近烏海湖的話,林全是願意直接從烏海湖取水的,因為那樣要簡單多了,只是這個位置距離烏海湖比較的遠,從烏海湖取水比較困難,不太劃算,於是隻好從黃河取水了。

「跟預想的一樣,按照這個速度的話,大概到明天晚上就可以完成第一步的工作了。」

王兆文點了點頭,覺得還不錯,目前的進度他還是比較滿意的。

「嗯,那就好。」

林全笑了笑。

王兆文掏出了自己的煙,往外倒了倒,啥也沒倒出來,林全看了他一眼,把自己口袋裡面的煙掏了出來,遞給了他。

「一根,一根就好了,呵呵,老煙槍了,煙癮犯了。」

林全是不怎麼抽煙的,曾經學過一陣,也是閑得無聊,不過後來家裡有了孩子,他就徹底的戒了,這東西抽來也無聊,不抽也無妨,他帶著只是遇到了熟人要遞煙而已,而這些熟人基本上都是農場內部的員工了,外面談生意的時候,其實很少遞煙的,現在大家都開始注重健康生活了。

林全沒有說什麼,王兆文動作流暢的點了煙,吸了一口,臉上露出陶醉的神情,「嘿嘿,老闆你這1916看起來還真不錯,一根煙怕是要20多塊錢吧,真夠奢侈的!」

他手上的這煙是林全在武漢的時候別人送的,據說是很奢侈的東西,不過他倒是沒抽過,不是老煙民的話,對於好煙和劣質煙其實分辨不出來的,在林全看來,這都是一個味道,不好聞。

林全笑道:「若是我們的實驗成功了,說不定幾十年之後,別人會在這裡給你輸一個紀念雕像的額,到時候你就不愁沒好煙抽了,說不定連特供的都能給你整上!」

「別,幾十年之後說不定我都埋土裡面了,那個時候給我好煙抽有啥用啊?還不如現在給我好了。」

林全笑著搖了搖頭,成績沒做出來,別人當然不會給好處你了,而且就算是成績做出來了,說不定都要拖個幾十年,再給你來個追授,反正追授的時候,給的好處自然是要少多了,人都死了,給那麼好也沒用,對吧?

「老闆,你說這事兒真能成嗎?」

王兆文突然不抽煙了,轉過身來,疑惑的看向了林全。

成本的問題農場這邊知道的人不多,所以有不少人此時看起來都是非常期待的樣子,他們對於這項技術都是當成了非常好的技術來看待的,大部分人都認為這個技術是可以成功的,基本上沒有多少人懷疑過。

知道的東西越多,心裏面就越是沒有安全感,也就會懷疑越多。

而知道的越少,心裏面的煩惱也就越少,擔心的事情也越少,站得高的人看得遠,也能看到更多別人看不到的隱憂,處於底層的人,說不定一天就只在乎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反而過得還要輕鬆不少。

而此時,王兆文就屬於那種知道了很多事情,所以對於這些事情的前景產生了懷疑的人。

「不知道,事在人為吧,我們自己儘力就行了!」

能不能成功其實還是要看這五百畝試驗田的結果,如果這裡的水稻的最終可以長成功,並且收穫能夠達到其他地區水稻產量的80%左右的話,那麼這個地方的前景就還不錯。

雖然林全這裡的成本比較高,一畝地高達4000多塊錢,但是這個成本是包含大量首次成本的。

開墾一某荒地,莽荒時代的人還知道刀耕火種,把樹林看了,把樹樁挖了,把土壤疏鬆,把雜草都清理了之後才能開始種植。

這些都是要付出很高的代價的,篳路藍縷不是說說而已的。

而林全他們此時已經算是站在了前人的肩膀上了,因為大量的應用了科技技術,所以林全他們的成本才可以控制在4000塊錢左右。

而這個地方的農田改良一次,第二年的話,成本就會下降很多了,雖然跟內地比起來這裡的成本還是會很高。

但是這裡的農田不是給農民們準備的,而是給企業準備的。

農民的資金太少,抗風險能力差,而且對於預期收益的期待年限比較短,忍耐力不強,但是企業就不一樣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