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我的農場在非洲》610 肩上的重擔
五百畝的試驗田,這個手筆可不小。

而為了弄這五百畝的試驗田,林全花了將近200多萬進去了。

易教授團隊弄出來的那種技術的成本雖然已經降低了不少了,但是因為現在還沒有大規模的投產,生產的時候使用的是實驗室的設備,因為量上不去,所以價格貴的非常離譜。

平均算起來的話,每畝基本山需要1200多塊的成本,這就接近60萬進去了。

而這些土地要安裝引水灌溉的東西,還要花人力進去把這些沙地先改造成土地,然後在進行灌溉,施肥、然後再從其他地方購買了優質的種子,這些種子的生命力還必須要很頑強,要能夠適應這個地方的氣候才行。

算起來人力成本、材料成本和其他成本加起來,用了將近200萬,平均每畝地4000塊錢。

一畝地一年就算是出產700公斤水稻,按照現在的水稻的價格每五十千克125元的標準來看,也不過只能賣1800多塊錢,這比成本還要少一半還多,而後期的管理還需要花費不少的錢,農藥、灌溉、除草、收割、儲存、晾曬、出售等等。

這些成本一算進去的話,指望種田養活自己是絕對不可能的,搞不好還要賠錢,所以農村的人口大量外套,土地逐漸荒蕪,這些也不是沒有道理了。

林全老家以前還種地的時候,一戶人家只有不到6畝地,這些土地分的很散,並不是在一個地方的,而且很多都比較缺水,遇上沒有雨水的年份,土地甚至都種不上水稻。

而那個時候,糧食的收購價格非常的低,林全記得100斤不過才20多塊左右,一畝地當初的收穫不過1000斤,才200塊錢,一年五畝地種植水稻的收穫大概只能賣1000塊錢,而小麥的產量要低不少,就算是按照一樣的收益來算,也不過才2000塊錢。

七口之家,一年種地只能獲得2000塊錢的收入,這還是沒有扣掉農藥、化肥、種子和稅收的成本。

而扣掉這些東西的話,其實種田就幾乎沒有收入了,甚至還是賠錢的。

這樣的事情持續了很多年,就算是從2004年之後,農業稅取消,糧食收購價也上漲了一些,對於農民而言,他們跟城市人口之間的收入差距依舊被迅速的拉開,2014年的糧食保護價不過才125塊錢左右,保護價基本上就是收購價,如果他們家還是種地的話,那麼一年的收入大概只有1.2萬,扣掉成本的話差不多8000左右,人年均收入大概2000左右。

這個收入比國家規定的貧困線還要低了,可以看出來,種地的收益確實是太低,隨便出做點什麼體力活,收入都比這個要好了。

不過農業也不是完全不能養活自己的,只要能夠機械化,那麼種田其實還是有收入的,只是種田不能當成主業,不然是真的要餓死。

北方的平原地區可以大規模的開展機械化,從而大幅度提高作業效率,一人管理的耕地面積可以大大提高,如果一個人種植一畝地的話,那是絕對要餓死人的,而要是一個人管理五十畝地的話,那麼產出就比較可觀了。

只是機械化這個東西,不是每個地方都適用,南方丘陵地帶還勉強湊合,但是山地尤其是像湖南、江西和貴州的很多地方,這裡的山地太惡劣,機械很難開展,所以他們的機械化也是不太現實的。

因為機械化進去不了,所以種田就還是只能採用傳統的方式,所以這些山區的人均收入就起不來,大山深處窮,就是因為第一產業的人太多,沒法改善產業結構,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人口比例太小,從而削減了他們的收入水平。

農業從來都不能掙錢,但是卻也不能放棄。

像島國這樣的國家,他們也是山地很多,平原很少的國家,所以他們對農業採取的措施是大力補助,政府拿出了大量的資金進行農業補貼,以國家的虧空來補貼農業上面的天然不足,說起來他們的很多土地也不適合機械化,但是因為農業產品的價格比較高,霓虹的米價是國際價格的十倍以上,一斤大米買到12塊錢以上是非常常見的,這甚至是最便宜的價格了,15塊錢一斤,18塊錢已經甚至是20多塊錢一斤的也不少見。

而國內這方面的米價大概在2.5左右,這是比較好的米了,便宜點的1.6-1.9的也有,價格比國際米價稍貴,但是貴不到多少。

島國的人口老齡化很重,年輕人都不願意從事農業,所以農業現在的局面跟中國一樣非常艱難,有40%的農業從業人口都是60歲以上的老人,其中65歲以上的甚至是有33.5%!

這一群人大部分都是1950前後出生的,他們年齡大了,跟不上現代的這個時代,所以在城裡面找不到太好的工作,也不願意出去,加上政府的補貼還算不錯,所以願意種田。

可是中國的情況就比較嚴重了,農村種田的也是老年人,但是因為農業的保護和補貼力度太小,所以對於年輕人而言,他們甚至是明確要求老人別種田,沒啥收入不說,還累死累活的,要是萬一累出個病來,去醫院看一次病要花的錢都比在家種地賺的錢多多了!

於是,中國的農村也是老人在家,但是種田的人卻越來越少了,這一點比日本要嚴重太多,要不是有好幾個平原地帶的產糧大省在苦苦支撐的話,整個國家的農業局面就非常堪憂了。

不過1980年代之後出生的人當眾,現在還願意種田的幾乎是沒有了,而還在種田的基本上都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等到這一批人老去的話,農村的情況將會更加的嚴重。

而此時,考慮到這個問題,再看看眼前這一望無垠的沙漠。

林全感覺自己身上的擔子很重。

沙漠這一塊的土地如果能夠成功的改善的話,那麼等於是在原來的沙漠之上再建了好幾個可以種植糧食的大平原了,而這對於國家的意義無疑是給農業續命了。

平原地帶對於一個國家而言意義太大了,世界上的主要文明都是在有水源的平原地帶發展起來的,沒有平原,就沒有大量的糧食產出,就不能支撐文明的發展。

PS:本書已經完本,最後一章將在12月30號晚上八點公布,我已經寫完了並且設置了定時更新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