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悍婦1949》123.南行
田大花跟薑茂松進行了一場小小的談判。

要麼,跟她一起去看大孫子,要麼,自己在家老實獃著吧,她反正已經決定南下了。

薑茂松:「你明知道我最近部隊有重要事情,走不開啊。我一個人在家,孤孤單單沒人管。」

田大花:「你少給我裝可憐,整天好幾個警衛員跟著你,還有保健醫生,吃喝拉撒都有人管,怎麼讓你一個人丟在家可憐了?」

「不講理。」薑茂松轉臉跟倆兒子控訴,「看看你媽,自己跑去玩,太不仗義了。」

他近期真走不開,也許等上一陣子,他就沒那麼忙了,能有時間休個長點兒的假,真想陪她出去走走看看。

可是再等一陣子,平安和三娃開了學,倆孩子就去不成了。

「算了吧,你們都去遊山玩水吧,我老頭子在家給你們守著窩。」薑茂松不無哀怨地說。

平安精心規劃了行程,坐火車去,因為路上有一路的風景,然後坐飛機回來,因為媽媽還沒坐過飛機呢,遊玩一圈回來也該累了,坐飛機回來更快更舒服。

他就這樣陪著媽媽,帶著桃子和三娃,一路悠哉遊哉,先往目的地去看大哥。

巧了,石頭卻在艦上,出海了,說過幾天才能回來,譚珍帶著兒子海海來接他們,手裏領著海海,肚子裏還揣著一個,已經五個多月了。

「叫你不要來接我們了,我們自己過去。」田大花心疼地責怪譚珍,她懷著孕呢,大熱天來接他們多辛苦。

譚珍嫁給石頭這幾年,也算摸透了自家婆婆的脾氣,說什麼就是什麼,說不想讓她來接,那就是真心疼她,絕不是客氣話,自家婆婆對自家人就不會來那些虛頭八腦的客氣話。

「媽,我身體挺好,懷這個很省事兒,沒多大反應,你就放心吧。」

「嗯,那好。」田大花抱起五歲的大孫子,問他:「海海你跟奶奶說,媽媽肚子裏是弟弟還是妹妹?」

「弟弟。」

「不對,重說。」田大花失笑嗔怪,循循善誘道:「海海,你說,弟弟還是妹妹?是不是乖巧的小妹妹?」

海海:「我要弟弟我不要妹妹,妹妹喜歡哭鬧。」

「他這都哪兒聽來的呀。」田大花無奈地搖頭失笑。

「幼兒園的同桌,老哭鬧特別嬌氣,還老纏著海海玩,嚇得海海不要妹妹了。」譚珍說起來也是哭笑不得。

石頭家住房雖然不算小,可田大花帶著平安和桃子,還加上三娃,四個人要四張床,擠不下,就乾脆一商量,去他們家不遠的家屬招待所住下了。

然後每天在譚珍和海海的陪伴下,去海灘曬太陽,游泳,趕海。

田大花這方面就不行了,她不會游泳。這輩子生活在山裏,不會水,上一世她一個將軍家的女兒,雖說從小習武,卻也沒有哪個大戶人家的女子學游水的。

還好不是她自己,桃子也不會,譚珍懷著孕也不敢下水,於是婆媳三個坐在岸邊沙灘上,看著平安教三娃游泳,他脖子上還騎著小侄子海海,三個人嬉鬧成一團。

79年,海灘上還有其他零散的遊客,還有漁民,就算有泳衣泳褲,海灘上也沒幾個女同志脫衣下水的。這年代,畢竟還不一樣。

然後譚珍帶他們去吃海鮮。

不去國營飯店,去一個私人的小飯店。海鮮做得好啊,便宜還更好吃。譚珍生活在南方沿海,這一兩年私營的飯店、鋪子、小工廠,已經不稀罕了,當地人也習慣了這些私營店鋪和廠子。

幾天后石頭從海上回來,樂顛顛趕緊跑回家,他這次出海時間長一些,回來後有幾天假期,便陪著他們繼續玩。

飯店裏吃海鮮還嫌不夠原汁原味,石頭聯繫了當地漁民,去船上吃。

漁船就停在小小的漁港碼頭,去的路上石頭就跟他們介紹,漁民在海上有很多獨特的海規和忌諱,上船是要遵守的。

比如吃魚不能吃光,不能說「翻」字兒,魚吃完一面,不能翻動魚身,可以順著上面的魚骨刺夾下面的魚肉。魚不能全部吃光,要留一點,寓意「有魚」,不能說「魚吃光了」、「魚吃完了」之類的話,不吉利。

「三娃,尤其是你,你可記住了哦,要不然會被人家討厭的。」石頭囑咐這個最小的弟弟。

「可是,大哥,你這好多講究啊,我記不住怎麼辦?」

「其實沒那麼多,三娃你就記住一條。」田大花說,「多吃,少說,那麼多好吃的還堵不住你的嘴啊。」

「對對對。」三狗子小雞啄米似的點著小腦袋,「大哥,你多弄點兒我喜歡吃的大蝦,還有大螃蟹,把我嘴堵上就行了。」

漁民處理海鮮的方法果然更加原汁原味,基本就是煮,簡單的清水煮,或者上鍋蒸熟,蘸了鹽吃。但因為食材剛從海裡打撈出來呢,太新鮮了,甚至連鹽都不用蘸,照樣特別好吃。

烏賊,海螺,好幾種大大小小的貝,當然還有三娃心心念念的大蝦和龍蝦。

在漁船上大快朵頤一頓,回去的路上田大花問石頭:「這地方不是生產隊,漁民可以自己捕魚賣魚?」

「沿海漁村跟內地生產隊差不多。」石頭介紹說:「漁民捕魚自己沒有權利賣,捕到的魚全部由村裏的收魚船統一收集,統一銷售,按照各家捕魚的重量記工分的,年底一起結算。也就這一兩年開始,才活絡一些。我們聯繫的都是認識的漁民,好比家裏來了親戚,招待一下總可以的,我們悄悄付錢,他們也能增加些收入。」

「不然這大夏天,很多海鮮漁民捕上來,再送去村裏的收魚船,收魚船也沒多少靠譜法子處理,根本就吃不到新鮮的了。」

「總之,是活絡起來了。」田大花說。

他們在石頭那兒玩了一個多星期,石頭跟平安一商量,決定帶著媽媽沿海其他地方都走走看看,尤其幾個特別的地方。

田大花因此來到79年的深圳。

當然,它現在還不叫經濟特區,它現在只是一個簡單的小漁港,漁村,跟許多農村小鎮沒什麼兩樣,樓房最高的只有兩層。

天很藍,街道上的姑娘騎著自行車慢悠悠穿過,你甚至看不到一輛汽車。

但是,走在街上,卻很容易遇上幾個黃頭髮藍眼睛的外國人,有遊客,更可能是投資客。

他們大約也剛到這兒不久,早在這一年春天,他們作為來這裏的第一批外國人,觸覺靈敏地聞風而來,聚集在當地一些區域,開始興建一座座工廠。

石頭和平安大概會後悔,他們把媽媽帶出來,是想讓她遊山玩水的,讓她散散心看看風景,開開眼界,想讓她拋掉要開什麼裁縫鋪的想法。

可田大花總結她的「南行」,卻理直氣壯地說:「外國人都可以來咱們國家辦廠做生意了,掙咱們的錢,我為什麼就不能辦個做床單枕套的小鋪子?」

勸阻無效,田大花回來後就在家裏搞起了□□,任憑一個個怎麼勸,誰說話也不好使,就是不肯納諫。

「你們……」薑茂松無奈地指著平安說,「你跟你大哥,還跟我保證呢,保證能說服媽媽,瞧瞧,你們倆保證得可真好,兩個大學生說服不了媽媽。」

平安也委屈啊,他哪裏能想到,他們明明就是想帶媽媽出去旅遊,去各處走走看看,他們也知道深圳這地方現在比較特殊,是一塊特殊的土地,就偶然隨意地陪媽媽去看看,誰知道,反而讓她直接拍板決定了。

平安說:「爸,你不是專門搞政工工作的嗎,都說你最善於做思想工作,我和大哥勸不住,你倒是勸住啊?」

「滾一邊去。你媽要是輕易能聽別人勸,她就不是你媽了。」

薑茂松聽齣兒子的調侃,笑罵了一句,感慨道:「你媽這些年,操心這個操心那個,以前是上有老小有小,好容易你們都長大了,孫子都有了,我是不想讓她再去折騰什麼,怕她辛苦挨累,她這個人性子太強,要乾她就得乾好,乾不好她能嘔死。」

「可是,她那個性子,既然非得要乾,你們攔不住就好好支持唄。「薑茂松說,「你媽這些年,大概也沒有哪件事是她為了自己想乾的,咱們這一大家子要她操心。現在她這個年齡,為自己過幾天隨性日子,隨她自己喜歡吧。既然她想乾,你們一個個的,就多幫著她,不指望她掙錢,全當她有個消遣,有個自己喜歡的事情乾。」

平安默默聽完,第二天就去跟田大花說,媽媽,你決定了,我們就支持你。

私下裏他去跟桃子說:「桃子,我開學就走了,我媽那邊,你多幫我看著點兒。」

桃子說:「我知道的,我每天下了班就過去看看。」

田大花她們準備了一陣子,尋了兩間靠近街面的空房子,是其中一個女工親戚家的,她們租下來。

四台縫紉機,一台鎖邊機,一個大些的裁剪工作枱,幾個人鬧著玩似的,就把她們的「小鋪子」辦起來了。

是小鋪子,小作坊,反正田大花最初並沒有把它定義為「廠」。

她帶著幾個提前退休的被服廠女工,有掙錢的野心,但最初主要就是想有個事情做,不要無所事事。

辦起來一看,還挺像樣啊,乾脆,咱給它取個正經點兒的名字,叫「舒心床單廠」吧。

田大花讓人給做了塊牌子,木頭的牌匾,「舒心床單廠」五個大字,她自己拿鬥筆,親手揮毫寫的,然後請人家師傅給刻上去。

「看看,就沖大花姐這幾個字,咱們幾個老姐妹也能幹好了。」

幾個女工起了會兒哄,有個女工居然還弄來了一掛鞭炮,不長一串,拉著跑來幫忙的桃子:「我不敢放鞭炮,你幫我點火。」

「我也不敢啊,我沒放過鞭炮。」桃子說。

結果那女工隨便喊了個路過的男青年,幫他們點上了。

劈裡啪啦劈裡啪,小工廠就這麼開張了。

田大花忙碌一下午,桃子陪著她一起回到家中。

三娃已經放學了,居然沒在大院裏瘋玩,老老實實坐在自己屋裏寫作業呢,田大花一看,嗬,今天可真自覺,暑假作業都是平安看著寫的。平安開學一走,三娃做作業可光想拖延,不夠自覺。

再一看,哦,怪不得呢,薑茂松已經回來了,在廚房呢。

「哎呦,田廠長回來了?」薑茂鬆開著玩笑,問道:「準備得怎麼樣了?哪天開業,我還打算去給你放鞭炮,祝賀祝賀呢。」

「今天開業了,鞭炮放完了,還等你?」田大花頗為得意地笑著,學著薑茂松的口氣說:「哎呦薑大首長,你還會做飯呢。」

「煮點米粥。」薑茂松也頗為得意的樣子,「我不會炒菜,我叫人跑腿買了滷菜,這不是怕等不到田廠長回來親自做飯嗎。」

桃子在一旁十分淡定,日常圍觀未來公婆鬥嘴為樂。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