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戰鬥在甲午年》第四百三十一章 撲朔迷離
?月色清幽,海波粼粼,倒映銀河。

何長纓,徐邦道,連順三人站在甲板上望著這水天美景,一時看的有些迷醉。

這次消滅了日軍一個炮兵聯隊的功績,何長纓以『勇士營』屬於捷勝營的建制,分給了連順一半,讓連順頓時就笑花了臉。

也不管何長纓的年齡比他小了一半,口口聲聲的親熱的喊著『何兄弟』,之前的芥蒂自然是隨風而散。

「何兄弟,這次回京面聖,皇上一定會大力的嘉獎你的,哥哥我看著都羨慕。」

連順現在之所以高看一眼何長纓,是因為何長纓給他的功績,19號就上報了直隸衙門,那時候皇上根本沒有來旨意要面見眾人。

所以何長纓的這個『果子』,顯然不是為了安撫他,怕他回京亂說話,而做的臨時補救。

「呵呵,也祝賀哥哥回京升官發財。」

何長纓笑著回了一句,心裏面卻是無比的沉重。

山縣有朋居然佔領的海城,營口,這和歷史上已經有了天大的改變。

在原先的歷史上,山縣有朋因為獨斷下令進攻海城,被東洋天皇以『養病』的名義召回東京,進而由野津道貫擔任第一軍的司令。

而等到日軍第一軍攻佔海城,已經是十二月十三號的事兒了。

時間上看著只是相差二十天,可是對於東北一天冷一天的極端天氣來說,海城,營口的失陷,給了山縣有朋足夠充裕的時間,把九連城的炮兵,軍資全部調到海城。

這些野炮榴散彈,在不久進攻遼陽,奉天的時候,對城牆的清軍來講,不啻於一個噩夢。

歷史之上,因為旅順城失陷,旅順的數萬清軍進入遼陽防禦圈,而且因為營口未失,所以各地的援軍源源不斷的走水路,快速到達營口,參與東北戰爭。

而日軍士兵因為不適應嚴寒作戰,大面積的爆髮腳氣病,腸胃炎,凍傷,況且此時日軍廣島大本營也無意擴大東北戰果,轉而把目光投向魯東半島。

所以宋慶他們才僥倖的守住了遼陽,奉天。

而現在——

何長纓忍不住打了一個寒顫,他悲觀的發現,因為自己參與的甲午,在一系列的勝仗之下,似乎把大清推到了一個更加危險的邊緣。

如果山縣有朋不會被調回國內,那麼他下一步絕對會集中軍力攻佔遼陽,奉天。

然後以此為大本營,一邊派出小股兵力朝著奉天四周滲透清繳,一邊會派出大股軍力南下盤錦,錦州,讓後攻擊山海關。

下一步,就是津京唐平原的直隸決戰!

在這一刻,何長纓感覺自己的胸口跟堵著一塊巨大的石頭一般的難受。

「奉天危噫!」

一路上,幾乎都沒有說什麼話的徐邦道,突然發出一聲長嘆。

「日軍裡面還是有明白人啊!旅順這個烏龜殼,假如不給它裝上一把鋒利的利箭,它對整個清日戰爭,已經沒有任何的實質意義,更多的是一個象徵而已;」

何長纓喘著氣說道:「而日軍一旦佔領奉天,退,可以安穩經營東北,進,可以進入直隸攻佔;沒有水師的旅順,根本就是一座無用的廢城!」

「何兄弟說倭夷不會再打旅順了?」

聽了這個好消息,連順不禁心裡一振,至於東北,他連順隻管著自己頭上的烏紗,別人的死活,他可沒有半點心情操心。

何長纓遲疑很久,望著西方朦朧的大陸輪廓,才不十分確定的說道:「其一,要看山縣有朋在東北的進展;其二,假如旅順諸軍一直保持著這種軍力壓力,暫時可能不會攻擊旅順。」

「那就好,那就好!」

連順給吃了一顆定心丸一樣,輕鬆的笑了起來。

「你是說,皇上可能會從旅順抽兵,增援東北?」

徐邦道聽出了何長纓的潛意詞。

「那可不行,這兵一抽,旅順可怎麼守!」

連順一聽就跳著毛炸起來。

對他來說,無論是讓別的軍隊去東北,或者讓他率兵去東北,都是一個糟糕之極的事情。

況且現在既然讓何長纓,徐邦道回京,想抽哪些軍隊,已經是不言而喻。

在連順看來,只要何長纓的軍隊一離開旅順,不用大山岩來打,旅順那些垃圾軍隊都散了攤了。

「抽不走!」

何長纓冷聲說道:「不出意外,下一步日軍艦隊就會在威海衛周邊海域進行無間隔巡邏,他們超高的船速,就算北洋水師出動也追不上;這個時候走水路運兵去山海關登陸,就是送死。」

「從陸路呢?」

徐邦道說了一句,就住口,在他看來,走陸路去遼陽,面對大山岩的兩三萬精兵,也和送死無疑。

「想走陸路,只有打垮日軍第二軍;」

何長纓搖頭說道:「至少到現在為止,看不出有任何的可能。」

「嗚——」

在夜色之中,迎面駛過來一艘貨輪,拉響了汽笛,在遼闊的海面『嗡嗡』迴響著。

「睡吧。」

徐邦道不禁有些意興闌珊,眾人回艙入睡。

天空之上,星漢燦爛,誰能想到,在這個美麗的世界上,有無數的野心家,為了自己的私慾,給這個世界帶來了無數的災難。

11月25號下午六時,何長纓等人抵達大沽軍港,這個時間顯然不合適去拜見劉坤一,於是三人各自散開,自有去處。

何長纓和等待著的陳世傑,熊凱玉,一起回到了抗倭軍的大沽兵站。

此時,兵站內一片燈火通明,陳世傑進口了一套發電機組,平日只是很節約的開著很少的電燈,今天為了迎接何長纓,把所有的電燈都拉亮了。

大沽兵站因為前五期瘋狂的招兵,引來了大量的誹議,而且何長纓也覺得這4000新兵需要時間整合,在第五期以後,第六期隻招收500新兵,並且年內也暫停徵召。

總得來說,李鴻章跟劉坤一是截然相反的兩類人。

劉坤一算得上是大清的忠臣,可李鴻章卻絕對不是。

有了他師傅曾國藩的前車之鑒,他李鴻章更像是在大清的範圍之內,創造出北洋這個半自治的獨立王國,來對抗大清的蠶食。

歷史之上,光緒用日軍打殘了這個獨立王國,然而他沒料到的是,在北洋的基礎上誕生出了袁世凱這個巨獸,最終把大清埋葬。

現在,沒有李鴻章這棵大樹在何長纓的前面頂著,他的動作也開始變得小心翼翼起來。

不敢像之前那樣跟李鴻章心照不宣的瘋狂發展,為今後全面接手北洋,提前做準備。

「總指揮回來了,總指揮回來了!」

陳世傑招的這一批500人,海外華裔超過200人,剩下的300人,也大半是童生,秀才,個個熟讀《吶喊》,再加上何長纓在朝鮮,東北創下的耀眼戰績。

士兵們一看到何長纓出現,營地裡頓時就沸騰起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