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李泰的大唐》第五十六章 選擇題變成了填空題
李泰手上鮮血滴答滑落,他一把扶住李世民奪過了橫刀,冷冷看了李承乾一眼。

歷史從今天開始進入岔道,前世李世民從未對李承乾如此嚴厲,這貨依然要提兵造反。

今天受此刺激和驚嚇,他鋌而走險的同時,會不會再度對自己出手?

安全問題是時候提上日程了,魏王府養一幫文士,打打殺殺卻沒有專業人才,回頭可得上點心。

李承乾大呼道:「本宮為何要走!

我就站在這裡讓父皇一刀砍死我,這就省了大家的心思。

李泰,你這個偽君子,誰要你假惺惺擋刀!

父皇這一刀沒有砍死我,你明明很難受,還要抓著砍你對頭的刀子!

哈哈哈哈!

你哪怕恨我入骨,可依舊只能跟上回一樣護著我,很難受吧?」

高士廉氣得跺足不已,這個蠢貨,作死也不是你這般玩法。

今日太子徹底捅破窗戶紙,當著二十四臣的面公然叫囂兩狗相爭,將東宮和魏王府那點破事兒大白於天下。

如今之勢,魏王德幹才學乃至胸襟氣度,幾乎交出了一份儲君的完美答卷。

在崑崙居事件之前,皇帝的選項較多。

督促太子回頭是岸,抱定太子繼承大統的心思毫不動搖,這是一個選項。

嚴加培養晉王,若他日太子實在不堪,晉王也是一個聊勝於無的備選。

相反,李泰的形勢看似烈火烹油如日中天,實則上位的機會最小。

皇帝通過玄武門起家,他打開了爭鬥和血腥上位的魔盒,卻要嚴防死守後代效仿,以免皇位代代傳承於血雨腥風。

如果李泰通過鬥誇承乾上位,即便沒有發生流血事件,其本質與玄武門也別無二致。

這,便是太子從前萬般荒唐失德,哪怕發展到刺殺老師的地步,而東宮之位依然穩固的秘密。

奈何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太子在崑崙居公然殺李泰的舉動人神共憤,已經將回頭是岸這條路斬斷。

皇帝給他一年時間禁足,是給各方緩和的準備,同時也是觀察李泰後續表現,以及李治的潛力。

在高士廉、魏徵、房玄齡這些大牛看來,皇帝看似隨意的落子,卻不會有一步多餘的閑棋。

李泰主動請求撫養晉王和小公主,李世民就坡下驢答應了請求,便是踏出觀察晉王的第一步。

晉王從小養在深宮,皇帝要看看這個親自培養的小兒子,離開自己以後能有幾分成色。

把李泰和李治放到一起,固然有天家親情的考慮,最根本的目的卻是對比觀察兩個兒子。

事實證明,李泰不斷刷新著一個完美儲君的高度。

今日一場大比,李泰無論文才武略、心胸氣度,以及治國安邦的見識,堪稱無可挑剔。

眾臣彷彿看見了當年的秦王王者歸來。

而晉王,在明德門事件中,已經充分證明了他逍遙王的深厚潛力。

至此,晉王也在皇帝的儲君名單上悄然劃落。

眾臣不由心疼皇帝,好好的三道選擇題,現在成了只有唯一答案的填空題。

……………………

皇帝和各方門閥不是瞎子。

與皇帝而言,若江山交給魏王,大唐在他百年後就能夠延續貞觀之治,乃至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對門閥們來說,魏王表現出的開拓意識和能力,能夠讓各家的利益得到鞏固和提升,這就是他們想要的完美的帝國繼承人。

唐初的門閥,其負面作用不可謂不小,但其積極作用同樣不可忽視。

因為府兵製的施行,大唐耕戰一體。

關隴集團因為掌握著土地和兵員,這個集團要獲得榮譽和利益,首要乃至唯一的途徑,便是不斷對外發動戰爭。

唐初擴張慾望和戰力強悍無比,因為打仗能夠獲得實實在在的利益。

而山東新貴集團,原本是筆杆子的代表,對於軍隊的掌控並不強。

隨著李世民壓製關隴集團,轉而扶植新山東集團的施行,新山東集團漸漸也開始掌握兵權,比如李勣、程咬金便是傑出代表。

新山東集團崛起後,在府兵製的國策之下,其表現出的擴張慾望比關隴集團隻強不弱。

這就帶來一個問題,關隴和新山東兩大集團,當兩者總體利益訴求合流以後,整個大唐便化身成為準軍國集團。

整個帝國充斥著躁動、侵略、擴張的強悍基因,與德意志第二帝國別無二致。

關隴集團和新山東集團的軍事貴族們,便成為了大唐的容克貴族集團。

若大唐雄主當政,將對外擴張定為國策,那麼兩方勢力就能和衷共濟,擰成一股繩共同為大唐開疆拓土。

若大唐國主暗弱,帝國從擴張變得內斂,兩個集團就會彼此撕咬。

道理很簡單,不能做大蛋糕,大家就只能搶蛋糕。

軍事貴族集團的基因,決定了他們要選擇的皇帝,必須是一個能夠帶領他們開疆拓土,不斷為他們帶來勝利和利益的雄主。

這就是為何原本歷史上,即便李治這個公認的懦弱皇帝上位,唐軍照樣打得周邊國家滿臉桃花開的根本原因。

李治不能領導軍貴集團,朝政也不能徹底掌控,因此軍貴集團在推著他,或者綁架他前進。

這貨的能力……

原來歷史上,李治在立為太子後不到一年,李世民就後悔了。

他跟長孫無忌吐槽太子懦弱,他想換李恪上位,這事兒也埋下了李恪必死的炸彈。

李治暗弱,可見一般。

李治這個菜雞領著唐軍一群猛虎,照樣橫掃天下,打下了大唐最大的版圖。

唐軍好戰嗜血的基因可見一般,在中華歷史上,僅有大秦帝國可以媲美。

從歷史來看,大唐軍貴集團對一個武皇帝的渴求,幾乎是基因的本能。

李泰浴火重生後橫空出世,與大唐軍貴集團而言,無異於久旱逢甘霖。

因為一個懦弱的皇帝,與軍事貴族集團的利益存在著根本衝突。

這一點,李治、武則天上位後,大唐操蛋的走勢便是明證。

關隴集團綁架李治發動了一系列戰爭,大唐開疆拓土風光無比,這讓李治和武氏無比恐懼。

因此兩口子前仆後繼,爭相打壓軍事貴族集團,尤其是武則天。

她朝堂爭鬥是一把好手,但其可憐的軍事才幹,以及鼠目寸光的政治格局、國際視野,註定不能駕馭軍事貴族集團,雙方的矛盾不可調和。

唐軍在永徽年間取得的輝煌戰果,武則天用了短短不到二十年,全部敗得乾乾凈金。

到她退位的時候,大唐的地緣形勢變得無比惡劣。

言而總之,軍事貴族這把威力驚人的神兵,在沒有完善的制度加以製衡和駕馭以前,唯有雄主方能發揮其巨大威力而不被反噬。

這個問題,李世民明白,長孫無忌明白,李勣明白,程咬金明白,李道宗明白,李泰明白……

因此長孫無忌和李勣、程咬金看準形勢後,毫不猶豫倒向了李泰。

可太子李承乾不明白!

高士廉當然也明白,禁足一年,是陛下給太子的緩衝期。

如果步步為營穩紮穩打,東宮師傅們全力周旋,也許會有奇跡發生。

現在可好,太子一嗓子吼破各方默契,陛下也就沒有了迴旋餘地。

「畜生!

朕躬無德也!

朕怎麼就生了你這麼個逆子,百年之後朕何以面對列祖列宗!

放開朕!「

李世民一把摔開李泰的手,恨怒欲狂地沖太子咆哮著。

即便他認清了李泰才是最合適的儲君人選,可他畢竟在李承乾身上耗費十多年心血。

如今眼見李承乾實在爛泥扶不上牆,他這個父親的失望、失落可謂無以言表。

深深地挫敗感包圍了李世民,他捂住了頭身形搖了幾晃,李泰趕緊抱住他按回龍椅。

「父皇息怒,今日勞累了一天,天大的事過了今天再說,您這樣身子會吃不消的。」

李泰是真的心疼老頭子,便宜老爹對自己真的沒得說,可李家男人身體都不好,李治有風疾,李世民最後也中風。

如果老頭子這個時候倒下,太子若是抓住機會來一票大的,樂子可就大了。

李世民怒吼道:「哪裡還過得了今天?!

來人,傳宗正寺和太常寺,朕要祭告太廟!」

高士廉大駭道:「陛下不可!」

房玄齡也變了顏色跪地高呼道:「陛下萬萬不可!」

他是東宮詹事,該表的態必須得表。

長孫無忌和褚遂良對視一眼,也搶在其他大臣反應之前,跪地痛呼道:「陛下三思,如今強敵環視外患未除,大唐可經不得動蕩!」

「陛下三思……」

「陛下息怒……」

眾人紛紛跪倒請命,李泰也五體投地道:「父皇,國事為重啊!」

含元殿烏泱泱跪倒一片,山呼海嘯聲四起。

殿廊的冷風一吹,癲狂的李承乾也清醒了不少。

如此陣勢,他也嚇傻了,趕緊跪倒泣聲道:「父皇!」

「住口!

朕沒有你這個不肖的兒子,所有人隨朕去太廟!

傳太常寺和宗正寺的人,直接到太廟!」

李世民決然地起身,他等不及了,太子這個扶不起的阿鬥……

「報!

陛下,東宮的師傅們在宮外請命!」

禁衛忽然傳來一個驚人的消息,給鼎沸的含元殿再度潑了一瓢熱油。

李世民怒極而笑道:「哦?

東宮的師傅們都來了,呵,倒是師徒情深嘛。

可早都幹什麼吃了?!

宣!

朕給他們一個純孝仁厚的太子,他們還朕一個弒師殺弟的忤逆子!

朕倒要看一看,他們還有什麼臉面與朕說話!」

PS:這一章是真的難寫,我前後五個小時才搞定這一章。雖然大唐是爽文,可千山依舊遵循著基本的歷史規律,這一章承上啟下太重要了,大家可以猜一猜李世民會挖啥坑,答案可能要上架前後才能揭曉。猜對了千山上架後十章起步暴更!

看著千山頭髮又薅脫一把的份上,大家的收藏、推薦票、評論不能停啊。這周形勢危急,推薦效果目前排第四,收藏數如果不能進入前二就不能晉級,也就沒有了下一個推薦,急死個人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