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電商穿越七零年代》第536章 招女婿
主要是運動服價格高,成人的運動服35元一套,和滌卡幹部服價格一樣。

滌卡幹部服結實耐穿,春秋冬三季都能穿,即使是炎熱的夏天,在正規場合,也是穿滌卡的褲子。

運動服在人們的眼裏,它就不是正規的衣服,只是運動員的專門訓練服。即便是運動員,外出也沒人穿運動服。

現在運動服的質量確實差,和秋衣秋褲差不多,只是在袖子和褲腿上多了兩道白道。

價格高是因為材質是腈綸的,比純棉的結實。說句心裏話,穿上鬆鬆垮垮的,做外衣確實有種違和感。

悠悠家代銷點裏的運動服,是電子商城裏的出品,看起來和現在運動服一樣,差別就是挺括,穿著美觀大方,怎看怎舒服,特別的養眼。

小青年沒成家負擔小,兜裡都有些私房錢,看到運動服就喜歡上了。自己錢不夠,找同村的人借點,也買身穿上。

賣了運動服就沒錢再賣海魂衫了,裏面還是套著原來的衣服。

年齡大的民工,外面穿舊衣服裏面套新海軍服。年輕的民工,外面是新運動服,裏面套著舊衣服。

舊衣服大多打著補丁,和嶄新的運動服相比,差別特明顯。

在這缺衣少穿的年代,流行一句話: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

其實一件新衣服,要是經常穿,一年就得打補丁。新三年說的是新衣服平時放著,只在走親傳友時穿。

舊三年不可能,縫縫補補又三年倒是真的。好多人連件補丁的套衣都沒有,到了只能冬天光身子穿棉襖,四下裡鑽風。

為了保暖,隻好在棉襖的外面,攔腰紮根帶子。棉褲腳也用帶子紮起來,好像倆燈籠,被形象的稱為「燈籠腿」。

買不起帽子,花三毛錢買條最便宜的白毛巾,厚實的毛巾頂在頭上,也能擋風寒。

頭頂白毛巾,棉襖外扎腰,燈籠腿的肥褲子,成了農村人的標準裝。就連農民主席,外出也是這種標配。

衣服穿到補丁摞補丁,爛的實在是沒法補了,不得以的撕開。稍微結實的大布塊做補丁,碎布當鋪襯打袼褙做鞋,布拉條子攢起來換針線。

農村的貨郎,推著雜貨擔走村串巷,滿大街的吆喝:「破鋪陳,爛套子,布拉條子爛鞋底,換針換線了。」

拉土是重體力活,一會的工夫就熱得冒汗,年齡大的民工敞開外衣,露出套在裏面的海軍服。

年輕的小青年愛面子,即便惹得頭上冒汗,也捂得嚴實的,不想露出裏面打補丁的襯衣。

年齡大的笑話他們:「死要面子活受罪!」

「臭顯擺,凍著(感冒)就不上算了。」年輕的反駁到。

「俺們年紀大了,怎顯擺都沒用,你們小年輕的可得抓住機會好好的表現。」

「聽說了吧,韓屯村時興招女婿,要是被他們村的人看上了,你們就算是掉福窩裏了,一步進入共產主義。」

「咱整天喊共產主義,誰也沒見著,來這裏後俺才知道,共產主義是真好。大夥看到了吧,他們村的食堂裡,天天吃肉。」

「咱這兩年過好了,年節能吃上肉,就滿足的不行,從沒捨得放開量的吃過。這兩天碗裏都是冒尖的肉,可算是吃過癮了。」

「招女婿可不是隨便說的,你們小年輕的都安生的,別做非分之想。」帶隊的幹部特意的囑咐道。

年輕人倒是聽話,他們都說:「招女婿這事,俺們真沒敢想。咱們這些遠道來的,人家不摸底,能隨便招女婿。

韓屯村招女婿,和咱們哪裏不一樣,得撿好樣的挑。聽說這附近村的人,都願意到韓屯當上門女婿。」

「傻子才不願意,他們村仨廠子,自己村的人不夠用,在附近招了快二百的工人了。別看人家是村裏的工廠,工資比縣裏的都高,多的能掙七八十塊錢。」

實踐證明,民工沒一個傻子,表現好的不止是年輕人,年齡大的更加積極,工程進度比計劃提高了兩倍。

大家都會算帳,有了地派車和毛驢,一天能幹兩天的活,工錢也是原來的兩倍,一個月就能掙四十多元。

真正高興的是灘區的人們,村台能在二月底完工,三月和四月兩月的時間,足可以趕在麥收前蓋上房子,好歹有個窩了。

韓屯村的男勞力,天天晚上聚在食堂裡,商量建房的事情。這次國家統一墊村台,打亂了村裏原來的宅基,建房前必須重新劃分。

不論原來各家宅基的多少,國家是按照每戶半畝的標準墊的,除去街道和衚衕,每家的宅基也就剩四分了。

大夥還是喜歡悠悠家原來的院子,前後院把人畜分開,乾淨又衛生。可那種院子最少得七分的宅基,差了快一半的面積。

韓屯村子小,為了安全國家超標給墊的村台,也才六十畝,除去公用的面積,每戶也足夠七分。

可以後孩子成親就沒宅基地了,各家不僅男孩子多,大夥還想給女孩子招女婿。

村台方方正正,以後自己想墊都困難。不止是工程量大,安全就是個大問題。即便是挨著村台墊,也是最外圍。

「老騾子」最先提了個建議:「悠悠家的宅基就是請民工墊的,今年民工幹活快,咱們想多要宅基的兌錢請民工給幫忙,咱也按照國家的標準給錢。反正三月也是春閑,民工們回去也是閑著。」

她這裏開了個頭,想多要宅基的還真不少,有的一家多要倆處,全村竟然多出來五十多畝。

寶山的奶奶親自報名再要兩處宅基,她說是給四栓和五斷姐妹倆準備的,讓這倆孫女以後都招女婿。

「以後,俺寶山有仨姐姐幫襯著,也不算是獨一了。」

韓道偉大致的算了一下,村台高7.5米,一畝村台就是五千方土,按照黃委的價格,每方土0.15元,一畝村台就是750元,一處宅基大約0.8畝,需要六百元。

即便是現在的農村,家裏有六百元存款的人家,也算是富裕戶,伍佰元錢就能蓋一處三間磚瓦房。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