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李泰的大唐》第五十七章 李世民的騷操作
大明宮外,東宮師傅們齊聚一堂,於志寧、李百葯、杜正倫、孔穎達、張玄素……

無一不是海內大儒名望之臣,加上人事不醒的魏徵,還有房玄齡、高士廉!

從這群人排面看,李世民為李承乾配備了超豪華的東宮天團。

從待遇而言,千古以來只有洪武太子朱標能夠與承乾想比。

承乾拿了一手天牌,可好好一把天牌讓他打成這個樣子,這實在是大唐難解之謎。

然而這群人雖然強悍,卻是清一色文臣。

文臣的特點,腹有千策而難斷一策。

以善斷著稱的杜如晦死後,東宮這群大佬師傅們,個個都覺得應該按自己的方式教育太子,互相之間誰也不服。

承乾久而久之心生厭煩,乾脆來個眼不見為凈,誰也不見誰也不聽。

誰若是管教得重了承乾就打罵甚至刺殺,於志寧和張玄素就享受過待遇。

東宮師傅們也是人,承乾這麼乾誰受得了。

相看兩厭之下,東宮師傅們大多對太子開始變得敷衍,教導功課也變成和尚念經走過場。

這就造成太子和東宮師傅們幾乎沒有溝通,太子自然無人可用,而師傅們也無從知曉東宮密辛。

今日漢王李元昌通派師父們緊急集合,竟是因為太子私出東宮與魏王鬥法。

這還得了!

師傅們頓時炸了鍋,一番扯皮過後,大傢夥兒基本接受了李元昌的論斷和建議,立即入宮死保太子。

李元昌斷定魏王奸詐,太子此去必然吃虧,興許會觸怒皇帝。

他算到了開始卻沒有想到結果,儘管已經做出了最壞的打算,可他沒有想到形勢會惡化到如此地步。

皇帝竟然傳太常寺和宗正寺,他要領著眾人上太廟!

此情此景上太廟,皇帝的目的很明顯,那就是告祭祖宗太子失德,而後反省自身下罪己詔,甚至廢太子!

師傅們對含元殿的事情一無所知,孔穎達不滿道:「漢王未免太過小題大做!

太子違反禁令私自出宮不假,可那也是為丘、薛二將請命,其情可憫其心可嘉,陛下頂多申飭太子一番。

咱們這許多人齊齊進宮,會不會弄巧成拙?」

於志寧慨然道:「事已至此,咱們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便是。」

張玄素灑然道:「東宮在魏王手上可吃了不少虧,這一筆一筆爛帳早晚要還!

漢王也太小看了我們,竟然要咱挨打不還手,單把太子所有過錯攬到咱們身上!

你們受得了,老夫可受不了!」

李百葯比較冷靜,他沉聲道:「玄素!

這不是任性的時候!

魏王今非昔比,慢說在場諸公,便是魏公出手也奈何他不得。

東宮之中,唯有房相或可製住魏王。

可房相因為房遺愛……

罷了,其中厲害漢王已經分說明白,咱們還是按照漢王吩咐行事,不要節外生枝的好。

東宮,已經經不起任何風雨!」

張玄素冷哼一聲別過了頭。

說話間禁衛終於到來,眾人得了諭令隨著禁衛匆匆趕往含元殿。

金殿之上黑壓壓跪倒一片重臣,師傅們讓這個陣仗驚了。

大唐不興跪禮,殿上這群大佬一年到頭也難得跪一回。

如今整整齊齊全部跪在皇帝面前,太子和魏王赫然在列!

李百葯驚道:「陛下……這是何故?」

「來得好,這是何故,這個問題……

朕是太子父親,實在沒臉與一群太子師父們說道。

房喬!

你也是太子師傅,你便把太子今日做下的好事為師父們細訴一番!」

李世民說完閉上了眼,房玄齡無奈苦笑,隻得把太子煽動丘行恭、薛萬徹逼宮之事仔細道來。

而後太子辱罵太子太師魏徵,跟皇帝打擂台的事也不敢疏漏一一說完。

師父們聽完各個呆若木雞。

太子……

咱們不是你師傅,你是咱們祖宗啊!

漢王真神人也,他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可不曾想形勢比最壞的打算還要壞上百倍。

現在皇帝執意要前往太廟,其中意味,師傅們可不認為皇帝會祭告祖宗下罪己詔。

原本歲月靜好,一夕之間太子竟然走到被廢邊緣,老師們徹底慌了神。

「噗通」

東宮師傅們也跪下了,李百葯痛哭道:「陛下,太子失德千錯萬錯都是我們這些東宮師傅們的錯,臣願意代太子一力受過。

太廟乃祖宗英靈之所在,未可輕擅也!」

其餘師傅也痛哭流涕爭相把太子的過錯攬到自己身上,一個比一個深刻地剖析自己教育缺位的責任。

就連最頑固的孔穎達和桀驁的於志寧也鼻涕眼淚糊一臉,再不提反攻魏王之事。

漢王的分析得到驗證,他們再不敢自行其是。

這一刻東宮已經到了危急存亡之秋,太子若是完蛋,他們不完蛋也會坐冷板凳到地老天荒。

見東宮師傅們態度端正,李世民面色緩和了幾分,卻是疾言厲色道:「這就是朕的好兒子!

你們的好弟子!

煽動重臣逼宮,幾乎害我一員大將!

辱罵太子太師,玄成如今生死不知!

好,好得很吶!」

李世民起身一拂袍袖道:「朕對太子寄望且深,約束教導難免操切,因此禁足東宮一年,以期能夠躬醒自思痛改前非。

誰曾想,這個畜生,他非但不反省還變本加厲。」

他越說越怒難以自遏,指著太子額頭大喝道:「張師傅勸你,你要殺張師父!

青雀礙了你的眼,你要殺了青雀……」

他一把拖起太子往龍椅走去:「今日朕對你動了刀子,你是不是也要殺了朕?

那樣你就可以坐上那把椅子,就再無人能夠約束於你,豈不是方便?!」

李承乾嚇傻了,東宮師傅們亦是瑟瑟發抖,於志寧、李百葯等人齊齊叩頭。

李百葯高呼道:「陛下!

太子絕無此意,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父為子綱,責罵教導份屬應當。

陛下於太子既是君又是父,太子犯下大錯,提劍教導太子也是應該。

臣惟願陛下聖察!」

杜正倫也痛呼道:「陛下,臣等教導太子無方,請陛下責罰。

從今天開始,臣等就在東宮安家了,日日厲行教導嚴加督促,太子一日不回頭,臣等一日不歸家!」

……

李泰忽然有些同情東宮師傅們,攤上太子這麼個不省心的祖宗,這一天天的擦屁股,誰特麽顧得過來。

不過同情歸同情,今天最積極的杜正倫、李百葯的小帳該記還得記。

現在是忠孝節悌的氣氛不能發招,咱們來日方長。

天時地利人和,眼看就要一鼓作氣拿下太子,這群傢夥也來得太過及時,誰出了這麼一個放東宮師傅的大招?

此人不除,我寢食難安!

……

師傅們的表態,讓李世民熾盛的怒火消散不少。

他看著再度跪倒的太子,余怒未消道:「師傅們用心血澆灌你,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為何就喚不醒你這個冷心冷血的逆子?」

沒人敢接他的話頭,含元殿變得落針可聞。

良久以後,李世民不再提起告祭太廟之事,他眼中閃過一抹猶豫。

而後卻是堅定道:「太子失德,著即遷太廟齋戒躬省一月,為文德聖皇后祈福!」

師傅們聞言頓時大喜過望,這就是死罪可免活罪難逃。

與廢儲君的大難相比,吃齋一個月又算得了什麼。

太子終於靈醒一回,叩首道:「兒臣領諭!」

李泰非常失望,長孫無忌等人也很失望,但面上卻是不約而同鬆了口氣,而後齊聲高呼陛下聖明。

李世民無視眾人的精湛演技,他長嘆口氣,沉默半盞茶功夫,而後高聲道:「魏王李泰,豐姿峻嶷,仁孝純深!

業履昭茂,英武睿哲!

朕躬於思,特遷封泰為秦王!

擇日中書省擬旨,明發天下曉諭萬邦諸國並天地鬼神祖宗社廟!」

……

李泰懵逼了,便宜老爹這是哪一路的騷操作?

歷史上可沒有這一出啊!

ps:噹噹噹噹!

哈哈哈哈都沒想到老李的套路吧,昨天有朋友猜了,不過很遺憾沒猜中。不過大家可以繼續猜李世民的用意,他絕逼不是心血來潮哈。昨天說錯了,是李世民挖坑的用意大概上架前後揭曉,猜對了還是上架十更起步哈。

感謝曌、巫師家庭、我被賤到了幾位朋友的打賞,拜謝。大唐出了新書期了,現在推薦票和評論非常非常重要,請大家繼續支持哈。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