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帶著農場混大唐》第一百七十六章 合作
之前的條件,只是李愔答應和兩家合作的基礎,具體怎麼合作,這才是重點。

這裡就涉及到一個實力強弱問題,相比太原王氏和博陵崔氏兩個龐然大物,哪怕李愔是皇子,也是處於弱勢的一方,但李愔佔著最關鍵的技術,所以談判的時候並沒有落於下風。拋開李愔急需一批糧食這一點,李愔完全可以換其他家來合作。

仙糧普及後,糧食價格必然下跌,而絹、布,價格上漲則是必然,李愔不愁找不到其他家族來合作,哪怕再開出幾個更苛刻的條件。

一開始,李愔咬死了自己要一半的收益,但兩家堅決不幹,人力、物力、資金全部由他們出,李愔隻拿個新式織布機,就想分得一半?

接著,李愔又提出要四成,兩家依然還是不同意,四成依然太多,一番唇槍舌戰,崔禮和王家的幾位,時不時引據經典,李愔終於敗退,最後,李愔佔了三成,王家和博陵崔家,各佔三成半。

只是,讓王家無語的是,當提到新式織布機,竟是李愔從王家借了兩個工匠,一晚時間,用老式的織布機改造出來的。聽兩個工匠說,這和可能是李愔第一次見到織布機這種東西,還是他們一番講解,李愔才知道織布機怎麼工作。

其實,李愔就是把老實的紡織機,給變成了開啟了歐洲工業革命開端的珍妮紡織機。老實的紡織機,紗錠都是橫著放,然後用一個紡輪帶動,李愔則是將幾個紗錠豎著排列,然後用一個紡輪同時帶動幾個紗錠,效率自然就提升了幾倍。

不過,經過試驗,人力的話,帶動八個紗錠就已經是極限。

好吧,李愔之前確實不知道織布機是什麼樣子的,他剛見到織布機的時候,也愣住了,經過工匠解釋,他才知道,原來,他能改進的那個東西,並不是織布機,而是紡紗機。

不過,紡紗機其實不必織布機的重要性差,甚至要猶有過之。

從王家得來的大量的糧食後,李愔繼續自己的養雞大業。那些被收購來的蟲子,都被李愔曬乾,壓碎,摻上一些谷糠,然後用來喂那些剛孵化出來的小雞,這可比直接喂米更有營養,加上他的現代養雞方法,小雞長的飛快。

才半個月,一些最早孵化出來的小雞,就可以讓人帶著,送到圈好的地裡,自己找蟲子吃。

至於那些收購來的成年雞,也早早的被送了進去,他還要靠這些雞給他下蛋,繼續孵小雞,畢竟,雞蛋在這年頭是緊缺貨,運輸起來更加的難,從長安運送過來的一批雞蛋,到了太原府,直接廢了一大半,李愔一看不行,只能讓排出去收雞蛋的這些人,把雞蛋孵成小雞後再帶過來。

於是,李愔跑到河東道養雞吃蟲這件事,傳遍了長安城和河東道,據說,李世民知道消息的當日,發了很大的脾氣,很罕見的連第二日的早朝都沒去。

不過,在一個月後,李愔的好日子到頭了,之前儲備的那些『飼料』已經用完,他設置的幾處用糧食換蟲子的地方,能換到的蟲子數量,已經比一開始少了差不多一半。倒不是蟲子被抓沒了,而是臨近這十幾處收購點的蟲子已經越來越少,想要繼續大量的抓蟲子,得跑到十裡外。

對李愔來說是壞消息,對於崔禮來說就是好消息,崔禮特意找到李愔,兩人一商量,由崔禮出人,李愔出錢糧,又增加四十幾個收購點。

反正對於李愔來說,怎麼算都不虧,這種蟲子水份含量不是特別高,三斤蟲子就能曬出一斤的蟲乾,比直接用米餵雞要劃算的多,何況,也比米更有營養,讓小雞長的更快。

一個半月下來,李愔養的雞,已經從最開始的兩千多隻,暴增到十一萬多隻,這還是有至少兩三萬隻雞不知道跑到哪裡去了,畢竟,雞太多,還是放養,很容易走丟。

不過,這年頭的老百姓確實樸實,很多百姓撿到李愔丟的雞,都會給送回來。換成現代,說不定家家戶戶都開葷吃燒烤了。

到了這時候,很多人都已經發現,李愔養的雞,竟然不得病!一些人也終於想到,李愔養雞,並不是為了抓蟲子,而是在把蟲子當作雞的食物。兩者聽起來差不多,但一個是為了吃蟲子,一個是為了拿蟲子餵雞,性質就完全不一樣。

當然,養雞這種事,李愔肯定不會親自動手,都是交代給其他人,他本人則是有事沒事就往王家跑。

只可惜,王家對李愔很是防範,他前後去了差不多十次,就見到過王憶歆一次,還把人給嚇跑了。為此,王家還特意選了兩個漂亮的小丫鬟給李愔送來。

武照小丫頭則是在一個月前就覺得這邊沒什麼好玩的,李愔已經讓人把她送回長安。、、.。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