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三國之王者降臨》第二百四十五章 關東亂象(二)
關東偌大的地面上,北方袁紹和公孫瓚在對峙;中原腹地,曹操和袁術兩家盯著徐州;孫策在江東攪動風雲;真正平靜的,也只有極南之地的交州和劉表治下的荊州了。

而劉表,其實也並沒有真正閑著。這會的劉表,還是個比較有想法的人。對朝廷,他從不間斷朝貢,對袁紹,他也與之相交結。正所謂內不負朝貢,外不背盟主是也。又劉表與劉焉同為魯恭王之後,各以宗室之重而鎮牧一方。這本來是一段佳話,但劉表因為劉焉在益州頻繁搞些小動作而對劉焉極為厭惡。

這會天下雖亂,但不管是劉表這樣的宗室重臣還是袁紹這樣的一方諸侯,不管心裏面怎麼想,但表面上還是非常尊重天子的。因為時機未到,他們都得需要長安天子暫時坐住那個位置。可是劉焉在益州,不臣之心已經顯露無疑了。先派張魯在漢中隔斷道路在前,後在綿竹造作乘輿車具千輛在後。史書記載劉焉(稱帝之)意漸盛。然後劉表就果斷的把自己的好鄰居、好親戚給揭發舉報了,上表朝廷說劉焉意圖不軌。劉焉一聽劉表實名舉報自己,立馬就裝病,然後四方動靜。

當時董卓還在,他自己都顧不過來,哪裏顧得上偏安一隅的益州?朝廷接到劉表的奏章之後,也拿隔著秦嶺大山縮在益州的劉焉毫無辦法,隻好把劉焉的兒子奉車都尉劉璋給喊了來,派他回益州,曉諭其父以大義。

劉焉見朝廷派了他兒子來,心中不禁大喜,知道朝廷暫時是沒能力收拾他了,於是膽氣一粗,腰桿一挺,竟然擅自把劉璋給留了下來不讓他再回長安去了。劉璋雖是他兒子,但好歹也是朝廷使者,劉焉擅留使者,這無疑是告訴朝廷,我就是不鳥你,你能奈我何?當然,四個兒子能回來一半,劉焉心中也是極為歡喜的。

後來董卓死後,劉焉之子劉范、劉誕等和種劭、馬宇一道勾結郭汜、樊稠等欲攻滅李傕,結果卻被李、張、馬三大軍閥聯手反剿了。郭汜、樊稠、種劭、馬宇等身死,劉范和劉誕被拿去當籌碼敲劉焉竹杠去了。

前腳被長安敲了一筆錢財,後腳益州綿竹又發生大火,劉焉損失無數,他以為這是上天對他的懲罰,憂心之下,竟然一病不起,直到如今才稍稍好轉。

原本歷史上劉焉早就病死了,但因為現在劉范、劉誕兩兒子沒死的原因,劉焉竟然也挺了下來,只是精神卻是大不如前了。之前的種種想法,終於煙消雲散。

只是劉焉消停了,劉表卻仍然不肯放過他。你道為何?那是劉表舉報在前,生怕劉焉報復在後。劉表心想,既然結了仇,乾脆就往死裡得罪算了。於是又派了許多細作潛入益州,暗中活動。

當年天下大亂時,南陽、司隸等地,有數萬百姓為了躲避戰亂而湧入益州。劉焉收留了這些人,然後在這些人中間招募士卒,號稱東州兵。這也是劉表的細作能夠潛入益州的原因。益州那裏,荊州老鄉很多啊。

劉焉在益州的仇人還是很多的。先使張魯與張修殺漢中太守蘇固,後又以張魯反叛、阻隔交通為名,乾脆就再也不與長安朝廷聯繫了。然後劉焉為了收權,立威刑以自尊大,於是就開始收拾益州豪強了,前後殺州中豪強十餘家。其他人一看,這不對啊,劉焉這是想在益州搞獨裁啊。於是犍為太守任歧、以及之前親自迎劉焉入益州的益州從事賈龍紛紛起兵,反抗劉焉。只是這些人力量相對劉焉來說,還是相對於薄弱,又沒有外援。豎起反抗大旗沒多久,就被劉焉給一一收拾了。

劉焉在益州使出血腥手段,益州那些豪強又豈能不恨?奈何手裏實力不夠只能暗自忍耐罷了。這卻是給了劉表可趁之機,於是劉表所遣之人,暗中溝通往來各方。一一許下承諾,只要他們在益州起兵,荊州這邊必定配合。就算萬一不成,荊州劉使君也必掃榻相待。

益州這群人被劉表的細作一鼓動,頓時就來了精神。他們本來就痛恨劉焉,現在得了劉表這邊的財力物力,又得劉表承諾後路無憂。那這還怕什麼,幹了!

正要動手的時候,忽然朝廷的細作也登門了。提出的條件,和劉表的一樣。不過長安來人卻不像劉表空口白牙的許下些空頭承諾,而是實打實的支持。錢糧兵刃全都有指定的倉庫存儲,任益州起事者去取。然後又鄭重其事的說道:「諸位若是憂心,我等可先護諸位家小往長安居住。事若不諧,諸位可荊州,亦可往長安。去了荊州若在劉使君那裏待不慣,亦可來長安。我家將軍在關中,掃榻相待。」

大家被都要掃榻相待的這兩家給弄懵了。什麼時候我們變得這麼吃香了。仔細一想,這鼓動叛亂的事,朝廷可做不出來。於是便小心翼翼的問道:「不知貴使所言的將軍,乃是朝中何人?」

長安使者也不避諱,哂然一笑,朝北方一拱手,道:「我家將軍,乃是並州刺史兼度遼將軍、興義侯是也。」

益州雖然閉塞,但眾人也是聽過李利的名號的。畢竟趕走袁紹和胡虜,收回並州這個消息太讓人震驚了。眾人聽得李利也把手伸進了益州,心中精神一振的同時,卻也顧慮重重,兩位大人物都想來益州搞事,這別不是要發生什麼大事了吧,要是自己兩眼一摸黑陷了進去,這可如何是好?

長安使者看出了諸人的疑慮,他笑道:「諸位不必多心。我家將軍別無他意,只是與益州劉使君家兩位公子有些許舊怨而已,既然恰逢其會,我家將軍自然也願助諸位義士一臂之力。若得事成,皆大歡喜;若事不成,我家將軍也非常願意諸位前往長安。言盡於此,我先告退了。」

沒錯,往益州搞事的人,就是李利派的。他的寶興錢莊,生意越做越大。因此與寶興錢莊發生業務往來的商賈也是越來越多。益州物產豐富,所出蜀錦天下聞名,還有通往西南身毒、夜郎等地的異域商道,這益州的商賈那是往來絡繹不絕。如此好的機會,李利又怎會視而不見,早就安排了人手混在了各大商隊之中當個耳目,探聽各方消息。

這次探子回報說益州似有異動,有荊州力量在煽動益州豪強搞事。李利猛的就想了起來,這次益州搞事的人裏面,就有甘寧甘興霸啊!。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