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三國之王者降臨》第三十四章 解縣關氏
很快,朝廷就有旨意下來,表李利為河東太守。

河東郡,凡二十城,戶九萬三千五百四十三,口五十七萬八百三。當然,這是幾十年前的戶口統計數據。

經過幾十年的人口增長,以及這幾年來的持續動亂,河東人口增增減減,一度在黃巾之亂後,下降到不足三十萬人。

後來在前幾年董卓遷都的時候,洛陽百姓被迫跟著遷徙,許多人自洛陽逃到了河東,這裏的人口又略有增加。

李利為河東太守,即將走馬上任,自然也要準備好自己的班底。他先喚來徐晃,笑道:「公明,吾不日將至河東,吾欲表汝為河東郡尉,汝意下如何?」

徐晃就是河東土著,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現在能回老家當個郡尉,徐晃如何不喜,當即便應了下來:「多謝將軍美意,末將感激不盡!」

李利用徐晃,一是拉攏,二是他對河東兩眼一摸黑,用徐晃也能夠迅速的搞清楚情況。徐晃走後,李利就暗暗嘆道,何時能聽到徐晃喊自己一聲主公?任重道遠啊。

接下來,就是賈詡了,李利可以派人去喊徐晃,卻絕不會派人去喊賈詡。他親自登門拜訪賈詡,懇請賈詡出山,助他一臂之力。

因為反攻長安的功勞被李利給搶了,而且賈詡連自己的部隊都沒有了。所以賈詡並不被李傕等人特別重視,此番雖然也在封賞之列,但名位卻不是很高,也就是跟張綉等人一個級別。

賈詡混到頭來,就混了個中郎將。不過他並不想自己身上被打上李傕黨徒的標籤,於是上還印綬,推辭不就。

李利登門,向賈詡表露拉攏之意。李利對賈詡道:「涼州軍雖得長安,然不知懷柔,隻以勢壓人。戰後先收黃琬,又罷王宏、宋翼,百官敢怒不敢言。為日後變故埋下隱患。三輔是非之地,君子不立危牆之下,叔父何不隨我至河東暫居避禍?」

歷史上,賈詡對李傕等人的行事隱隱排斥,是以後來離開李傕,前往段煨營中。段煨敬畏賈詡,表面恭敬,心懷忌憚。被賈詡看了出來,賈詡就又去了張綉那裏。直到與張綉一起投降曹操。

李利覺得自己還沒資格讓賈詡投靠,所以他說話也很委婉,只是讓賈詡前去河東暫居避禍,絕口不提要賈詡在他麾下任職。反正賈詡去了河東,李利想要讓他出個主意,難道賈詡還會拒絕不成?

賈詡聽了李利的話,心中暗暗好笑。他對李利的目的心知肚明。也對李利的誠心表示感動。

之前李利就曾向他請教過保命之策,而賈詡的回答是讓涼州軍一直強大。現在李利自請出鎮地方,有著很明顯的另起爐灶的意圖了。顯然,李利也看不慣李傕、郭汜等人的那一套。

賈詡也對李傕等人出過幾個主意,比如庫藏裡的東西別都搬自己家去了,要厚待天子與百官,在一些小事上不要斤斤計較。很可惜,李傕等人現在也開始飄了。天老大,他們老二,誰的意見也不聽。這也是賈詡心灰意懶閉門在家裏遠離李傕等人的原因之一。

現在李利和自己的見解頗為相投,賈詡就覺得,李利這小子,興許能夠扶持一下。

賈詡是個說乾就乾的行動派,想明白了,就笑道:「惠民欲拐我至河東,將許我以何職?」

李利一聽之下,不禁大喜。本來只是想請動這尊大神跟自己去河東,也沒想著賈詡會出來在自己麾下任職。賈詡若是能夠答應做個客卿他就滿足了,誰曾想現在聽賈詡的意思,他是想到河東任職?

李利當即便道:「叔父三公之才,只是河東地小,便委屈叔父擔任個郡丞如何?」

賈詡笑道:「自當從命。」

心中快活的李利,遂便留了下來,與賈詡暢談,直至天黑,這才回去。有了賈詡和徐晃二人,李利隻覺得自己如虎添翼。區區一個河東,還有什麼事情是自己搞不定的?

李利的奏請很快就得到了批準。其實東漢的時候,一般的郡都不設郡尉了。只有邊郡才有郡尉。不過現在是涼州軍說了算,朝廷都被涼州諸將弄得亂七八糟了,任命個郡尉又算得了什麼大事。

初平三年冬十月,李利帶著自己層層遴選出來的兩千兵馬,和賈詡、徐晃一道赴任河東。

過了蒲阪,就是解縣。這是關羽的老家,李利在此停留了下來。特意使人探訪關羽家屬。

關家在解縣也算是有頭有臉,家中頗為殷實,所以這才能夠培養出關羽這樣的猛將出來。不然,飯都吃不飽,還有什麼錢財去學武?

關羽犯了事,亡命四海。倒也沒有連累到家人。關家人還是該怎麼過就怎麼過。這會關家見是太守來訪,不禁愕然。

這新任太守也太過年輕了點吧?涼州人果然是個不靠譜的。又疑這年輕太守,與自己關家有甚勾連。

李利倒是早早把說辭給想好了:「昔年吾叔父從太師討黃巾,曾遇三位英雄,乃劉備、關羽、張飛是也。吾叔父言關羽字雲長,乃河東解人。吾經此,特來一見關將軍家人耳。」

關羽雖然犯了事,但這天下大赦的旨意朝廷都不知道下了多少回了。關羽早就屁事沒有。關氏自然也不怕官家人來尋麻煩。見這太守年紀輕輕,卻知道自家子弟的威名,心中得意得不行,花花轎子眾人抬,你吹我,我捧你。人之常情。於是關氏族長就道:「關羽性格驕矜,如何當得英雄之稱。倒是太守如此年輕,便能牧守一方,卻是真真的少年英雄了。」

說起好話來,誰也不是李利的對手。來自後世信息時代的他,什麼段子沒見識過。反正誇人又不要錢,於是怎麼好聽就怎麼來說。不一會,關氏族長和家人,就把李利當成了平生知己。

嘿,這李太守,別看年輕,但懂得真多啊。絕對的少年英材!未來的帝國棟樑!

沒辦法,李利都快把關羽捧上天了,關氏要讓李利的話得到旁人的認可,那就得先認同李利的權威。小孩子說的和大人說的可信度能一樣嗎?

普通人說的和太守說的可信度能一樣嗎?

在解縣逗留一天之後,李利與關氏依依惜別,然後又踏上了旅程。賈詡和徐晃對於李利的行為,並不理解。李利也沒向他們解釋。

李利只是心裏在想,有了這麼段香火情,將來關二爺見了自己,以他的性子,還不得手下留幾次情?

華容道都能夠明目張膽的放曹操了,將來要是自己和劉備打起來了,關二爺不放自己幾次,怎麼對得起今天自己在他家對他的吹捧?。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