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唐之驚夢》第639章 烽煙四起(十五)
「啊!」

不但是吳恆和馬天寶,就連李懷仙都是大驚失色,連忙道:「唐軍為何來得如此迅捷?這個劉乃喜竟然投降了?」

不由得他們不驚懼,雙峰口可是河間郡城的最後一道屏障,也是最為重要的一道。劉乃喜又是在李懷仙帳下跟馬天寶其名的悍將,也是他最為信任的幾人之一,就這麼一言不發的投降了,將雙峰口,乃至身後的主帥以及幾萬人賣給了張博。

這不能不讓李懷仙感到驚怒交加,正想著怎麼賣了史思明和大燕國皇帝安慶緒,還沒等實施,轉眼就被手下給賣了!

馬天寶是既驚又後悔,早知如此就應該自己去守這個雙峰口,這下好了,劉乃喜單單憑著這個獻雙峰口的大功,不但洗白了,而且將來張博論功行賞,一個爵位是妥妥的了。

憑著劉乃喜跟自己一樣的悍勇,手上又沒做過什麼惡事,再立上一些戰功,封侯也不是難事,馬天寶急忙道:「大帥,速下決定吧,再遲可就晚了!」

吳恆也道:「大帥,大勢已去,現在即刻投誠,調轉槍頭對付安慶緒和史思明,不失封王之舉,請大帥速速下決定!」

李懷仙心中不由嘆了口氣,只是度步卻不在說話,兩人見李懷仙還在猶豫,不由都急了,一齊道:「大帥,快決定吧!再不決定,就失去了討價還價的機會了!」

這一刻,李懷仙終於下定了決心,他一咬牙道:「好!吳恆、馬天寶,你二人全權代表我去找張巡談條件。」

和李懷仙決定投降張博、史思明準備撤回平盧當一方土皇帝不同,李歸仁是是一個奚人,雙手沾滿了血腥,也是一個堅決的主戰派,要他投降給張博那是不可能的,而且他的想法和野心沒有李懷仙和史思明那麼大,就是想著好好的打戰,在戰場上收穫一切。

李歸仁決定死戰張博,得到了另一個大將蔡希德的堅決支持,但蔡希德的想法又和李歸仁略有不同。

儘管蔡希德也是奚人,但他卻和突厥人史思明的關係極好,在河北各軍的派系中,史思明、蔡希德、李歸仁為一派,李懷仙和田秉嗣為另一派,但史思明和蔡希德的關係又遠遠超過了一般派系,而是一種同盟關係了,甚至比同盟關係還要緊密一點。

蔡希德剛得到了史思明的密信,知道了史思明的全盤謀劃,決定徹底的站在史思明的一邊,只是對於史思明說的讓他把安慶緒給幹掉,這點蔡希德做不到。

無法幹掉安慶緒的蔡希德決定執行史思明的另外一個任務,那就是撤回平盧去幫史思明穩住軍心,做好接應的準備。

只要蔡希德能做到這一點,史思明就將封他為一字並肩王,兩人同享富貴。

正是有了這樣的心思,蔡希德大力支持李歸仁,好讓李歸仁當這個出頭鳥,用來吸引各方的目光,他好暗中調兵遣將,做好撤回平盧的準備。

為了更好的達到這個目的,蔡希德還淘汰了一批軍中的老弱病殘和不會跟隨自己的異己,美名其曰支持李歸仁,送給了他!

張博的三路大軍齊頭並進,勢如破竹,所過之處,大小村鎮紛紛投誠,沿途百姓更是夾道以迎王師的到來。

叛軍中的個大小將領見大勢已去,更是紛紛的派出使者趕往三路大軍的主帥處,商議投降事宜。

就在史思明忽悠李歸仁前來當炮灰阻擋張博大軍,好讓自己跑路。在李歸仁剛到達上谷郡的時候,李懷仙投降的消息傳來了。

跟消息同來的還有李懷仙引本部兵兩萬為先鋒,向上谷郡進發,與其他兩路軍共同攻打上谷郡的史思明和李歸仁。

上谷郡雖然易守難攻,可現在民心早失,士氣低落的叛軍是無論如何都不能守得住了,史思明和李歸仁兩部的叛軍逃亡者越來越多。

三路唐軍一改之前的快速推進一日千裡,而是在臨近上谷郡的時候,就放慢了腳步,而唐軍步步逼近,給叛軍造成的心裏打擊更加的大了。

唐軍的逼近,守在上谷郡外圍的叛軍城池要寨紛紛倒戈,投降了張博。就在要靠近上谷郡城,李歸仁帶兵出戰,而守城的史思明帶著主力跑了。

史思明一跑,西路的南霽雲埋伏的伏兵就立即攻城,剛到城下,上谷郡城的城門就打開了,上谷郡城落入了唐軍的手中。

失去了後路的李歸仁大軍頓時士氣全無,紛紛倒戈向四麵包圍而來的唐軍投降,唯有李歸仁率領的本部五千人選擇了死戰。

面對包圍圈中的李歸仁和五千人馬,以李懷仙為首投誠的叛軍紛紛主動請纓,要求拿下李歸仁的首級來漂白自己。

於是,一番激戰之後,投誠的叛軍在付出了一萬多人的情況下,這才全殲了李歸仁及其五千人。

這也算是李懷仙等人的投名狀了!

史思明將李歸仁當了炮灰,跑回了范陽城。史思明之所以不直接繞過范陽跑向平盧,是他還圖謀安慶緒不多的兵馬,以及范陽城裏堆積如山的財寶的物質。

安祿山叛亂之後,所掠奪的財物都運往范陽,雖然被史思明截取了不少。要是史思明再劫掠了范陽,那麼就有足夠的錢財,用來招兵買馬,以及籠絡各族胡人了。

此時蔡希德已經帶著本部人馬搶走了一批財物,跑到平盧去了。安慶緒也不是真的傻,也知道要是要兵強馬壯的史思明進了城,那麼等待自己的就是死無葬身之地了。於是在嚴莊的建議下,讓部將孫孝哲等部將閉城以拒。

而親近史思明的張通儒、高尚等人卻對安慶緒道:「陛下,如今上谷郡已經丟失,范陽將成為張博攻打的下一個目標,而我們兵少正需要跟史王爺同心協力以抗張博,萬萬不可自相殘殺。」

安慶緒見不多的將領都站在史思明的一邊,大為惶恐,又在嚴莊的建議下派安太清去跟史思明說要稱臣於他,並請他解甲入城,奉上璽綬。

嚴莊的計策是以皇位來誘惑史思明讓他進城,如漢末司徒王允殺董卓那般的殺死史思明,奪了他的大軍。只要史思明死了,那麼安慶緒照樣可以退回平盧。

史思明見表後,將計就計出表遍示軍中將士,將士皆呼萬歲。史思明為了迷惑安慶緒,以手疏安慰安慶緒道:「願我們為兄弟之國,作藩籬之援,鼎足而立。」並封表還給了安慶緒。

安慶緒見史思明的手疏後,大為高興不疑有他,就請與史思明歃血為盟,史思明假裝許之。

嚴莊勸告無果,隻得哀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