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三國狼煙》第一卷 潛龍勿用 第三十八章 破彈汗山
卻說,左中郎將皇甫嵩和李牧合兵一處,返回鮮卑軍大營之後。皇甫嵩一面命人統計漢軍傷亡情況、糧草軍械,一面派出斥候打探彈汗山方向鮮卑軍的動向。

半個時辰之後,皇甫嵩便知道了漢軍傷亡情況以及繳獲的糧草軍械情況。皇甫嵩看著手上的數據,沉思了一會,命人傳喚李牧到中軍大帳來。

李牧、趙雲、張遼三人正在討論著漢軍下一步的作戰計劃,聽說皇甫嵩傳他到中軍大帳,李牧不敢怠慢,隨著傳令兵,往中軍大帳走去。

李牧來到中軍大帳,見皇甫嵩眉頭緊鎖,面色憂慮,施了軍禮,朗聲說道:「什長李牧,參見皇甫將軍。」

皇甫嵩看了看李牧,點了點頭,說道:「什長?這個職位恐怕現在不適合你。」

李牧見皇甫嵩的話並沒有說明,朗聲回道:「李牧愚鈍,還請皇甫將軍明示。」

皇甫嵩笑著說道:「看不出來,我北伐大軍中竟然藏著一個將才。清水河大營,臨危不懼,力挽狂瀾,殲敵九千餘;左雲附近,用計全殲鮮卑精銳兩萬餘;長途奔襲雲中再殲敵一萬,繳獲錢糧、馬匹、牛羊可謂是不計其數。半個多月,隻用五千人殲敵四萬餘人,古之名將,怕是不過如此,皇甫嵩自嘆不如啊!」

李牧忙施了一禮,正色道:「皇甫將軍謬讚了,李牧能有此功勞,全賴將士同心,鮮卑自負。僥倖而已,怎敢和古之名將相提並論。皇甫將軍身為我大漢左中郎將,是我大漢軍人之楷模,是我大漢軍中之柱石。李牧乃鄉野小民,隻敢仰望將軍。」

皇甫嵩心道:此人年紀雖輕,不驕不躁,居功不自傲,官場之事,頗有研究,非池中物啊。隨即,皇甫嵩笑著說道:「若我大漢軍中,多一些像你李牧這樣的將才,大漢邊疆也不至於此。唉!」

李牧回道:「皇甫將軍不必憂慮,我大漢乃泱泱大國,後輩俊才不計其數,他日,定能掃平異族,衛我大漢江山社稷。」

皇甫嵩點了點頭,笑著說道:「若真有那一天,那真的是大漢江山社稷之福,大漢黎民百姓之福。」

李牧點了點頭,問道:「皇甫將軍,不知大清溝一戰,我軍傷亡如何?」

皇甫嵩沉聲說道:「我漢軍傷亡四千餘人,鮮卑軍傷亡一萬七千人,糧草軍械不計其數。可謂是大獲全勝。」

李牧笑著說道:「皇甫將軍,可喜可賀啊。不知,我軍下一步是要往哪兒走?」

皇甫嵩沉聲說道:「鮮卑軍雖是大敗,但鮮卑彈汗山王庭,可用之兵,怕不下四萬人。再要進擊彈汗山,怕是勝算不大。」

李牧正色道:「皇甫將軍,我有一計,不知當不當說?」

皇甫嵩心下一喜,說道:「但講無妨。」

李牧說道:「西進大軍從平城出發,清水河破敵,雲中再破敵,都未見到鮮卑彈汗山王庭的援兵。若是李牧所料不差,眼下,鮮卑彈汗山的頭領應該不是檀石槐了,怕是另有其人。檀石槐此人,頗會用兵,不會看著我西進大軍擊敗雲中鮮卑軍,而無動於衷。皇甫將軍,我軍可全軍進逼彈汗山,再用驕兵之計,彈汗山之兵不足為懼。」

皇甫嵩沉思片刻,說道:「此計不錯。明日盡起我北伐大軍,直逼彈汗山。」

皇甫嵩和李牧又商量了一些行軍細節,李牧才告退。

第二天,三通鼓罷,漢軍列隊集結完畢。

皇甫嵩大步走到點將台,掃視了一圈漢軍,朗聲說道:「三萬大軍出塞,已有二十餘天。我北伐大軍,雖有傷亡,但鮮卑軍比我軍傷亡更加慘重。西進大軍一萬人,眼下不足兩千。西進大軍的領軍之人劉龍、王虎皆已戰死,他們倆死有餘辜。若非他二人無知愚蠢,西進大軍不會有此等損失。可天不亡我西進大軍,什長李牧力挽狂瀾,臨危受命,半個月擊敗雲中鮮卑軍四萬餘人,繳獲錢糧馬匹不計其數。本將決定任命李牧為破虜校尉,等掃平彈汗山鮮卑軍,班師回朝以後,我皇甫嵩定當上奏陛下,再行封賞!」

漢軍山呼道:「威武!威武!威武!」

皇甫嵩說道:「將士們,我想問一句,你們還記得我們出塞的誓言麽?」

漢軍山呼道:「不破鮮卑!誓不回城!」

皇甫嵩點了點頭,說道:「很好,你們都是大漢的好兒郎。鮮卑人藐視我大漢天威,時常寇掠我大漢邊疆,他們現在就在彈汗山上。將士們,我北伐大軍是進,還是退?」

漢軍山呼道:「殺!殺!殺!」

皇甫嵩說道:「將士們,彈汗山之戰,關係到我北伐大軍的生死存亡,也是我出塞大軍的最後一戰。若勝,封官進爵,錢財賞賜;若敗,戰死沙場,馬革裹屍!」

漢軍山呼道:「殺!殺!殺!」

皇甫嵩點了點頭,拔出腰間的寶劍,劍指蒼天,大聲說道:「大軍開拔,進逼彈汗山。」

皇甫嵩將令傳下之後,一萬五千餘漢軍,在低沉雄渾的號角聲中進逼彈汗山。

卻說,北伐漢軍從大清溝出發,一路上再沒遇到鮮卑軍。直到距離彈汗山二十裡,皇甫嵩下令,大軍安營紮寨,埋鍋造飯。皇甫嵩將李牧、趙雲、張遼三人找來,商議破敵之策。

李牧正色道:「皇甫將軍,今日且先休整一天,明日我軍出戰。可讓軍侯趙雲和張遼出戰,三天之內隻許敗不許勝,第四天的時候,可將鮮卑軍引到彈汗山東南三十裡的殺狼谷,用火攻之計,定可大破鮮卑軍。可在彈汗山西南二十裡得的山坳埋伏三千漢軍,三千漢軍皆身穿鮮卑軍軍服。等殺狼谷火起,三千漢軍殺上彈汗山,大事必成也!」

皇甫嵩、趙雲、張遼三人沉思片刻,直言李牧的計策可行,大軍可依計行事。

卻說,那大清溝的鮮卑軍領軍之人夫耶羅一路狂奔到彈汗山,見了和連,倒頭就跪,聲淚俱下的說著,漢軍如何強大,他該死之類的。

和連本是無才無德之人,還貪財好色,任人唯親,排擠異己,自然而然的鮮卑東中西三部都不支持他。和連聽了夫耶羅的話,頓時火冒三丈,一把推開懷裡的鮮卑美人兒,隨手拿起馬刀,衝到夫耶羅跟前就是幾刀。和連還不解氣,傳令下去,將夫耶羅的孩子盡皆處死,將夫耶羅的妻妾全部押到他的大帳。

左右之人見和連如此暴怒,隻得跪地求饒,他們怕和連在氣頭上,連他們都結果了。和連正想親率鮮卑大軍,殺下山去,殺到大清溝和漢軍決一死戰。卻有探馬來報,說是大清溝的漢軍正在進逼彈汗山王庭的路上。和連自然是興奮不已,就等著漢軍前來送死。

第二天,趙雲和張遼二人率領三千漢軍殺奔到彈汗山山腳。和連聽到漢軍來攻山,當下興奮不已,帶了兩萬人衝下山來。趙雲和張遼二人見了,掉頭就走,漢軍自然是丟盔棄甲。和連憤怒加身,率軍狂追,奈何就是追不上。趙雲和張遼看著和連,讓會鮮卑語的將士,扯著嗓子辱罵和連。和連氣的七竅生煙,又奮起直追,一直追到漢軍大營前。漢軍早有準備,弓箭手一頓亂箭伺候,和連丟下一兩千具屍體,心有不甘的撤軍回彈汗山。

一連三天,趙雲和張遼前去挑釁和連,和連追到漢軍大營,和連丟下一兩千鮮卑軍屍體,和連心有不甘的回彈汗山。和連被如此折磨了三天,簡直恨不得殺盡所有的漢軍。左右之人誰勸他,要麼被毒打一頓,要麼丟了性命。

第四天,和連受不了了,盡起三萬五千鮮卑精銳,隻留下五千老弱病殘守著彈汗山。和連心中已經想好了,今天無論如何,他要先殺光山下的漢軍,再不惜一切代價,攻破漢軍大營,殺光漢軍。

卻說,第四天的時候,張遼又來挑釁和連,和連話都不說,揚起馬鞭,追著漢軍跑。可是這些漢軍就是跟他保持著兩箭的距離,和連一路追了三十餘裡。突然發現,今天漢軍逃跑的路線跟前三天的不一樣。和連看了看四周,頓覺不妙,只見此時的三萬五千鮮卑軍早已全部進了殺狼谷。

就在和連準備撤軍的時候,只見鋪天蓋地的火箭射向鮮卑軍,山谷兩側不計其數的火球滾下來。和連知道他完了,鮮卑軍全完了。和連知道山谷上鮮卑軍是爬不上去了,只能向山谷的兩側突圍。可是,趙雲早在鮮卑軍進入殺狼谷的時候,將谷口用大車、木樁塞的嚴嚴實實的,除非飛出來。鮮卑後軍幾番衝殺趙雲防守的谷口,都無濟於事。鮮卑前軍奮力沖向另一側谷口,可是等待他們的是數丈深的陷阱。原來,在張遼經過谷口以後,漢軍就將陷阱上的木板抽掉。可憐三萬五千鮮卑軍在三個時辰後化為焦炭。和連最後是被山谷上扔下來的繩子拽上來的,和連剛說了一句,「我是鮮卑頭領和連」,就被皇甫嵩給一劍穿胸而死。

李牧看到殺狼谷上濃煙滾滾,便帥領三千漢軍從彈汗山的西南山坳走出來,李牧帥軍一路來到彈汗山半山腰。那巡邏鮮卑兵見是三千鮮卑軍人,攔住詢問了一番,李牧誑到,和連已經擊敗了山下漢軍,他們是和連派回來防守彈汗山的。李牧帥軍順利的來到彈汗山山頂的王庭。只見李牧一槍刺死一名鮮卑千戶,大喊道:「殺光鮮卑狗賊!」三千漢軍四處縱火,逢人便砍。頃刻間彈汗山上的帳篷紛紛著火,留在山上的五千老弱病殘,見大勢不對,四散奔逃。

突然,李牧看到十餘個兵甲精良的鮮卑兵,保護著一個鮮卑男人正準備下山。李牧輕磕馬腹,赤龍會意,須臾間,便殺到那十餘個鮮卑兵跟前。李牧持槍便刺,幾個呼吸間,便只剩下一個鮮卑兵,那個穿著華麗的鮮卑男人此刻躺在地上。

李牧用破虜槍指著那個鮮卑兵問道:「地上的人是誰?」

那鮮卑兵見李牧渾身殺氣騰騰,滿身是血,一下跪倒在地上,哭喊著說道:「他,他是我們鮮卑上一個頭領,檀石槐。」

那鮮卑兵話音剛落,只見李牧的破虜槍上掛著一個人頭。

李牧跳下赤龍馬,走到那地上躺著的男人身邊,低笑著問道:「聽說你是檀石槐?」

檀石槐張了好幾次嘴,才勉強說道:「正是,你是…」

只聽得一聲低亢雄渾的龍吟聲,只見檀石槐早已身首異處,李牧手上的遊龍劍一半已進入劍鞘。

李牧轉身低笑著說道:「李牧!」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