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雜家宗師》第四百九十六章 為官一任,做點實事
都察院,議事堂

馬晉笑呵呵同眾禦史見過禮後,被眾禦史擁著坐了主位。

互相寒暄一陣後,馬晉主動開口,對方才抨擊井焱的年輕禦史文若表示了讚賞。

「本官早就聽聞,若明祖上是大宋名臣文天祥文公之後,先祖當年被元人所俘,誓死不降,留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詩,激勵南宋君臣最終打退元人,延長百年國柞,也讓我等後輩明白何為風骨。

而今,若明不懼權貴,敢放話舍官而去聖前覲言,有乃祖文公之風,以後若明更應如此,方對得起你文家留下來的風骨。」

文若明聽到馬晉,拿他們文家後輩心中最驕傲的先祖文天祥激勵他,臉色直接因為激動變得通紅,兩步來到大堂中,高聲喝道。

「敢叫巡按大人得知,我文若明在此立誓,日後定然剛正清言,謹守禦史監察百官之職,寧死也絕不做辱沒先祖之名的事。」

「好。」

馬晉高聲稱讚,其他禦史也連聲叫好,方才勸文若明慎言的李子暉,更是面帶羞愧,開口向弟子致歉,文若明慌忙躲讓,連道不敢,之前堂中有些緊張的氣氛也一掃而空。

………

熱鬧了一會,堂中又慢慢歸於寧靜,馬晉又同眾禦史聊了一會,蔡陽也趕來了議事堂,同行的還有肅王顏易。

馬晉連忙帶著眾人上前見禮,一番程序之後,蔡陽從袖子裏拿出一張摺子來,起身環視一周,嚴肅道。

「聖上口喻。」

馬晉不敢怠慢,慌忙跪地聽命,顏易也起身垂首。

「著令都察院繼續清風行動,徹查京城官場,肅風朝堂。」

「臣等遵旨。」

眾禦史齊喏一聲,然後爬起身來,互相對視,眼神帶著驚喜和要大幹一場的興奮。

蔡陽見此微微一笑,繼續又添了把火:「此番清風行動由我任總指揮使,馬副巡按任副指揮,具體實施行動。

同時,肅王掛名總參事,對清風行動有監督之權。」

果然,眾禦史眼神更加激動了,此事有未來太子參與。

穩了!

………

由著眾禦史興奮了一會,在蔡陽、顏易的示意下,馬晉站出來佈置任務。

「今明兩日,本官要太常寺、太僕寺、光祿寺三寺中所有不法官員的彈劾奏摺,擺在聖的龍案上。」

「是,大人。」

眾禦史沉聲應了一句,而後紛紛告辭離去,沒一會蔡陽也找了個借口離開,隻留下馬晉、顏易二人。

見議事堂人來人往,不是說話的地方,馬晉將顏易領到自己的廳房中,二人上茶落座之後,馬晉終於忍不住問道。

「殿下,父皇說的徹查,「徹」到什麼地步。」

顏易抬頭看了馬晉一眼,喝了口茶:「二品以下,有罪必究,二品之上,將其事跡編成冊密呈於聖前定奪。」

馬晉點了點頭,對景康帝的允許尺度範圍有所了解,而後又猶疑了一下,問道:「那您這邊……」

馬晉問的是肅王黨中的官員,這裏面也有不少不幹凈的,只不過馬晉顧忌著,壓著沒處理。

顏易端著茶杯的手一頓,臉上露出掙扎之色,反問馬晉:「你怎麼想。」

「當斷不斷,必受其亂。」

馬晉倒是很痛快,扔出這八個字後,又對顏易勸道:「殿下如今根基還沒有甚穩,留著這些禍害無益,不如趁此機會剔除些用著不安分的,朝堂肅風大勢在此,肅王黨有所損失,旁人也說不出殿下的不是來。」

顏易還有些猶豫:「可是怎麼說這些人也是給本王出過力的,向他們下手,未免……」

………

「殿下錯了,自古以來功過不相抵,您不能因為他們對您有過擁立之功,就無視他們的罪行。

說實話,我也不想沖咱們的人下手,可您不知道這群人都幹了什麼,貪汙受賄也就罷了,還有打著您的旗號強取豪奪,弄得別人家破人亡,這出了事,惡名可都得您背著。」

馬晉一想到自己看到的那些彈劾摺子上的種種惡跡,心裏就恨的牙根癢癢,真要是顏易未來登基之後,這群人憑藉從龍之功做了高位,遭殃的還是老百姓。

馬晉雖沒什麼太大的公心,但也知道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道理,他做了好幾年的禦史,給老百姓乾的實事不多,此番這次清風行動能除去些貪官禍害,也算是他對得起頭上這頂烏紗。

見顏易還是遲遲不下決心,馬晉忍不住怒道:「您是未來的大乾之主,難道就由著這群人糟蹋您的子民嗎。」

顏易眼中精光閃過,深吸了一口氣:「最好留他們一命。」

說罷,顏易大步離開馬晉的廳房,馬晉恭敬將其送出都察院,然後直接找來兩個禦史,吩咐道。

「將之前壓著的那些彈劾奏摺,全部呈上去。」

「是。」

………

景康十九年十一月初七

除照例太常寺彈劾奏摺外,都察院又上了幾道奏摺,一連彈劾十六名官員,這些官員職位品級不等,但都有一個特徵,那就是肅王黨中的官員。

馬晉和肅王崩了?

這個猜測很快傳遍朝堂,又很快消失,沒辦法,朝中傳出這個消息還沒一天功夫,顏易就專門同馬晉一起現身鼎香樓聽書吃酒,還賞了某位小黑胖子幾片金葉子。

當時二人舉止親密,有說有笑,怎麼看怎麼不像是鬧掰了。

也因此,一場本以為馬晉失去最大靠山,而針對其的行動計劃,還沒正式開始,就先宣佈結束。

………

而不知道自己躲過一次「危機」的馬晉,仍在樂此不疲的帶著眾禦史滿京城各大衙門的彈劾,偶爾在朝會上同一些反對清風行動的官員打打嘴仗,噴噴口水。

就這樣,時間來到了景康帝二十年正月初十。

在都察院眾禦史兩個多月的努力下,隨著京城三百六十八位不法官員落馬,清風行動初步告一段落,但是此案的影響才剛剛開始發酵。

景康帝二十年正月十一

剛剛升任從三品京畿道代巡按禦史的馬晉,請旨徹查都察院內部,同時,其還請景康帝下旨,都察院清風行動擴大肅風範圍,在大乾治下各省各府,搞一次大的整風整紀,肅清天下吏治。

景康帝準許了馬晉的第一個請求,第二個駁回………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