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作秦始皇的乖女婿》第一百零八章 始皇定封禪
鹹陽城,阿房宮,又是一天的朝會

「王翦老將軍,軍政改革之事可否順利。」始皇輕聲問道。

「陛下放心,蒙恬的長城開擴軍團,王離的長城守備軍團,已經任囂老將軍的南征軍團都已經領命,如今正在如火如荼的改革。」

「如今反而是各地的守備部隊,由於太過零散。政令的傳達和實行都有問題,不過老臣有信心在今年還陛下一個全新的軍隊。」王翦信心十足的說道。

「老將軍果然是朕的左膀右臂,辦事穩妥。」始皇滿意的點了點頭。

蒙恬的四十萬軍隊加王賁的二十萬軍隊,這整整六十萬的長城軍團便是始皇手中最鋒利的矛和盾。只要這六十萬軍隊牢牢的握在手中,那麼這大秦便掀不起大的波浪。

「朕意封禪泰山,諸位愛卿可有想法。」始皇問道。

封禪泰山,復稱人皇是李辰去年三請所提及的事情。當時一來已是年末,選不得良辰吉日。二來,始皇對於封禪的事情還未下定決心。

既然如今始皇主動提及這個事情,李辰知道,始皇有些著急了。軍政已經開始穩步進行,那麼下一步要進行改革的便是律法。始皇封禪泰山便是在彰顯威風,鎮壓天下,為律法的革新架橋鋪路。

秦時民間傳說,盤古死後頭為東嶽,腹為中嶽,左臂為南嶽,右臂為北嶽,足為西嶽。泰山為盤古之首,自然也為五嶽之首。

而若是以五行,五德學說的話,東方是太陽出升的地方,古人即認為是萬物交替,初春發生之地。按「五行」東方屬於木,按「五常」為仁,按「四時」為春,在《周易》八卦中屬震,在「二十八星宿」中為蒼龍。「東」字繁體為「東」屬會意字。此字從木,日在其中。「木」字在甲骨文中與「桑」字通用,故有日出扶桑之說。「仁」是天地大德,「春」是萬物更生,「震」與「蒼龍」則是帝王出生的騰飛之地。

秦為水德,東方為木。五行之中木水相生,這泰山自然是大秦的龍起之地。泰字若上下拆分,也是以木而生水。所以,這泰山封禪之事若能順利進行,對大秦來說自然大吉之事。

「陛下功蓋千秋,德高萬事封禪泰山自無不可。」李斯這條舔狗首先表示複議。

「陛下文成武德,封禪泰山綽綽有餘。」王翦也是表示贊同。

「臣,等複議。」眾大臣連忙附和道。

要知道這泰山封禪可不是你想封便封的,若功績不足以封禪者,強行封禪也只會落個貽笑天下。春秋時期齊恆公想要封禪泰山,管仲便是極力勸阻,認為其德行不足。

自秦以前封禪泰山者僅僅只有十位,伏羲、神農、軒轅、顓頊、帝嚳、堯、舜、禹、商湯和周成王。而這十餘人封禪之事也僅僅只是存在於文獻典籍之中,是否確有其事還未曾可知。

「李辰,這封禪泰山的良辰吉日便由你來選吧。」始皇突然說道。

「陛下饒命,」始皇話音剛落,只見一白髮蒼蒼的老者突然匍匐在地呼喊道。

「太卜,你這是為何。」始皇看著眼前的老頭,問道。

這太卜說起來也是一個不大不小的官,屬於這九卿之中奉常的屬官,平日裏負責觀星佔卜之事。而這為國家大事挑選良辰吉日,正是他的事情。

「這陛下難道不是以為老臣年邁,不堪重任,才將挑選良辰吉日之事交給侯爺來做的嗎。」太卜問道。

「愛卿多想了,這三請之事本就為榮祿候所言,一事不煩二主這事還是交給榮祿候去辦吧。」始皇說道。

「還好,還好,沒失業便好。」

「果然以後不僅僅的提防同行,還得堤防跨界啊。」太卜在心中嘀咕道。

「這看日子這種封建迷信的事情,我也不會啊。」李辰此時也是有些犯難。

要不,胡謅吧。既然陛下你這麼6,那就乾脆666吧。想到這裏,李辰開口說道:「陛下,臣以為今年的六月初六便是好日子。」

「愛卿,還當真是無所不通啊。」始皇讚歎道。

「太卜,依你看來榮祿候選的這個日子如何。」始皇問道。

「陛下,容老臣佔卜一二。」太卜聲音沙啞的應道,說著從衣袖中掏出幾片龜甲。

這龜甲看似古樸,紋路清晰,龜甲上被鐫刻著一種看不懂的字體。老太卜一遍搖晃著龜甲,一遍口中還念念有詞。

「啪。」

「啪。」

只聽兩聲脆響,兩片龜甲落地。好巧不巧,兩片龜甲落在地上都是摔成了六瓣。

「陛下,六月初六,大吉。」太卜呼喊道。

「榮祿候,果然是學究天人。」

「年少有為。」

「了不得,了不得。」

眾大臣楞了片刻,紛紛吹捧著李辰。同樣是佔卜日子,李辰是張口就來,太卜卻浪費了許多時間。李辰無需工具,而太卜還需要藉助龜甲。這樣一來,兩人之間誰高誰低,一目了然。

面對眾人的吹捧,李辰波瀾不驚,保持一種高深莫測的微笑。

「真他娘的見鬼了。」

「反正搞不明白的,一律以封建迷信處理。」李辰在心中如此想到。

「既然如此,便定在六月初六泰山封禪。」始皇拍板道。

日子一天天過去,大秦的軍政改革也在穩步進行著。而大秦改革的步伐在一步步前進,六國的餘孽被一步步的逼到了牆角。

他們,開始著急了。

下相,馬陵山

「喝,喝,喝。」

項羽依舊在訓練著自己的三千江東子弟兵,這三千將士是項氏一族最後的底牌。

若還前世那個時代,項羽加張良這個組合,確實是有著逐鹿中原的資本。

「主公,留給六國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咱們要進行戰術調整了。」

張良對項羽說道,若是大秦的軍政改革順利進行,憑藉著項羽的這三千子弟兵無疑是以卵擊石。

「叔父臨死前便交代我一切聽從軍師的,軍師有計劃儘管說來。」也許是經歷了項梁的死亡,項羽彷彿也成長了很多。

「我計劃六月初六封禪之時,刺殺嬴政和隨行的大臣。」張良說道。

「這,有把握嗎。」項羽問道。

「沒有,可卻不得不為之。若說刺殺還有三成把握,那麼造反真的是一成把握都沒有。」張良說道。

「既然如此,便聽軍師的。」項羽從來都是一個賭徒,從不缺乏破釜沉舟的勇氣。

「這事,不能我項氏一族來做。」

「正所謂,糞車爆炸的時候,沒有一個拉屎的人是無辜的。」

「這刺殺之時,六國遺族都得出力。」張良對項羽說道。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