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雜家宗師》第四百九十五章 深受眾禦史擁戴的馬晉
都察院

議事堂中,十幾個身穿紫、藍兩色的禦史言官,正在高聲談論議事。

「沒想到一個小小的太常寺,也能抓到不少大魚,一個正四品的右少卿,一個五品寺丞,外加三個六品主事,嘖嘖,不比那些大衙門差到哪裏去。」

京畿道巡按衙署轄下,正五品侍禦史張海,看了看今日都察院準備遞上去的摺子,搖了搖頭嗤笑道。

「是啊,若是此番馬巡按不牽頭清查京城官場,我等做夢也想不到京城的吏治已經腐爛到這個地步了。

太常寺一個主掌宴享的清水衙門,表面上清湯寡水的,許多同僚還道根本不用查,沒什麼大魚,結果呢,馬巡按只是讓我們細一深究,就發現其衙所貪汙的金額竟然達到了十幾萬兩白銀。

各位,這還是從景康帝十年開始查的,要是再往裏面深挖,恐怕還得牽扯出來不少人。」

另一位從五品侍禦史李峰接著張海的話,一臉唏噓的感嘆道。

「哼,這些就是老百姓罵的食祿之賊,該殺。」

一個年輕氣盛的禦史恨聲罵道,引得幾個禦史同仇敵愾的連聲附和。

………

「話是如此,可此番咱們都察院弄的動靜太大,朝中不少人都很有意見,今日下朝時,我就看到內閣的井閣老夥同一群官員往禦書房那邊去,應該是去尋聖上出面乾預了。」

堂中一個年紀稍大些的禦史,面露凝重,言語間對清風行動的未來很是擔憂。

「哼,井焱這廝自家底子就不幹凈,怕咱們收拾他,如今想先下手為強,呸,真是妄為朝中重臣。」

方才那個年輕禦史文若明,神情氣憤的斥罵道,似乎對井焱很是不屑。

「若明,慎言,那是內閣閣老。」

方才那位語帶憂慮的老禦史,是從四品京城監察副禦史李子暉,文若明既是他的下屬也是其門下弟子,見弟子編排朝中大佬,李子暉趕忙出聲喝止。

「老師,我說錯了嗎,別的不說,就咱們之前揪出的那些敗類,裏面有多少個井焱的門生故舊,甚至要不是上面有所顧忌,他那兩個兒子現在早就在刑部大牢蹲著了。

眼下見咱們鬧的大了,這老賊害怕牽連到自己,竟然忍不住親自出面到皇上面前打壓咱們,這樣的內閣閣老,有什麼讓人尊敬的。

別人怕那井焱,我文若明不怕,大不了捨去這官職不做,我也去聖前參他一本,讓朝中百官見識見識這位井閣老的真面目。」

文若明對老師李子暉的退讓態度很不滿,忍不住出言反駁自家老師,心情激動之下,言辭頗帶激烈。

啪啪啪

一陣掌聲響起,馬晉一身藍色官服鼓著掌從門外進來,而見到馬晉,在場坐著的眾禦史,不管官職比馬晉高還是低,統一起身向其齊聲見禮。

「我等見過巡按大人。」

………

清風行動進行到現在,馬晉這幾年在其他衙門積累的人緣,除了關係過硬的,其他幾乎是消失殆盡。

值得一說的是,此事很大程度上是馬晉的有意為之,之前他廣結群臣,在各大衙門都有人脈,很大部分是為了肅王黨,小部分是為了自家生意發展,各處打點留下來的交情。

而如今隨著顏易即將被封為太子,肅王黨大勢將定,局勢有變,這些往日馬晉看重的人脈與今日的他來說,弊遠遠大於利。

別的不說,官員最忌廣交朋黨,之前馬晉是替顏易出面,為了奪嫡,還能說的過去,而如今儲位既立,馬晉在這麼「有人緣」就有點招眼了。

所以,就著清風行動,馬晉索性來個大公無私,有意的疏離之前在朝中經營的人脈,隻保留一些靠得住的人脈,其他人能斷就斷,去雜留精。

………

不過馬晉也不是光斷人脈了,福禍相依,經過此事,和馬晉在其他衙門臭名昭著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馬晉在都察院的聲望達到了頂峰。

畢竟這次清風行動,馬晉帶著都察院眾禦史將京城各大衙門犁了個遍,十天內彈劾上百位貪官使其落馬,大漲了都察院的威風,讓群臣聞聽禦史二字就心懼張惶。

禦史言官之威,震懾整個京城官場!

而作為都察院朝中揚威的最大功臣馬晉,可以說憑藉此番清風行動,是盡收都察院眾禦史之心,本就在衙門裏人緣不錯的他,如今更是深受同僚擁戴。

目前在都察院。除了蔡陽能穩穩壓馬晉一頭外,都察院其他幾個大佬包括陳明水在內,單論聲望也要遜色馬晉一籌。

尤其是在京畿道巡按禦史呂善文承受不住外界壓力,告病回家避風頭後,眾禦史恥其臨戰退逃,直接稱呼馬晉為巡按大人,儼然不理會呂才是京畿道正牌巡按。

而馬晉也坦然受之,對親近自己的同僚多加籠絡,後世無數的官場分析告訴了馬晉,官場絕不能廣結黨羽,這樣會受到皇帝的猜忌,同樣,也絕不能做孤臣,否則死都沒人給你收屍。

馬晉覺得,要想在朝中混的長久,上要得皇帝信任,下要有一群可靠部屬勢力支持,倚為依仗。

這點馬晉覺得禮部尚書白正明就做的不錯,禮部上下幾乎擰成一股繩,皇帝不好輕動,其他人也不敢招惹。

所以,馬某人如今就有些想像白正明效仿的意思,整合都察院之力於己身,既不過分惹君王忌憚,也能在朝中有自保之力。

最重要的是,都察院的活他熟………

………

此時堂中眾禦史可不知道馬晉的心思,就是知道估計也有很多人持支持態度。

馬晉如今在都察院的名聲可不是蓋的,是最如日中天的時候,在絕大部分禦史眼中,馬晉儼然就是大乾的言官楷模,由他日後接替蔡陽執掌都察院,目前還真沒什麼人反對。

事實上,因為這次的清風行動,此時馬晉的身邊已經聚集了一批親近他禦史黨羽,數量很是可觀。

此時堂中這十幾位禦史,就是堅定的親馬一派,文若明等幾個年輕點的禦史,更是馬晉的忠實擁躉,視他為偶像。

所以這些人才會對馬晉持禮甚恭………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