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海棠春令》第24章 立太子妃
一會兒,陳師爺,王青,一同來到了沈太守的寢室。王青站在門外,他抬起右手輕輕敲了三下門。

沈太守:「王青吧,你倆快進來。」門被推開了,陳師爺走了進來,王青跟在後面。

陳師爺:「哎呀哦。太守,何事這麼急?你還沒有起床,就把我和王青找來,為何事?」沈太守:「峰高。你去門口戒備,任何人不能走近我的寢室。」

袁峰高點點頭,走出去,然後返回身來,把門輕輕帶上。

「何事?何事?出大事了,睿文王,他要來陽都了。怎麼辦?」沈家葉一臉焦急的問。

孟老爺,丟失了兩個兒子,三兒子被關進了大牢。此時的他,一夜沒有合眼。一粒黃米一匙湯水,也沒有進他的口。此時的他,猶如一葉扁舟,在茫茫的海面上,隨風逐浪任意飄搖。此時的他,已經生了病,渾身發燙,嘴裏說著話,斷斷續續,胡言亂語。

沈太守傾聽了陳師爺的建議,防止市民傳閑話,唯恐生出事端。於是,他命令家丁,草草就把沈豐鐸薄葬。第二天,太守府門口懸掛著的白綾,已摘除掉了;院裏的白綾,也已不見蹤影。只是,他吩咐四個夫人,一定要風雨無阻,每日給沈豐鐸上香,燒紙錢,祭奠。

他又強調,祭奠這個事,時間一定要滿一個月。

孟家,已經亂成了一鍋粥,大夫人著急,二夫人著急。孟家遭遇的消息,不脛而走,傳遍了大街,傳遍了酒樓,傳遍了客棧,傳遍了戲樓。

孟家的不幸,已被傳得沸沸揚揚,滿城皆知。

這些日子,李子翰率領著家丁,河邊,樹林裡,溝壑間,山崖下,田野裡;花滿樓,戲樓,酒樓,畫舫,客棧,幾乎又尋找了一遍,還是沒有找到大公子和二公子。李子翰心裏已斷定:孟家公子,情形已不妙。

一日夜,李子翰來到了孟大夫人的房間。大夫人,日漸憔悴。她見到了李子翰,便眼淚嘩嘩地流。過了好一會兒,她止住了哭,她啞著聲音說:「李公子。這些時日,府裡多虧有你幫著照顧,辛苦你了。」

李子翰安慰著大夫人:「大夫人。我和安平,是同窗好友。現在,孟府有難,我幫著照應,是理所應當的。」大夫人沒有說話,只是點頭。

李子翰安慰道:「大夫人。每餐飯,你都要吃好。你千萬挺住,不能躺下,孟府裡大小事,要靠你拿主意。」大夫人再次點頭,眼裏含著淚,啞聲說道:「李公子。我會挺住的,孟家的三個兒子,他們一定能夠回來。」

梁國的毓秀京城。皇宮外的小山坡上,流水潺潺,樹木蔥鬱;皇宮內,侍衛筆直地站在大殿兩側。太陽還沒有躍出,大臣們就邁著急匆匆的腳步,朝金鑾殿趕來,照慣例上早會。

何為早會?早會,即早朝和月會議的同清晨召開,大臣有事上書皇上,皇上安排大臣做某些事情,以及商討國之大事。這早會,每月只有一次,文武官員,無論何事,不能缺席。趕來上早會的人有:皇叔,太子,皇子。部察大臣,各地太守,還有邊疆大元帥。

上早會的行人裡,幾個皇子,腳步匆匆地走在中間。青州李太守,徽州衛太守,太原劉太守,杭州陳太守,緊隨皇子身後,也是腳步匆匆。太守沈家葉,則走在了最後面,他的兩鬢已出現了幾絲銀髮,臉龐上有著些許憔悴。

皇上坐到了龍椅上,文武官員跪下叩頭,嘴裏高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皇上正襟威坐,嘴裏說道:「眾愛卿,免禮,平身。」各位大臣們齊聲高呼:「謝陛下。」皇上微微笑道:「眾愛卿。今日是早會,有事請奏本。」

李大監重複道:「有事請奏本。」

幾位大臣,相互對望了一眼。這時候,二皇叔走了出來,他說:「臣,有要事想奏。」皇上微微笑:「好,準奏。」

李大監急忙走下禦台,接過了二皇叔的奏摺。然後,又急忙來到了皇上身前,雙手奉上奏摺。

皇上打開奏摺,仔細看是何事。一會兒,他把奏摺合上,便說道:「歌勤王。他建議,太子已到了適婚年齡,應該選立一位太子妃了。眾愛卿,此事有何建議?」富州馬太守走了出來,雙手一作揖:「太子妃,應該選立一位容貌超群,才智出眾的女子。她,將來母儀整個天下。」

鎮守雲南邊關的田元帥,走了出來,他一抱拳道:「太子妃,理應知書達理,溫婉賢惠,因而從當朝官員家的女兒選出來。」

這時候,陽都沈太守站了出來,他彎腰作揖道:「選太子妃,是國之大事,更是國之幸事,須慎而又慎。」

皇上微微笑了。沈太守言之有理,選太子妃,為皇家添血脈,乃梁國之幸事。

沈太守看了看太原劉太守,劉太守心領神會,他急忙走出來:「啟奏皇上。選太子妃,臣有一好主意。」皇上問:「劉太守,你有好主意?請講來聽聽。」

劉太守:「再過個半月,就是陽都城的七巧選美大賽,這個賽事,有十幾年了,選出來的第一名稱之為花冠女兒。皇上,何不把官邸女兒送到陽都,參與選美賽事。然後,花冠女兒,她就是準太子妃。皇上,您看?」

田元帥又走了出來,他生氣地說:「此建意,不可以採用。歷代王妃,都是在皇宮裏,被嚴格選拔出來的。豈能去陽都選美?」二皇叔走了出來:「我同意田元帥的觀點,不能參與選美賽事。如不然,則就亂了大梁國的朝綱。」

杭州陳太守走出來:「我支持田元帥的觀點。」沈太守道:「皇上。劉太守的主意,我覺得可以用。」

皇上問:「沈太守,何理由?讓官員女兒去陽都。何理由?花冠女兒就是太子妃?你說給朕聽一聽。」

沈太守:「皇上。其一,陽都城,風景美,文人墨客泛舟於珍珠河。到那時候,皇上可以去巡視千年古城,看看子民的生活,看看聽聽經濟的發展。」

沈太守稍微一頓,動了情,娓娓道:「其二,陽都選美賽事,已有十幾年的發展。而且這裏的女兒,水靈靈的,溫婉可人。選出來的花冠美人,不僅婷婷裊裊,貌美似花,而且智商高情商高。此女子,不為皇家的女人,豈不可惜?至於太子妃嘛,臣想,到時候,請皇上再定奪。」

晉陽王,急匆匆地走出來。他雙手作揖道:「父皇。此事,萬萬不可。」睿文王和晉陽王的意見正好相反,他急匆匆地走出來,他道:「父皇。花冠女兒為太子妃,此乃美事一樁。如此優秀女子,必為太子妃。」

皇上坐在龍椅上,微微笑道:「嗯。我有了主意。太子,你如何看?」太子走出來:「父皇。兒臣聽您的吩咐。」皇上聽了太子的回答,他收住了笑容。他略一思索,再微微笑道:「安梁王。此事,你如何看?」

安梁王聽見皇上的問話,他走了出來,雙手作揖,答道:「回父皇。兒臣覺得沈太守所言有理,到那時父皇母后可移駕陽都,即考察民情,又可遊山玩水。至於花冠女兒,她能否做太子妃之位,到那時再當別論。」

沈太守聽了安梁王的一番話,他的臉色,一會兒晴,一會兒陰,可謂是既喜亦憂,喜憂參半。沈太守的脊背上,有了些汗水。他在心裏罵開了:皇家三小子,你破壞我的美夢。有一天,我要把你弄死。哼,不知好歹的安梁王。

這時候,皇上微微點頭:「嗯。好。各位愛卿,有適齡愛女,必到陽都參加選美大賽。有機會,可入皇宮,輔佐太子。」李大監道:「有機會,可人皇宮,輔佐太子。」

沈太守急忙下跪,磕頭謝恩:「謝陛下。」皇上:「沈太守。平身。」沈太守起來,他退回原站位。皇上朝田元帥看過去:「田元帥。雲南那邊,黎民可安好?」田元帥再次走出來,他雙手抱拳:「回陛下。邊關平安,黎民安好。」

皇上笑了,點點頭,依次朝其他的邊關元帥望去。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