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歷史諮詢商》第九十四章 扶桑二三事
和羅士信等人道別之後,劉志和方行天上了之前他們早就安排好的船隻,向著中原的方向駛去了。

「先生,你是要去找我師兄他們嗎?」

三年之約還沒有到,劉志本不應該這麼著急的返回才是的,但是他卻還是選擇了離開濟州島,本來在劉志的計劃之中他是想要跟著秦瓊一起出海,去攻打百濟的,說實話,他還想見識一下百濟人的水軍的。

百濟的海上貿易十分的發達,所以他們的水軍也比較精銳,雖然說戰船的體積無法跟大隋水軍相提並論,但是和他們東邊的鄰居倭國相比,百濟的船還是要大得多的。

歷史上日本人曾多次入侵朝鮮,而日本和朝鮮之間是隔了一條對馬海峽的,這個海峽倒也不是很寬,不過也有**十裡寬,這對於船隊的海上航行來說依舊是一個很大的挑戰,而日本人的造船技術實際上並不發達,在公元663年發生在朝鮮半島近海的白江口水站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當時唐軍正在從水陸兩路進攻高句麗,而實力稍弱的百濟已經被滅掉了,但是百濟人不甘心被滅,以殘兵敗將聯合倭人的上十萬大軍,企圖反撲唐軍,結果雙方在水陸兩個戰場上爆發了激烈的戰鬥。

白江口之戰就是這一場戰鬥之中最關鍵也是最重要的一次水戰。

發生在663年的這一場水戰,是中日兩國之間爆發的第一次大規模的海上衝突,唐軍情況其實很不妙,從海上抵達百濟的唐軍北邊的退路被高句麗所阻斷,人數也不多,只要西邊的海路也被阻斷的話,他們不要說得到援兵了,就連糧食物資也只怕是吃不上了,所以無論是百濟人還是倭國人,都知道只要切斷了唐軍的這一退路,那麼半島上的唐軍將會不戰自亂。

所以,他們才會將大量的水軍派遣到朝鮮半島西部靠近白江口這一帶的水域,白江口這裏是唐軍的重要中轉站,大批的物資和軍士都從這裏登陸裝卸,源源不斷的補充岸上的唐軍。

因此,百濟和倭國聯軍出動了超過一千艘戰船,超過四萬名水軍,前往白江口這一帶,企圖將唐軍的水軍圍而聚殲,這樣的話,他們就可以將唐軍封鎖住,配合陸地上的倭**隊進攻,為他們創造良好的條件。

不過此時的日本人還沒有向中國人拜師學藝,他們的技術很是粗糙,在倭人的水軍之中,大船數量很少,而且基本上都是百濟人之前戰敗留下來的剩餘水軍戰船,而他們自己的戰船大多只能載幾十人上百人,船隻太小,抗風浪能力很差,在海上不要說打仗了,人站上去就搖搖晃晃,站立不穩又何談交戰。

於是倭國人想出了一個妙計,叫做鐵索連舟,不過如果他們這個時候讀過三國志的話,八成就不敢使用這樣的妙計了!

唐軍人數比較少,水軍只有一萬餘人,戰船的數量也不多,只有一百七十餘艘,但是和倭國水軍相比,唐軍的戰船都是既高又大的戰船,其中多是雙層甚至是三層樓船。

樓船的好處就是上面的弓箭手比較多,噸位大,視野開闊,打起仗來很佔便宜,而且唐軍的水軍戰船可不是用來看戲的,他們都是正兒八經的水軍戰船,戰船前面都會裝有一個見過的衝撞錐,專門用來在水戰之中撞擊敵船的武器,而且除了這種東西之外,有些戰船上面甚至還帶有一桿甚至是多桿拍桿,這個東西是用來遠距離打擊敵軍船隻的,對付體積較小,結構不是很堅固的戰船非常有效果。

唐軍的主將是年過六十的老將劉仁軌,他自由熟讀兵書,對海戰的認識可遠不是尚未開化的倭國人能夠相比的,他見到倭人用鐵索將自己的戰船都捆綁起來,立刻就想到了三國裏面的赤壁之戰。

而赤壁之戰中,曹軍的戰船之所以會被擊敗,很大的原因就在於當時吹得是東風,使得曹軍連鎖戰船處於不利的風向,這才被一把火燒了個精光!

而此時也是東南風,不過風向卻對他們不太有利,所以想要實施火攻,就必須突破敵軍的陣型,搶佔有利的上風位置才行。

倭**隊的海戰由於缺乏遠程打擊武器,他們的船太小,裝不下投石機和石砲,大型的床弩也不行,至於弓弩技術,他們和唐軍之間的差距還是相當的明顯的,所以他們過往的戰術都是,一窩蜂的衝上去,利用人多的優勢,跳幫作戰,將對方的船隻奪下來,將對方的船員全部殺光,這樣就可以了。

而唐軍的作戰方式卻不太一樣,他們不在乎奪取戰船,而是要擊沉戰船,而且像倭國水軍這樣密密麻麻上千艘戰船,就算是想要奪取,只怕也是不可能的,他們根本就沒有那麼多的兵力。

見到唐軍出戰之後,百濟和倭國的水軍便一窩蜂的湧了上去,企圖實施他們的跳幫戰術。

只是他們沒想到,唐軍的火力實在是太猛列了,這隔著差不多還有一裡地,唐軍戰船上面射過來的火球就撲通撲通砸在水裏,激起陣陣巨浪,讓他們嚇得夠嗆,而隨後,等到靠的更近一些,唐軍的床弩、火箭一齊射過來,倭國士兵都沒有像樣的鎧甲,哪裏抵擋得了唐軍力道雄渾的弓弩射擊,這一下子就被射殺了大片士兵,剩下的士兵被這一情況給嚇到了,一時之間不敢前進,反而是要後退了。

而唐軍戰船一分為二,組成了兩個一字長蛇陣,不斷的向前進逼,不僅給倭國水軍造成了慘重的傷亡,而且還將他們逼迫的不斷的向中間靠近,而唐軍幾乎沒有付出什麼樣的代價就輕易的穿過了倭國水軍的封鎖,然後他們來到了上風位置,劉仁軌當機立斷,立刻朝著倭國水軍釋放了火船,這些火船順著東南風越來越快,倭國和百濟水軍驚恐萬分,但是此時想要將連著戰船的鐵索分開已經是不太可能了,儘管還是有不少的小船逃了出去,但是更多的還是那些分散不了,只能等死的水軍。

轟的一聲,數十艘小船撞上了百濟和倭國聯軍的戰船上面,然後火勢迅速的擴大,很快就席捲了整個船隊,而唐軍的戰船這個時候也沖了過來,對著那些從船隊之中分散出來,企圖逃跑的水軍進行窮追猛打,唐軍的戰船在這些倭國的小船面前巨大無比,因此衝撞、轟炸、射擊所有的手段幾乎都用上了,一下子就打的倭國水軍鬼哭狼嚎。

白江口一戰唐軍以唐軍的大勝而告終,唐軍在老將劉仁軌的率領之下,以極小的代價成功的教了小日本一次做人的道理,而隨著百濟和倭國水軍的失敗,在陸地上作戰的六萬多倭**隊也一下子陷入了孤立無援的境地,在新羅和唐軍的聯合進攻之下被打的大敗,死傷無數,投降的更是不少,這一戰將日本人徹底的打怕了,日本天皇這才認識到了在日本之外還有這麼強大的一個國家,於是再也不敢跟唐軍作戰,更別說是為敵了,而且他們還不停的向唐朝派遣遣唐使,學習唐朝的先進技術和生產工藝。

後世日本看到的和服就是當時漢服的日本版,而武士刀也是學習的大唐的鍛造技術,學習的唐刀製成的,至於戰船技術,他們也自然是學到了不少,不過這種老舊的技術他們在之後的一千多年的時間裏面基本上就沒有怎麼改進過,結果等到豐臣秀吉也想入侵朝鮮的時候,再一次被明軍的水軍給教訓了一頓,明朝雖然在對付北方的遊牧民族方面顯得不是很給力,甚至是還發生了土木堡事變,但是他們的水軍卻是很強大的,不然的話也不會出現鄭和下西洋的時候的那種超大號的寶船!

日本人的遣唐使文化一直持續了很多年,中原的歷代王朝對日本的影響也特別大,這其中影響最大的就是唐朝和宋朝,唐朝的繁榮,宋朝的開明,都對日本造成了很大的影響,以致於南宋被蒙古軍隊滅掉之後,日本國內還出現了一種呼聲,呼籲天皇要號召各地的大名共同出兵,從蒙古人的手中恢復中華文明,可見這個時候的日本對中國還是頗有好感的。

只是這個倡議給日本帶來了不少的麻煩,在滅掉了朝鮮半島上的高麗王國之後,蒙古人聽說日本人企圖出兵西征,當下就大力打造戰船,準備先去把日本本土拿下來再說,看你們要怎麼西征!

結果不善水性的蒙古人選了一個不是很好的出兵時機,船隊在海上遭遇到了大風大浪,士兵們死傷大半,漂流島日本本島的蒙古士兵也都飢腸轆轆,兩腿發軟,根本不是日本軍隊的對手,而且他們的對手都準備多時,人數又多,對地形又熟,結果三下五除二就將蒙古人都解決了。

當時的日本人使用的武士刀的鍛造水平其實已經很高了,而唐軍的鍛造水平尤其是百鍊鋼水平在唐朝末年的節度使的混戰之中基本上都失傳了,而宋朝的時候出現了火器和各種各樣的新式裝備,鍛造水平也不比唐朝時期要弱,所以也沒有恢復當時的百鍊鋼方法,但是執拗的日本人卻將這個技術保存了下來,他們反覆鍛造,千遍萬遍,加上嚴苛的品階鑒定,使得日本的武士刀技藝大為提升,蒙古人的彎刀馬背上確實是好使,但是在遇到日本人硬度更強大的武士刀的時候就顯得不是那麼好用了,很多時候日本人一刀砍過來,蒙古人的彎刀就會出現一個豁口,再砍一刀,說不定整個刀都要斷掉了。

所以就算是蒙古騎兵再怎麼善戰,在多種不利因素的綜合之下,他們沒能擊敗日本人,征服整個日本,這也是蒙古人對外戰爭之中為數不多的全軍覆滅情況。

不過這一場戰爭卻讓日本人的心態發生了極大的轉變,以前他們一直以為自己不是中原人的對手,但是這一次他們卻不這樣想了。

在日本人的眼中,南宋既然被蒙古人滅掉了,那麼就肯定是證明南宋不如蒙古人能打的,而蒙古人傾巢而出,卻又打不過強大的日本軍隊,這說明日本軍隊是比蒙古人還要強大的存在的,所以日本軍隊肯定是比南宋軍隊要強大的。

日本是一個很現實的國家,他們崇拜強者,歧視弱者,以前唐軍將他們打敗了,所以他們向唐朝俯首,在日本人看來這是理所應當的,原因是唐軍比他們強大,而在這之後他們也認為唐朝的繼承者宋朝也比自己強大,所以繼續向宋朝派遣遣宋使,繼續從宋朝這裏學習技術,而且宋朝人的奇淫巧技也確實是不少,這也讓日本人感到心底裏面還是很敬畏的。

但是這場對蒙古人的戰爭一打下來就徹底的改編了日本人的想法了,他們認為自己偷師中國,這個時候已經完成了對自己老師的反超了,已經可以出師了,不用再學習中國人了,反正他們都已經被蒙古滅掉了,因此他們心中的敬畏也不存在了。

儘管蒙古人的統治在中原並沒有維持多久,很快就被蜂擁而起的各地起義軍給趕跑了,但是日本人心氣已經變了,他們不再視中原為正統了,也不再向明朝派遣遣明使了,甚至在明朝衰落的時候他們還想著要從明朝的手中將朝鮮半島奪過來,而且大批大批的日本武士和士兵,都跑到了中國的東南沿海一帶,對中國沿海地區進行劫掠,這導致了明朝中後期的倭寇肆虐的情況,可以說中日兩國也正是在這個時候徹底的走向了決裂,兩國之間的仇恨也開始迅速的累積,並且最終爆發了萬曆朝鮮戰爭。

不過這一場戰爭,日本人還是輸了,結果日本人又開始反思,他們這一次乾脆閉關鎖國,實施海禁了,都不想派人去學習中原的先進火器了,因為他們始終認為,崖山之後無中華!

日本人怎麼想,劉志不關心,但是劉志卻擔心秦瓊會吃虧,他不是專業的水軍,而是陸軍出身,要是萬一打起水戰來,他能打贏嗎?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