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三國之王者降臨》第五十一章 帝鄉南陽
李利是有著野心的。漢文帝時,區區一個男寵鄧通就可以憑著鑄錢成為天下首富。他李利現在有了一郡地盤,手裏有比鄧通更多的資源,他為什麼不能富甲天下?只要河東錢能夠大行天下,嘿嘿,將來的一些事,就會容易很多了。

李利的奏表,又接一二連三的發向了朝廷。一是大義凜然的請朝廷下旨,罷除董卓的小錢,恢復五銖錢,以調節市場,改善物價,恢復社會穩定。二是向朝廷訴苦,說這次押解河東的都是董卓的小錢,這二千萬錢,等於沒個屁用。甚至買不了百十石谷。義正詞嚴的請朝廷暫罷河東這幾年的稅收遞解。不然就請朝廷把錢給他換了。

私下卻是給李傕和鍾繇分別寫了信去。給李傕的信是請這個便宜叔叔支持他的提議罷除董錢。李利生怕李傕反對,就很明確的對他講,董卓鑄的錢,實際價值哪裏比得上五銖錢。董錢再多,如同廢紙,有個什麼用。買點東西還要用車拉。費不費力氣。

給鍾繇的信中,先是把鍾繇全方位給誇了一遍。鍾繇的書法確實好。歷史上說他的書法是神品,與張芝合稱鍾張,與王羲之合稱鐘王。楷書就是從他開始定型的。所以《宣和書譜》說他是:「備盡法度,為正書之祖。」

這會鍾繇雖然還沒有到出神入化之境,但筆法也已經爐火純青了。尤其是和蔡邕兩人一起共同切磋,讓鍾繇技藝大進。

鍾繇把李利的信一看,見李利窮盡譽美之詞,還以為有什麼事相求,看到最後,卻是李利求他為河東錢範書寫範文。

鍾繇正自猶豫不決之時,在朝中又看到李利求復五銖、罷董錢的奏章。再回家一看李利弄出的河東錢的設計圖,心中就定下了主意。

既然李利的所作所為,並不是禍害地方,那就成人之美吧。想到這裏,鍾繇也就欣然從之。他也很想看到自己的書法出現在錢幣上的模樣。讀書人麽,哪個不好點名呢。

最近朝廷很忙,太史令又說天象不好,於是趙謙被罷免,楊彪接任司徒,淳於嘉接任司空。而太尉馬日磾和太僕趙岐,接受李傕和朝廷的委託,出關西行,持節杖鎮撫關東去了。

荊州那邊,劉表在擊破孫堅,逼走袁術之後,徹底控制了整個荊州。於是也派了使者來,向朝廷奉貢。李傕就想,劉表是董卓任命的荊州刺史,想來對我涼州並無惡意。現在他控制了荊州,等於天下守牧之間,就有一個是偏向我涼州的。此人只能拉攏,不能敷衍。

於是就向朝廷上表,議拜劉表為鎮南將軍、荊州牧、封成武侯,假節。朝廷也覺得,現在天下崩亂,諸侯各自割據,居然還有一個劉表是來朝貢的,足見其心向朝廷。如此忠臣不可不封賞,於是便準李傕所奏。

到了冬十二月,天象又變,這回就輪到太尉皇甫嵩背鍋了。光祿大夫周忠接任太尉,參錄尚書事。

周忠有個兒子叫周暉,為董卓所惡,於道中劫殺。周忠有個侄子,叫周瑜。周瑜這會正在揚州老家廬江舒縣居住,與孫策眉來眼去的。關係都好到了升堂拜母的地步了。周忠上台,這位的嫡子無故被董卓所殺,你要他對李傕等人有什麼好感,那怎麼可能。

不過李利對這些破事,並不知情。當初去殺人的反正又不是他。李利在郡中,接到鍾繇的回信之後,取出來一看,看著那蒼勁有力的四個範文,不禁大喜。這字寫得好的人,到哪都受歡迎。聽說鍾繇還是個大帥比。李利忽然就很期待與鍾繇的會面了。

李利得了範文,就把工曹從事和鐵官喊了來,問他們:「給你們三個月時間,可鑄錢千萬乎?」

哎喲我的太守大人,你有沒有點常識概念。三個月鑄錢千萬枚,這簡直是逗我們玩。兩人連連搖頭。李利就問三個月能鑄錢多少。

兩人互看一眼,戰戰兢兢的比了個數字出來。李利一問之下,不禁大怒,就算沒有自動化的流水線,也不至於這麼慢吧。這點產量,完全就滿足不了自己的需求。

工曹從事見李利臉色不好,生怕這太守把氣撒在自己身上,於是眼珠子一轉,就想出一個辦法來。他對李利道:「明府勿憂,下吏有一計,若能行之,可使鑄造之期大大提前。」

李利一聽就來了興趣,便問道:「速速道來。」

這工曹從事就道:「天下器物之利,莫過於南陽。南陽鑄造之都,工匠雲集,若能使人前往南陽,招募大匠,河東之事,易如反掌耳。」

南陽是光武帝劉秀起家的地方,號稱帝鄉。那裏物產豐富,又居天下之中,道路通暢不說,還緊挨著洛陽和長安。天時地利全佔了。

而且南陽也素有天下第一郡之美譽。根據漢桓帝永壽三年的人口普查顯示,光南陽一郡,就有人口二百四十餘萬。這人口甚至比一些州的總人口加起來還要多,天下沒有哪個郡可以比擬。

這麼個地方,工商業、手工業都非常發達。從戰國起,南陽就是天下聞名的冶鐵中心,從西漢起,就是全國有名的五都之一,東漢的地位更是因為劉秀而扶搖直上。

東漢的大科學家、大文學家張衡就是南陽人,他曾經寫過一篇賦,贊南陽是既麗且康。南陽確實是如此,所以漢武帝把他喜歡的兩員愛將,霍去病和張騫都封在了南陽境內。讓他們可以舒舒服服的享受。

這裏因為是商業中心,所以在學術上的風氣也比其他地方要開放。古代很多人都不屑於搞研究工作,覺得這是奇技淫巧。但南陽不但出了張衡這個發明家,還出了張仲景這麼一個醫聖。而且在南陽當官的太守杜詩,也熱衷於搞器械研究。

水排這個領先於西方世界千餘年的東西,就是杜詩在南陽鼓搗出來的。水排其實就是一個水力鼓風機,利用水流的力量來代替人力,這大大的解放了南陽地區百姓冶鐵時的生產力。深受百姓們的歡迎。南陽人提起杜詩,無不誇上一句:「前有召父,後有杜母。」召父是西漢時期的南陽太守召信臣,他在南陽為官,也是愛恤民力,清風惠政。召父杜母,是漢朝人對地方官的最高稱讚,也是後世父母官的由來。

聽完工曹從事這麼一說,李利頓時兩眼就開始放光:「那還等什麼,速速派人去南陽,以厚禮聘請大匠!」

工程師也是他急需的技術力量啊。。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