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唐之驚夢》第632章 烽煙四起(八)
北庭無戰事,碎葉無戰事,東曹輕鬆滅殺大食聯軍十萬人,喝盤陀被吐蕃人攻打幾天無關痛癢,吐蕃人退走。要說西域沒什麼戰事的話,那麼隴右河源就是大戰連天了!

坐鎮河源城的西門慶臉色凝重,目前吐蕃人攻勢凌厲,唐軍的幾處要寨要麼被攻破,要麼駐守收縮防線,現在河源城以西,只有四五處地方掌握在了唐軍手中。

西海中的龍駒搗上興建的應龍城,已經作為西海水師的主要基地,而西海水師已經完全的統治了整個西海流域,吐蕃人寸板不能下水,使得水師可以打擊整個水域的任何一個地方,已經成為了吐蕃人最重要的威脅。

應龍城五千水師,五千精銳步卒,加上充足的物質儲備,西門慶不擔心。石堡城上三千守卒也沒有絲毫問題。

對於河源城、三水寨和文峰堡這三點一線的防禦,西門慶更是毫不在意,只有達仕城令他有些擔憂。他有些後悔,早應該放棄達仕縣城的。

可有不能補救,於是西門慶令西門擇率領三千人前去救援,想辦法將達仕城裏的人突圍,撤往應龍城。放棄達仕城,突圍還是沒問題。

就在這時,一支萬餘人的隊伍秘密到來,讓西門慶驚喜不已。這支隊伍在西門慶的配合一下打了個攻打達仕縣城的吐蕃軍一個措手不及,損失慘重不得不退走,這支秘密前來的隊伍趁勢進了達仕城,接管了城防。

現在隴右的局勢基本穩定,對於西門慶來說,守住幾大要寨不失,坐等中原大局已定的消息傳來了。

大唐不亂,吐蕃不動!

這句話是前吐蕃國師鳩摩可臨終時說的話,現在應驗了。大唐內亂了,對於吐蕃來說是終於等到這一刻了。

吐蕃人立即行動起來,兵分三路。北路聯合大食人各出兵三十萬一起攻打安西疏勒。東線出動主力收復西海攻打河源。西南聯合南詔取劍閣攻巴蜀。

吐蕃人聯合南詔前來攻打劍閣,這對於身在巴蜀的李隆基來說可不是一件好事,正在圖謀張博的關鍵時候,就被這消息給打亂了計劃。

阿財護送李隆基到了巴蜀,等李隆基從新掌握了大權,手上有了大軍,作為張博親信的他就被閑置了,而且連著跟飛龍禁衛給派遣到了瀘州。

對於吐蕃人聯合南詔來攻打,阿財主動像李隆基請纓。對於阿財的請戰,李隆基自然是巴不得的,對於這明顯是張博的人,李隆基早就想除去了,只是沒有確鑿的證據,加上天下人都知道李隆基是靠著李財的護衛這才能平安的到達蜀中。

而要是李隆基無故殺了李財,那麼對他的聲望又將會是一個致命的打擊,如此薄涼,如何敢讓人賣命?

李隆基任命李財為南溪郡太守,領兵兩萬,主持對南詔和吐蕃聯軍用兵,同時命親信大將運兵駐守要寨。在他想來,李財最好是跟南詔拚個兩敗俱傷。

戰局的發展的確如李隆基所願,阿財領軍作戰的確不順,於是李隆基下旨斥責阿財作戰不利。

結果不到一個月,南詔戰果傳來,不但驚呆了李隆基,更是令天下震驚,加上從安西和隴右的消息接二連三的傳來,還在上黨郡跟安慶緒對峙的張博的聲望,又推到了一個高度。

原來西南戰事明面上是吐蕃聯合南詔進攻大唐,實際上是南詔跟大唐設下了圈套,暗算了吐蕃人。

南詔背叛大唐投入吐蕃的懷抱這些年來,發現自己換了新主子,日子不但沒有越過越好,反而受到了更大的盤剝。以前依附大唐,大唐不但幫助南詔,還時不時的給些好處,現在可好,好處沒有了反而成為了附庸了!

於是南詔就後悔了,正想向大唐表示叛唐出於不得已,還有意歸唐,結果遇到了安祿山反叛。就在南詔在糾結跟吐蕃人去向大唐咬上一口還是幫幫大唐的時候,張博的使者到了。

吐蕃人在隴右和安西被張博打得沒有脾氣的事,南詔是知曉的。對於張博的提議,南詔是心動的。南邊的大國驃國,南詔可是垂涎欲滴久矣,就是苦於沒有一幅好牙口,要是有張博的幫助,那就十拿九穩了。

而且張博的信譽和能力,南詔是信得過的,於是雙方一拍即合,聯手給吐蕃人挖了一個大坑,將十萬吐蕃軍給坑了個全軍覆沒。

這對於南詔來說可是大喜事,不但徹底的解決了來自吐蕃的威脅,還獲得了巨大的戰利品,以及八萬吐蕃戰俘。

對於吐蕃人來說,被南詔這等小弟坑了,絕對是要大大的報復的,可現在卻是有心無力。北路軍雖然主力還在,可還即想著再次圖謀安西,又得考慮防備安西軍可能的報復,畢竟安西唐軍實力雄厚。

而更重要的河源攻略,在損失慘重的情況下收穫的戰果卻不大,南線損失了十萬大軍,已然無力再戰。

張博以一己之力,在面對強大的叛軍時,不但打退了大食人的聯軍,打退了吐蕃人數十萬大軍的三線進攻,穩定的大唐的疆域不失,保證了百姓不受異族禍害之苦。

如此驚天之功,如何不令人驚嘆,就連死忠於大唐對張博曾大罵不止的人,也都對這事讚不絕口。只因為有點眼光的人都會看得出來,要是沒有張博的守衛邊疆,在大唐內亂不止的情況下,那些異族會給中原帶來何等的危害。

五胡亂華,漢人可是差點就亡國滅種了!

接著又一道消息傳來,李亨向回紇借兵了,而且回紇五萬軍已經出發了。這一下,不由得令天下人破口大罵。

一個力戰胡人報大唐邊境不受異族侵擾,一個卻引狼入室來危害百姓。如今叛軍被壓縮在了西北,大唐又不是沒有兵力平叛,又何必引來胡人呢?

誰都知道胡兵要是入境,他們所到之處對於百姓來說將會受到滅頂之災。有識之士想到開國之初,高祖就曾經借過突厥兵。那時候突厥人所到之處,可是盡成焦土。

雖然這個大唐不會書寫,可當地的百姓們不會忘記百年前先祖們所遭受到的苦難。人們又想起聖人就是因為重用胡人,所以才導致了安祿山的叛亂。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