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有條大魚》第一百二十八章:育碧模式
在大街上拍電影並不是扛個攝像機走過去就能拍的,在紐約取景的電影非常多,但實際上想在曼哈頓林肯中心附近拍攝外景相當麻煩,不但需要向市政府申請報備還要與受影響的店面、機構等協商。《爆裂鼓手》裏這段只有二十多秒的長鏡頭,因為鋪設攝像機軌道、架起設備、清理場地、雇傭群演的關係花了青鳥電影工作室一大筆錢,幾乎跟梁葆光的處女作《這個男人來自地球》的製作經費差不多。

荷裡活的大型電影製作公司們搞出來的場面往往很大,動不動就來個紐約之戰打沉半個曼哈頓島,可那些都是在綠幕攝影棚裡拍攝後用CG做的畫面,跟寫實的《爆裂鼓手》壓根是兩回事兒。青鳥電影工作室也有綠幕攝影棚,但梁葆光為追求真實的菲林感放棄了用CG代替拍攝的想法,不是他特立獨行故意不用數字特效技術,而是這部《爆裂鼓手》裏用不到那些東西。

梁葆光搞出來的動靜不小,於是他又一次上報了,因為Twitter的崛起而關注他的人們看到他在紐約街頭玩大場面拍電影的新聞後,才想起來他的主業是電影導演。在此之前大家都當他是個酒池肉林的IT新貴,喜歡看他的花邊新聞,喜歡聊他身邊的女人,卻忘記了他本身就是娛樂圈裏的人。

「這個青鳥電影工作室真合我的胃口。」哥倫比亞大學的宿舍裡一個戴著黑框眼鏡的男生推了一下眼鏡,然後拿出剛買的衣服向舍友展示,他叫雷夫·馬什皮伯,是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的大學一年級的新生,主修電氣工程專業。

「所以你又去買了一件他們的衣服?」因為校區在寸土寸金的紐約中心,哥倫比亞大學的宿舍很難申請,所以成功的人都挺珍視這份緣,萊科·薩邁特不想看自己的室友沉迷其中不能自拔,就決定伸手拉他一把,「你不能再把錢扔給他們了,應該給自己多留點生活費,說不定哪天可以請女孩子喝杯咖啡。」

最近校園裏到處都是穿著青鳥電影工作室官方文化衫走來走去的人,男生居多而女生也有一些,如果不是被拉著去電影院裏看了一次《這個男人來自地球》,萊科·薩邁特甚至會以為這是一家新的潮牌,故意取了個讓人誤會的名字。這種文化衫屬於電影周邊產品,不能說貴卻也不怎麼便宜,夏天的時候只是做T恤賣不出多高的價格來,而現在進入秋天后一件帽衫動輒上百美元。

在橄欖球隊員可以找三個女朋友的美國高中,雷夫·馬什皮伯這樣的理工男書獃子連做備胎都夠嗆,因為一點兒人氣都沒有,甚至沒有女人願意跟他們一起參加舞會。剛進入大學後的那段時間裏雷夫·馬什皮伯也依然很沒有存在感,直到最近才獲得了一些關心,而造成這種變化的人正是梁葆光,「我喜歡他們的概念,也喜歡他們的作品,多買點周邊有什麼不對嗎?」

梁葆光總是在人前表現出一副另類極客的樣子,利用Twitter和其他新聞媒體他成功地讓美國人接受了他的形象,明明是個商學院的學生,明明經營著社交網絡,但耿直的老美們還就是信了。他帶起了一股風潮,新上檔不久的《生活大爆炸》又展現出了怪咖們有趣可愛的一面,所以屬於書獃子們的春天到了。

真正的書獃子們都很支持梁葆光,所以他們買買買,而假的書獃子們為了讓自己更像真的,一樣買買買。

除了珍藏版DVD外《這個男人來自地球》的周邊本來只有杯子,文化衫的項目是梁葆光親自拍板追加的,最初由於缺乏專業人士的幫助,衣服設計還是他與金泰熙這個半吊子一起搞出來的。事實證明了他的眼光確實犀利,現在賣衣服的錢跟賣DVD的收入幾乎可以持平,在其他電影來說幾乎不可能的事情被他輕而易舉地完成了,而他只不過是時不時發點自己穿著周邊文化衫的自拍而已。

「星戰迷買點小玩具、拚圖、海報之類的我還能理解,可是那部成本只有二十萬的小製作有什麼好看的,不就是幾個教授聊聊天麽?」萊科·薩邁特甚是不解,說實話青鳥電影工作室推出的衣服確實挺潮的,而且質量也非常過硬,但它畢竟不是個正經做衣服的公司,在他看來買個一兩件還行,買一堆就不合適了。

雷夫·馬什皮伯搖了搖手指,《這個男人來自地球》可不僅僅是一部電影那麼簡單,「這部電影已經成了一種現象,大家從相對嚴謹的對白中找出Bug,然後在Twitter上交流心得互助互補,提高自己的同時也能提高別人。」

「這跟你買一堆東西有關聯麽?」萊科·薩邁特更加迷糊了。

「買Bug送電影不是很合理麽?」雷夫·馬什皮伯反問道,「買Bug送周邊就不行了?」

萊科·薩邁特忽然想起來他在其他地方似乎聽說過這樣的事情,他有個同街區的好哥們兒,原本挺正常的一個小夥兒後來卻變得神神叨叨的,整天見人就會嘀咕兩句諸如「買Bug送遊戲,Bug信條,垃圾育婊」之類的話。一時間他也想不到反駁的話,「你說得好有道理,我竟然無言以對……」

憑藉Twitter的平台優勢,《這個男人來自地球》在兩個半月時間裏賣出了將近八百萬份家庭DVD,同時還賣出了金額相當的其他各類周邊,即使不算名聲、口碑、認知度等附加收益,這兩項加起來也給青鳥電影工作室帶來超過一億美元的毛利了。按照電影市場的一般規律,這個數字最終可以肯定能翻上一番,而把《這個男人來自地球》擠下畫的《密會》則票房慘淡,索尼經典電影硬撐著放映十四周後,它在北美票房卻只有三百九十萬美元,甚至還不如《這個男人來自地球》九周的銷量多。

索尼經典電影的兩個製作人很少做虧本生意,但這一次他們卻被梁葆光打腫了臉,不但錯過了大賺一筆的好機會,還平白無故得罪了曾經的盟友。在娛樂的圈子裏大家最看中的就是面子,這次失敗對索尼經典電影而言金錢上的損失還沒什麼,口碑上的影響也不會很大,關鍵是他們丟的面子還要不回來了。同行相輕,雪中送炭的沒有,落井下石的不少,好些圈內頗有分量的製作人都明著暗著嘲笑邁克·巴克眼睛不好。

福克斯的湯姆·羅斯曼最近也被噁心得夠嗆,他在酒會上嘲笑梁葆光的《這個男人來自地球》票房只有五百萬,結果沒過多久人家的周邊就賣出去兩億多美元,輕輕鬆鬆地完成了小目標:先賺它一個億。那天的酒會上人並不是很多,而且大家都是社會精英沒理由去媒體面前搬弄是非,事情只是在小範圍內流傳沒給梁葆光帶來多大的影響,不過韋恩斯坦兄弟對他更加重視了。

梁葆光的心思沒放在外界,他一心一意地拍著自己的電影,弗萊迪·海默經過他一番調教後忽然開竅了,現在拍攝得順暢無比,但他不能確定這是一時的狀態還是真的有了突破,所以指揮整個劇組加快了進度。

《爆裂鼓手》的大部分難點鏡頭就在這樣的情況下完成了,剩下的只有一些零零碎碎的東西,在梁葆光的引導下劇組裏的人都將腦海裡的弦鬆了下來,而他本人則將重點放在了開到弗萊迪·海默上。

導演不僅要對觀眾負責,還要對劇組裏的每一個負責,弗萊迪·海默現在有點瘋魔了的感覺,性格受了這部電影的影響變得有些偏執,梁葆光覺得他作為這個片場裡最大的人,應該照顧好每一個細節,於是有空就客串一下心理醫生跟弗萊迪·海默聊天。

克裡斯托弗·諾蘭很受一些年輕人的追捧,但他實際上是個非常失敗的導演,這種失敗不在於他從來不受主流獎項的青睞,而在於希斯·萊傑死了。電影裡的角色不是演員自己塑造的也不是編劇塑造的,都是導演塑造出來的,希斯·萊傑因為小醜這個角色死了,身為導演的克裡斯托弗·諾蘭要負絕大部分責任。

《蝙蝠俠》大獲成功之後這位導演就享受鮮花與掌聲去了,根本沒想過演員會困在角色裡出不來,或者他是知道的,只是不在乎。很早就有電影人指出希斯·萊傑演小醜走火入魔了,種種跡象表明他正處在危險的邊緣,克裡斯托弗·諾蘭整天搞病毒營銷特別在意外界的聲音,但是他最終什麼都沒做。

安德魯這個角色論偏執跟小醜比差遠了,弗萊迪·海默也不是希斯·萊傑那樣的性格,但梁葆光還是花了打量的時間對他進行「話療」,把學校裡學的那些專業知識都拿出來用在弗萊迪·海默的身上,他至少要將海默小天使原原本本地還給那些腐女粉絲們。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