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三國之王者降臨》第一百九十五章 大業肇始
興平二年(西元195年)秋七月,經過補充和休整,此時的李利已經是兵強馬壯。關東戰火連綿,諸侯互相吞併,李利覺得時不我待。於是決定兵分兩路,攻略並州。

由李暹和呼廚泉一道,引兵西進,收復西河、上郡;他自己則率了徐晃、張遼向北,攻打雁門諸郡。

李利現在在並州,是一家獨大的軍事勢力,在打敗、驅趕冀州勢力之後,呼廚泉已經老老實實、五體投地了。西河又有匈奴老王去卑的配合,收復西河、上郡並不難。難的是李利這一路。

自先秦以來,北方的胡人,就一直是華夏民族的大敵。到了漢朝,斷斷續續幾百年,漢人總算是把匈奴人給打服了,也把強盛一時的匈奴打得四分五裂了。

但草原上的部落,總會突然之間冒出來,匈奴人打敗了月氏人,奪得了草原霸主的名銜。現在匈奴人勢微,鮮卑人又開始取代匈奴人在草原上的地位。

鮮卑和烏桓都是東胡的一支,漢初被匈奴冒頓單於打得屁滾尿流,紛紛臣服於匈奴,跟在匈奴後面當小弟,一起進攻漢朝。後來到了大將軍竇憲北伐大破匈奴,勒石燕然而還。因北匈奴單於帶著族人遁逃不知所蹤,而漢人又對這廣袤的草原不感興趣。於是鮮卑人在吞併了匈奴部族十餘萬人之後,崛起於草原。

從此鮮卑開始強盛,也走上了一條騷擾漢朝邊關的道路,從漢和帝永元九年開始,邊關歲歲不寧,漢朝與之激戰不休,邊郡太守長吏多有戰死者。尤其是到了漢桓帝時,鮮卑雄主檀石槐橫空出世,那就更是不得了了。

檀石槐其父是投鹿侯,出去從軍三年,回來之後發現兒子好大了。投鹿侯當即氣得三屍神暴跳,七竅內生煙,就撥了刀在手,要把這**孽種一刀砍作兩段。關鍵時刻其妻跪下來說她沒偷人,白天走路的時候,天上打雷,她抬頭望時,忽然有冰雹入口,於是便有孕在身,十月懷胎產下此子。這孩子從小奇異,長大必不是凡俗,請不要害了他。

投鹿侯呵呵一笑,心想你他娘的不但婚內出軌給我戴原諒帽,現在還要侮辱我的智商。玩蛋去吧!最後這個野孩子還是沒殺成,因為投鹿侯妻子把天神都搬出來了。等檀石槐長大之後,確實不凡,年十四、五歲,就有勇有謀了。

因為其表現不凡,遂被推為部落大人,當權之後,檀石槐南抄緣邊,北拒丁零,東卻夫餘,西擊烏孫,盡據匈奴故地,東西萬四千餘裡,南北七千餘裡,網羅山川水澤鹽池。於是立庭於彈汗山,自號單於。

因地方太大,又把領地分為三部,從右北平以東至遼東,接夫余、濊貊二十餘邑為東部;從右北平以西至上谷十餘邑為中部;從上谷以西至敦煌、烏孫二十餘邑為西部。各置大人統領。自此,漢朝幽、並、涼、乃至西域長史府領地,沒有一處不被鮮卑攻打的。從遼東一直到敦煌,烽火不斷。

漢靈帝熹平六年夏,鮮卑又寇三邊,護烏桓校尉夏育受不了啦,於是上疏朝廷:「鮮卑寇邊,自春以來,三十餘發,請征幽州諸郡兵出塞擊之,一冬二春,必能禽滅。」請給我兵馬,給我二年時間,還邊郡一個晴朗明天。

當時漢朝內部形勢已經極為不妙,西北涼州那裏因為羌亂頻繁也是個無底洞,現在又要北征鮮卑。朝廷財政入不敷出。當時就進行了一場大討論。討論這仗該不該打。

當時的議郎蔡邕堅決反對,並因此而上疏勸告皇帝:「……夫以世宗神武,將相良猛,財賦充實,所拓廣遠,猶有悔焉。況今人財並乏,事劣昔時乎……」

「自匈奴遁逃,鮮卑強盛,據其故地,稱兵十萬,才力勁健,意智益生。加以關塞不嚴,禁網多漏,精金良鐵,皆為賊有;漢人逋逃,為之謀主,兵利馬疾,過於匈奴。昔段(熲)良將,習兵善戰,有事西羌,猶十餘年。今育、晏才策,未必過段,鮮卑種眾,不弱於曩時。而虛計二載,自許有成,若禍結兵連,豈得中休?當復徵發眾人,轉運無已,是為耗竭諸夏,並力蠻夷。夫邊垂之患,手足之蚧搔;中國之困,胸背之瘭疽。方今郡縣盜賊尚不能禁,況此醜虜而可伏乎……」

「……守邊之術,李牧善其略;保塞之論,嚴尤申其要。遺業猶在,文章具存。循二子之策,守先帝之規,臣曰可矣。」

論點明確,論據充分。漢武帝這麼牛,以文、景兩代的積蓄打到後來國家財政都破產了,為此而後悔不已,何況現在?段熲這麼牛,打個西羌都打了十幾年,夏育能有段熲這麼厲害?二年可以搞定鮮卑?搞不定怎麼辦?守邊保塞,按照李牧、嚴尤的辦法就行了。

蔡邕說的,可謂是十分有道理。然而奈何皇帝不聽,且又有中常侍王甫收了錢在其中搞鬼。當初護羌校尉田晏坐事論刑,欲立功自效,於是便出錢請中常侍王甫疏通,求得為將。剛好碰到夏育上疏欲擊鮮卑,王甫因此給田晏出個主意,讓他一起造勢,與夏育出塞並力討賊。王甫則負責給皇帝吹風。於是漢靈帝便拜田晏為破鮮卑中郎將。遣夏育出高柳、田晏出雲中、使匈奴中郎將臧旻(臧洪他爹)帶著南匈奴單於出雁門。三路各將萬騎,出塞二千餘裡。最後的結果就是被檀石槐打得大敗而歸。漢朝數萬邊軍,一朝葬盡。

自此之後,漢軍不再有出塞之事。

也幸好檀石槐早早就死了。不然再活得久些,趁著漢朝這邊黃巾起義、張角作亂時再來犯邊,漢朝就真的慘了。檀石槐死了之後,他的兒子和連繼位。老子英雄,兒子卻不是個好漢,不但貪財好色,還斷法不平,於是歸附的許多部落因為不服氣而紛紛叛離。和連在進攻北地的一次戰爭中,被人給射死了。他的兒子騫曼當時還小,於是和連哥哥的兒子魁頭被立於單於。騫曼現在長大了,正在和魁頭爭國,兩邊打得不亦樂乎呢。

但這是彈汗山鮮卑王庭的事,並不意味著,並州的鮮卑諸部,勢力就不強大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