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唐之驚夢》第633章 烽煙四起(九)
而現在李亨又引來回紇人,這天下是李家的,可也是天下漢人的,為何李家人偏偏要重用胡人,胡人事什麼秉性,難道他們會不知道?既然知道,為何又要引來來禍害漢人呢?

大元帥張博的兵就足以平叛,而且大元帥讓你們進長安你們又怕死,這是搞啥子嘛!

這時有人考證出來,李唐皇室先人有胡人血統,這就好說了。那麼張博呢?這是有有多條明證之處,張博不但是純正的漢人,而且是賢相張九齡的後人。

這點,得到了張九齡長子張拯,特別是張九齡的遺孀,年近八旬的老夫人的認同,於是嶺南張氏就宣佈讓張博認祖歸宗。

張家之所以和嶺南張氏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看到天下局勢和民心已經越來越傾向於張博,而什麼張家人就絕對不能袖手旁觀。

畢竟現在也由不得他們不做出選擇了,因為張博是張九齡的孫子的消息已然走漏,在這種情況下,張博要是失去勢,等到張家人的必將是滅頂之災。張博得勢,嶺南張氏就會一躍而成皇族。

而且張家在嶺南乃是望族,聲望顯赫,在天下大勢趨向於張博的情況下,即使亮明了身份,地方官吏也絕對不敢那他們怎麼樣。相反還會大勢巴結,現在張家門庭若市就是明證。

嶺南現在是李麟的治下,李麟想要派兵來抓拿嶺南張家,卻是沒那個膽子,即使派兵了,領軍將領只要不是傻子,都不敢拿張家怎麼樣。

畢竟,李麟這個小朝廷,和李瑁一樣,都是個笑柄,沒有多少人會當真的。李麟還會是不是的蹦躂一番,李瑁則是毫無動靜,幾乎讓人感覺不到存在。

張九齡的遺孀和兒孫們,以及嶺南張家表態張博是張家子孫,在上黨的張博也發了聲名,確認自己就是張九齡公的二子張令張博文的遺子。

張博再次警告李亨停止向回紇借兵,否則將會受到懲罰。

天寶十五年十月初一,天下兵馬大元帥張博下令,河南節度使張巡為東路軍主帥,河東節度使南霽雲為西路軍主帥,自己親領中路軍,三路齊頭並進攻打叛軍。

張博命令一下,天下人為之振奮。安祿山叛亂,讓天下人知道戰爭的可怕,和平的珍貴,人心思安,於是百姓們也開始紛紛的自發去支持張博的平叛。

張博率中路軍八萬列陣於鄴郡東八十裡。王思禮自請本部兵馬兩萬為前軍,張博為中軍,舒克為後軍。

安慶緒親叛軍十二萬列陣於西面,叛軍大將李歸仁率軍出陣來挑戰,王思禮自思投靠張博以來寸功未立,再不立功對將來的封爵大為不利,於是率軍出擊,直接逼近叛軍陣前。

見唐軍前軍人少中軍還未到,安慶緒下令叛軍全軍出擊。王思禮連忙指揮前軍且戰且退,叛軍乘機加大攻擊,唐軍強軍頓時大亂。

眼看就要失控,王思禮不愧也是一員悍將,大聲疾呼:「今日唯有以身餌敵,助大元帥破叛軍於此。」說完王思禮袒身執長刀,立於陣前親自操刀勇猛砍殺,共殺數十人,前軍將領都是王思禮帶出來,見主將如此賣命,也人人爭先,這才穩住的陣勢。

阿祿率領三千精騎殺到,一個衝鋒就擊潰安慶緒派出阻擋的五千騎兵,隨即毫不停歇也不畏懼的直接朝著安慶緒的中軍殺去。緊隨阿祿其後的,是阿福的三千精騎,在叛軍左側外圍所向披靡,支援阿祿。

被張博任命為都知兵馬使的輔仁歸單因救其裨將,被叛軍射中眉上,皮垂遮眼。輔仁歸單大怒之下遂自拔箭,掣去其皮,雖血流滿面仍苦戰不已。輔仁歸單的悍勇讓叛軍膽寒,令唐軍士氣大漲!

安慶緒事先埋伏精兵於陣東,本想等張博中軍到來突然殺出打他個措手不及,豈料張博早就知曉安慶緒會的計劃,早派舒塔和劉奔各自率領一支特戰隊,從伏軍兩方殺出,再親率中軍正面殺出,埋伏的叛軍主力被殺死殺傷一辦,其餘盡皆投降,叛軍由此銳氣盡消。

此時後軍舒克已然率領主力從叛軍陣後出擊,與大軍三面夾擊,阿祿等中心開花,一舉擊破安慶緒的叛軍。叛軍大敗,安慶緒引殘兵退入鄴郡城中。

這時元載建言:「大帥,安慶緒將要逃離鄴城,請分我兩千騎兵追擊,定能有所俘獲。」

張博有些意外的道:「你是滿腹經綸的一介書生,如何能上得了陣戰,好好的為我出謀劃策就行,你可是有宰相之才,我如何能讓你涉險!」

身為禮部從八品官職,一直鬱鬱不得志的元載聽到張博如此誇獎、愛護和賞識自己,頓時熱淚眼眶,下馬拜服道:「元載今後為大帥之命是從,元載雖為書生,卻並不是手無縛雞之力……」

張博下馬扶起元載,笑著打斷了他的話:「王韞秀,不用裝了,我早就知道你了,你夫妻倆這是聯合起來想要立戰功了吧!」

王韞秀閃身而出道:「張大帥,你到底給不給兵?」

「給,怎麼會不給!」張博大笑道:「虎父無犬女,給你們這個機會立功,元載可是宰相之才,可不能輕易冒險!」

元載和王韞秀夫婦大喜,立即帶領一千張博的精銳精騎匆匆而去。小五笑道:「元載的確有宰相之才,只是為人還有些欠缺,三師兄還得好好的調教磨練不可!」

「元載還年輕,經得起磨練,要是磨練不出,也只能浪費其一身的才華了!」張博又道:「我最欣賞的大才,還是你的義兄李泌,那才是真的沒有一點私心專心為國的大才,要是歸隱不出,是國家的損失。」

小五搖頭道:「現在義兄心灰意冷一心求道,暫時還是不要去打攪他了。不過三師兄你是請不出義兄出山的,唯有張雲才行!」

「那就等天下大定,留給雲兒去請吧!」

「三師兄現年才三十,不出三年天下必定,這江山坐個三五十年不成問題!」

張博搖頭道:「如是真的取唐而代之,我隻坐十年!」

對於張博說這話,小五就不接話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