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有條大魚》第四十八章:最大缺陷
確認了梁葆光確實是哈佛大學商學院的博士在讀生,並且也真的有個在NEE新能源集團做CFO的媽之後,埃文·威廉姆斯就徹底打消了心裏的疑慮,至少眼前這個年輕的傢夥不是個詐騙犯。雖然哈佛商學院裏出來的幾乎都是坑人的高手,但商場手段跟詐騙還是有很大區別的,「梁先生,你真的願意出錢支持我把Twitter做大麽?」

「當然,不然我找你做什麼?」梁葆光本來還沒有下定決心,但一夜的調查讓他找到了些許蛛絲馬跡,埃文·威廉姆斯和曾經的親密夥伴諾阿·格拉斯(Noah·Glass)似乎鬧翻了。分家散夥的時候往往是最需要錢的,為了儘快獲得充足的資金支持,價格低一些埃文·威廉姆斯也會接受,而這就是他賺錢的機會。

Odeo公司的連年虧損,早就讓兩個創始人之間出現了嫌隙,諾阿·格拉斯瞞著埃文·威廉姆斯單獨跟聲山(SonicMountain)網絡談轉讓的行為更是讓這個矛盾變得不可調和。此次埃文·威廉姆花大力氣來西南偏南宣傳自己創建的Twitter項目,未嘗沒有爭一口氣的成分在裏面,做他們這行最看重的就是證明自己比其他人更加優秀,更有能力帶領兄弟們走向成功。

在元旦之後埃文·威廉姆斯就有了周詳的計劃,以西南偏南音樂節的創意單元為平台展示他們的新社交APP,抓住第一批忠實用戶群體,如果能找到有力的外部支持他就藉機帶著幾個心腹自立門戶。這幾天宣傳工作非常順利,大會上的人們都在談論他的軟件,但一直期待的投資卻遲遲沒有消息,梁葆光是第一個帶著誠意找上了門的。

投資人上門,埃文·威廉姆斯的計劃已經成功了一大半,「這一票我幹了,只要有資金我就會離開Odeo自立,一千萬美元換百分之二十的公司所有權。」

「開什麼國際玩笑,我是天使投資人,又不是真的天使!」梁葆光要是能答應這種無理的要求,這幾年給哈佛大學的學費就算是白交了,在他來這兒之前可是連個願意拿出百萬美元來投資的人都沒有,「以合夥人形式投資,我要佔大頭!」

漫天要價落地還錢,買賣本來就是這樣做的,埃文·威廉姆斯從來都沒有想過真的能用Twitter項目百分之二十的所有權換到一千萬美元,他只是想看看梁葆光是不是地主家的傻兒子,僅此而已。事實證明了哈佛大學這所世界第一高等學府不是浪得虛名,進去讀個幾年書,連地主家的兒子都不傻了。

此時的Twitter項目還沒有從Odeo公司裡剝離出來,埃文·威廉莫斯想要單幹就得拿錢出來重組公司,因為之前的債務還沒有償清而且又遇上了大環境不景氣,銀行的貸款是想都不用想了,梁葆光似乎是他唯一的選擇,「合夥人形式的投資我們接受,但是不能讓你佔大頭,新公司建成後我要絕對主導權,不用你負擔無限連帶責任。」

從谷歌離職之後埃文·威廉姆斯已經經歷過太多,如果有可能的話他還是想把公司抓在自己手裏而不是受製於人。天使投資大體有三種形式,其中合夥人投資是最為讓創業者心累的,但此刻他的身上還背著高額債務,是不是遇上了鯊魚型天使已經不是他有心情去想的問題了。

梁葆光搖頭,他確實很想買下藍色小鳥,卻也不是非買不可,「憑良心說,你覺得Twitter項目能值兩千萬美元?」

這款軟件只是埃文·威廉姆斯的遊戲之作,單純出於興趣愛好而搞出來的項目,所謂的「140個字理念」也不過只是隨口吹出來的東西。要說埃文·威廉姆斯真的對新項目有多大的期望,也不盡然,非要從原公司脫離出來不是看中自己手上Twitter的前景,只是跟原本的好搭檔鬧翻了不想再共事而已,面對天使投資人的問題他一時竟然也找不到反駁的話,只能表達一下個人的主觀想法,「它很有潛力。」

「一半一半吧,我出一千萬資金,你出項目和技術支持。」這是最後的報價了。

「好吧,從今天起我們就是合夥人了,Paul。」埃文·威廉姆斯想了想最終還是答應了下來,一千萬美元的投資實在不是現階段的他能夠拒絕的,上前一步跟梁葆光握了下手,算是達成了協議。

梁葆光根本沒有一千萬,不過這種合夥人形式的投資也不會要他一步到位的,從此刻起他就是Twitter的合夥人了,算是原始創立者之一,「說實在的,你們就不好奇我為何要投資你們的Twitter嗎?」

「不是因為你人傻錢多嗎?」埃文·威廉姆斯偏著頭反問道。

兩天簽了兩份合約,新的電影還沒開拍,八百萬美元的預算已經花出去五百萬用在了籌備新網絡公司上,但梁葆光的心情是愉快的,莫名其妙地生出了一種自己已然事業有成的錯覺來。殘酷的現實是他必須從其他地方找錢來拍電影了,好在當初拍攝《密陽》的時候一切花銷走的都是新生集團的帳戶,並沒有動到他卡裡的錢,不然他現在的狀況可能要比想像得更加窘迫。

「這就是你導演的作品嗎,真是太酷了!」梁葆光的這部《這個男人來自地球》,單從形式上講無疑是異常沉悶的,但它所傳達出來的感念卻當得起一個「酷」字,埃文·威廉姆斯等人受邀觀看了電影的首場放映之後情不自禁地伸出了兩個大拇指,「這就是你投資我們項目的原因?」

「是的,作為一個有野心的人,親手堆砌起一座城堡的那種成就感,絕對是我無法抵擋的誘惑。」病毒式營銷的概念早就在商場裡用爛了,荷裡活的電影巨頭們也在喜歡商業電影的宣傳中使用這種招數,尤其是華納和福克斯兩家特別愛用,梁葆光沒有華納、福克斯的龐大能量,只能「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了。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的反響比梁葆光之前預計得還要更好一些,他此前認為在美國這樣一個教會勢力十分恐怖的國家,電影一經放映肯定會被強烈抵製的,但調查的結果卻美國人比韓國人有包容心得多。在西南偏南音樂節的電影大會上,絕大部分的觀眾都給出了好評,在他們眼中梁葆光的電影很酷,但遠比不上前兩年的作品那麼瘋狂。

「我是《紐約時報》的記者阿曼莎·加裡,請問一下你們對這部《這個男人來自地球》的評價如何?」阿曼莎·加裡幾天前就在留意梁葆光了,身在超大型娛樂報社《紐約時報》內任職的她是認識這個帥哥的。

因為拍攝《紐約,我愛你》的時候出現在娜塔莉·波特曼和斯嘉麗·約翰遜身邊,梁葆光曾小小地火過一把,拍攝期間就上過紐約地區的娛樂新聞,雖然狗仔隊們沒能拿到有力的證據,但不少人還是堅信他跟斯嘉麗·約翰遜有很多腿,甚至跟娜塔莉·波特曼也保持著那種關係。

阿曼莎·加裡先入為主地認為梁葆光就是個長得帥氣的有錢公子哥兒,當演員跟娜塔莉·波特曼一起拍電影只是為了泡她的閨蜜斯嘉麗·約翰遜,這種花花公子在荷裡活實在太多了。來了奧斯汀之後阿曼莎·家裏才知道梁葆光還是個導演,因為要等到最後的評選結果出來她一直呆在奧斯汀,帶著看笑話的心思等了好幾天的她最終卻沒能看到這個人出醜的畫面,《這個男人來自地球》是部無可置疑的佳作。

這個男人不僅帥,還很有才華。

「很好的電影,非常……獨特。」被採訪的女孩兒興奮地東張西望,想要找找看有沒有攝像機,不過她註定要失望了這是報社的記者不是電視台的記者。

「不僅獨特,真正吸引我的是這部電影的嚴謹性,裏面的每一段對話都像是齒輪一樣緊密咬合,只要核心被承認整套系統就無懈可擊。」說話的是女孩的男友,本來他看了個開頭覺得很無聊就想提前立場,是女友硬拉著他留下看完的,差點就錯過了一部佳作,「聽說出演者中除了導演本人外都是哈佛、耶魯和麻省理工學院的教授,這真的很酷。」

「如果說這部電影有缺點的話,你覺得會是什麼呢?」阿曼莎·加裡可不想全寫好話,這不符合她對那個花花公子的看法,所以有意地引導受訪者對電影提出批評,這是她們記者慣用的小手段。

「當然有缺點了,這部電影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找一個養眼的美女來出演女主角。怎麼說呢……那個女教授也太女教授了,她跟男主的愛情故事讓我一點兒也不想關心,難道哈佛沒有美女教授嗎?」這個男人顯然對教師這個職業有著特別的青睞。

「好吧。」看著這個傢夥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阿曼莎·加裡不知道該怎麼把採訪繼續進行下去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