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雜家宗師》第四百三十四章 我得子升………
慶王被圈禁,死黨被黑衣衛當場拿下大半!

這個消息一出,立刻傳遍朝野,群臣無不對這個突然變故表示驚詫不已。

前一天慶王還百官擁戴,儲位有望呢,這不過一日光景,就被黑衣衛破門而入,慶王及其死黨全部淪為階下囚。

什麼叫龍威難測,不少人心中又有了新的感悟。

同慶王被囚,這裏面還有一個事情引起了許多人的注意,那就是景康帝竟然將案子交由肅王負責督辦。

這哥倆可是死對頭啊,肅王會不會藉此將慶王一舉剷除呢………

………

肅王府

顏易此時也很頭疼如何處理慶王案,於是召集心腹來王府密議。

只不過,如今正是風頭最緊的時候,顏易也不敢大張旗鼓,只是招了馬晉和其他幾位智囊過來。

正廳密室

肅王黨的首席智囊張平先開了口:「於殿下而言,現在要注意的就是穩住這如今來之不易的大好局面,處理慶王一案,還是以低調行事為妥。」

「張大人說的沒錯。」慶王的另一位智囊開了口。

「現在皇上封王的六位皇子,已經折了五人,只剩殿下一個。

可以說,如今這朝中上至皇上,下旨群臣官吏都盯著您,殿下的一動一靜都引得眾人注意,在這個時候,殿下處事更要謹慎。」

慶王黨中負責情報的幕僚更是爆出慶王被囚的一些內幕。

「殿下,據我們的人查到,慶王之所以惹怒皇上,其在秦王等人革職之後,張狂行事,是重要原因之一。

而且聽說,慶王在大宴功臣時,還曾口出狂言,對皇上不敬。」

在坐幕僚紛紛開口分析,言下之意,是顏易剛剛得勢,正是所有人都盯著,風頭最盛的時候,一舉一動都非常敏感。

所以,眾人建議顏易對慶王此案不宜輕易插手,交由讓大理寺審查,顏易置身其外督辦即可。

………

聽完眾幕僚的獻策,顏易輕輕點頭,突然發現坐到自己右手邊的馬晉一直沒有開口,於是便問道。

「子升對此事怎麼看。」

聽聞顏易發問,馬晉緩緩抬起了頭,道:「殿下,在來王府之前,我和諸位大人意見一致,此事不易插手,以低調為主。」

「那現在呢。」

顏易聽出了馬晉的畫外音,忙問道,張平等幕僚也紛紛凝神靜聽馬晉的話。

自從馬晉上次看清了景康帝讓群臣舉薦背後的目的,讓肅王黨躲過一劫的同時,還幹掉慶王等對手,馬晉在肅王黨的威望直線上升。

從原來的隻管掏錢的金主,現在還乾起了心腹幕僚的活,話語權大大加強,隱隱有些取代常嘉,成為在京肅王黨的二號人物。

所以看到馬晉似乎對此事有異議,眾人不敢怠慢,靜耳聆聽。

………

馬晉沒心思搭理張平他們,只是自顧自的對顏易道。

「殿下有沒有想過,父皇為什麼突然讓您督辦慶王案。」

說罷,也不等顏易回答,馬晉又道:「此番慶王之所以栽了,雖然有前面群臣舉薦,犯了父皇的忌諱的原因,但後面其剛剛得勢,就流露出的張揚跋扈,也未嘗不是他的催命符。

有慶王的前車之鑒,以殿下的聰明,自然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處事必然會謹慎謹慎再謹慎,這點,父皇不會不知道。

但就在這個關口,皇上竟然堂而皇之的將此案交由殿下督辦,這其中的含義恐怕不是那麼簡單的吧。」

………

顏易緩緩點了點頭,皺眉沉思,然後問道:「那父皇究竟是何意呢。」

「不清楚。」

顏易本以為早就心有良策的馬晉,卻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搖了搖頭。

「不過,我有一個猜測,這會不會是父皇在考驗殿下呢。」

顏易眼睛一亮:「仔細說說。」

「眾所周知,殿下和慶王是出了名的死對頭,此番慶王落難,按照常理,殿下負責督辦,定會把其趕盡殺絕,不留余患。

可殿下畢竟和慶王是親兄弟,同為一脈,若是下手太狠,父皇和朝臣那邊都會認為殿下不念親情,手段毒辣,於殿下聲望有損,同時太過張揚,又和慶王何異,此不可取,為下下之策。」馬晉慢慢分析道。

顏易點了點頭,馬晉又道:「下狠手不可取,但像諸位大人所說的,對此案不插手,我不太認同。」

顏易瞥了一眼張平等人,對馬晉道:「子升繼續。」

「父皇將此案交給殿下,雖然咱們還摸不清什麼他老人家到底是什麼目的,但絕不會只是想讓殿下隨隨便便晃悠一圈就沒事了。

殿下若是如此,雖然不會出錯,但父皇那邊估計可能會留個不怎麼好的印象。

另外殿下與慶王的仇怨,天下皆知,若只是為圖名聲,不做任何錶示,未免有虛偽之嫌,有識之士也難免會認為殿下太過油滑。

所以我認為,慶王此案,既是個燙手山藥,一個處理不好很可能會連累到殿下,但同樣,這也是個難得的好機會,如果辦好了,在父皇、朝臣乃至天下臣民面前,殿下都會大大的露一番臉。

豎立一個有擔當、有能力的皇子形象,繼而成為太子不二人選。」

………

馬晉的一番話徹底的讓顏易陷入了沉思,同時,張平幾人也紛紛低頭考慮起馬晉的的話。

良久,顏易神情一肅,看向了馬晉:「此案如何才能辦的讓所有人滿意呢。」

顏易此言一出,就證明他還是被馬晉說服了,馬晉臉上露出笑容。

「要是想讓所有人滿意,是不可能的,但只要做對了四個字,那麼,誰也挑不出殿下的錯處來。」

「哪四個字。」顏易問道。

「秉公辦理。」

「查案有黑衣衛,審案有大理寺,殿下要做的很簡單,頂住所有外來的壓力,做到不偏袒,不針對,最後的結果自然水到渠。」馬晉笑道。

「慶王如何不重要,從黑衣衛上門那刻起,他就已經出局了,殿下要做的,是藉此案讓父皇和朝臣看到殿下的大氣和擔當,確立多儲的優勢。」馬晉最後總結道。

顏易雙目越亮,看著馬晉道:「我得子升,由如文王得薑尚,劉邦遇張良,大事可期矣。」

馬晉:「???」

這話聽著………還挺帶勁………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