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唐之絕版馬官》第885章 不可貌相
?蘇殷低聲、也像是自言自語道,「以我之前的身份,貴為太子妃……可曾須要我事事軟弱麽?但李承乾一倒,就連我的父母家人都離我而去不敢上前!妹妹所說的應變能力和才學……姐姐一點都用不上。」

「那姐姐眼下更該抓住機會,」麗容道。

「柳妹妹何時與我們抗衡過呢?麗藍在牧場村開溫湯池子的願望,她嘴說不贊同、不也遂了你意!姐姐相信她做的沒有錯……」

說罷,蘇長史邁步出去,彷彿自己剛剛哭過的是別人的處境。

畢竟,她是八夫人,而且柳玉如對自己抵拒的態度正一點點軟下來。想想就比麗容那個姐姐麗藍舒服多了。

蘇殷認為,自己的黔州之行就該是這個姿態——所有與高峻相關的家人,她這個西州長史都不能惹。抗旱的政績對她來說也輕如鴻毛,這些政績比不上柳妹妹接納自己的一小步。

在眾手下人的面前擺足了排場、與馬洇之間可能存在的宿怨也得以化解,高審行回府後心情好的不用說,張羅著大排家宴。

他與夫人自責說——自己一時激動,在下屬縣的官員面前不知照顧蘇殷的臉面。

崔氏也很奇怪,對他以前處置馬洇的做法,崔氏總認為有些其他的原因,難道原因就是為了磨礪馬洇?但她也很高興,因為兩位媳婦的情緒好像並未受到過多的影響。崔氏主動替老爺滿了酒,邀老爺同飲。

但高審行舉杯,無論如何心裏都高興不起來。

黔州六縣,抗旱形勢最好的也就是都濡這座新劃過來的縣了。石城縣、洪杜縣、信寧縣、洋水縣青苗出到不足三成,離水無處、地高處的出苗連一成半都不到。若非他勒令力保山窪低矮處的灌溉,恐怕連這三成也達不到!

澎水縣,夫人和兒媳們督促著所栽的桕樹,卻長勢喜人……

崔夫人道,「老爺……對馬洇一個仕途無望之人老爺都能重新起用,這樣的大度,真讓為妻刮目相看。」

高審行道,「一個刺史、封疆大吏,沒有些肚量怎麼行呢!只是我這胸中,最近讓那些旱情塞都塞滿了,偶爾也會急躁……」

崔氏道,「要是各縣都似李引縣令那樣,老爺也不致這麼為難了!」蘇殷和麗容二人低眉順首,只顧吃飯,不知婆婆要怎麼說。

刺史道,「果真是人不可貌相,不得不說李引是個能幹之才!只是這樣的人才,此時顯得有些少了,倒顯得黔州其他縣抗旱不利……」

如果因為天時的原因造成黔州六縣棵苗不生,那也沒什麼——誰又奈何得了天時?但有個李引在那裏,也就有了比較。高審行在底下各縣走動時,也聽到有些官員表示過對李引過於冒頭的擔憂。

只是他們說得極度委婉,「下官隻嘆沒有盈隆嶺那樣的高地、沒有那樣的深潭,可以像李大人那樣提水上來、再借了坡勢溉田。」

高審行豈會聽不出他們的話外之音,盈隆嶺本來是最不便利於抗旱之處,但卻讓李引很好地保住了苗情,而且圍繞盈隆嶺周邊,大片的旱地都保住了。

但人心微妙就微妙在這裏,都濡縣一支獨秀,舌風漸起。

夫人不忿地道,「這些庸官,本事全在這裏了!老爺你想想,若是沒有都濡縣背著,黔州抗旱大計怎麼有臉與人說起……」

高審行不接話,夫人所說的「背著」二字讓他此時不大順耳,彷彿自己此刻也正壓伏在李引身上。夫人道,「天時不可耽擱,再拖下去一月,今年的收成也就真耽擱了!」

「難道還有什麼法子可想!」高審行悶聲喝酒。

崔氏道,「我與兒媳們去盈隆嶺,李引大人保水保墒之舉,老爺你若是感興趣,我便陪你再去一趟。如果說老爺看著有效果,可不可以在各縣內推行起來。」

高審行來了興趣,「莫如我們連夜就去!」

夫人安慰道,「老爺你急什麼!你可是刺史……事事躬行倒是不錯。但黔州這麼大的地面,你哪裏跑得過來!為什麼不把我那位救命恩人再提一步起來,讓他替老爺分憂!」

麗容也插話、順了婆婆的意思說道,「大人,母親說得有理,兒媳看那個李引就是能做些難事的。蘇姐姐你說是不是?」

蘇殷也連連點頭,「擇良將如搶天時,但用在哪裏,就須大人詳加審察之後、親自定奪……」

崔夫人聽了兩位媳婦的話,有些掩飾不住的喜意,「老爺,我們乘夜就去都濡,趕在天亮抵達,看好了李大人的法子馬上施行!」

高審行笑道,「夫人剛才說我急,這會夫人倒更顯得急了。我知夫人用意不在抗旱、全在那個李引身上。若是人人都像夫人這樣知恩圖報,那麼天下也就太平了……好,我們一家這就連夜趕過去!」

夫人解釋道,「重用李引,抗住了黔州旱情,這也算老爺的一件功德。」

天亮時,黔州刺史和夫人、西州長史蘇殷和麗容姐妹兩個,並且帶了夫人的小白犬,大家一同到了盈隆嶺。

在那片嶺上,他們只看到為數不多的幾個人在忙碌——兩個年輕人看住了取水舀車,幾個上些年紀的人巡迴在嶺上石渠的各道閘口間,將蓄滿的池水引到該澆的地塊中。

其中一個人對刺史說,人都到嶺下的遠處鋤地、修渠。刺史俯下身看苗情,嶺上的莊稼據說已經澆過了三天,因為保水保得好,此時土皮以下還是潮濕的。

高審行大為奇怪,因為以他的經驗,這樣的烈日下水澆半天也就曬幹了。但此時看那些莊稼,完全看不出它們正處在乾旱之中。

他們下嶺找到了李縣令,小白犬撲上去繞膝搖尾、好似久別重逢不離李引左右。

此刻都濡縣境內的壯役們已經不是用來挑水,而是再集中起來,把引水石渠修到更遠處去了。李引道,「也不能再遠,再遠水也不夠用了。」

刺史大人對李引大加讚賞,對他道,「李大人,你幹得好,本官想再給你壓壓擔子,不知你肯不肯乾。」

崔氏嗔道,「老爺,哪裏有你這樣問的,讓李大人怎麼回答?你自管任來!」

高審行已被夫人冷落好久,此時有意討好夫人。當了兩位兒媳和李引的面,也想顯示一下蘇殷所說「擇良將如搶天時」的話,於是當機立斷道,「李大人眼下是個下縣令,是個從七品下階,本官想任你作澎水縣令,那就是正七品上階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