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三國之王者降臨》第五十章 準備鑄錢
郭汜和樊稠下朝之後,立馬就聚在一起,並把自己兩家的大營合作一處,然後搬得離李傕遠遠的。這聯合起來防範李傕的意圖已經是明白無遺了。看到這一幕,最高興的還是朝廷諸位大佬們。

卻說李利在河東,聽說朝廷批了二千萬錢,騰的一下就從坐席上站了起來,睜大眼睛看著從長安來的使者,問道:「此事當真?」

確認過是真事之後,李利不禁傻笑起來,這二千萬錢,他能幹多少事啊。最起碼,招兵買馬的費用和郡內官員的俸祿不用發愁了。

倒是賈詡看得很明白,憂心忡忡的道:「此事怎鬧到了朝堂之上?」難道不應該是涼州軍中三位大佬私下解決麽,怎麼就上廷議了。這是要把涼州軍的不和顯露給天下人看啊。長安的三位將軍怎能如此不智。唉!

賈詡就把自己的分析向李利一說。李利心想,一個和尚挑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得虧張濟沒在長安,不然還不知道要鬧成什麼樣子呢。不過話說回來,他們三個雖然遲早要翻臉,但自己的叔叔卻是要提醒一聲,不能讓他吃虧了。

於是李利就給李傕寫了封信,說這事鬧到了朝堂之上,涼州軍的分裂弄得人盡皆知,只怕有些人已經在躍躍欲試了。叔父你一定要小心點,不要讓人覺得有機可趁,尤其是要提防郭汜、樊稠和韓遂、馬騰,千萬不能讓他們聯手。不然咱老李家就完了。

李傕接到信後,笑罵道:「老子吃的鹽比你小子吃的飯還多,瞎操什麼心!」心裏卻是一片暖洋洋。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啊。雖然有著無數人在亂嚼舌根子,自己也裡也有些微妙的想法,但親侄子就是親侄子。這血脈親情,豈是風言風語就能消磨掉的。

這一次,朝廷的效率非常快,沒多久,二千萬錢就解押到了河東。李利接手之後笑呵呵的,樂得不行。賈詡在場,打開一看,臉色卻是凝重起來。

等人走後,才告訴李利真相。李利一聽,就變臉了:「什麼,這大多數都是董卓所鑄的小錢?」

閻王易見,小鬼難纏。朝廷和李傕都點頭了又如何。下面的人沒有打點好,他管你那麼多,沒有全部給董錢,那已經是很給面子了的。

董卓所鑄的錢,與董卓之前朝廷所鑄的錢,之間的價值相差大了去了。這二千萬錢,真正的價值立馬就要縮水一半。

這事李利哪裏肯乾,當下就要去追回押運的人,要找他們討個說法。卻被賈詡攔住了:「有甚說法,這是不是二千萬錢?」

「是二千萬,可是不是我要的二千萬!」

「是就行了,官司打到天子跟前,人家也沒錯。」

李利咬著牙:「這啞巴虧難道我就吃定了?」

賈詡點點頭:「吃定了!」

李利這個氣啊。一個穿越者被人佔了這麼大的便宜,這簡直是侮辱他的智商,可是想來想去又沒有辦法。派兵去把那運錢的幾個人都殺了也沒用。你這邊自己簽字畫押了。再和朝廷去鬧,朝廷也不會幫你。

你要的二千萬錢,朝廷已經給你了,你還想怎樣?

李利鬱悶了半天,就對賈詡道:「叔父,喚工曹從事和河東鐵官過來,我有事吩咐。」

不一會,兩個官員就到齊了,李利見人到了,就道:「朝廷許我二千萬錢,不過其中大半皆是董卓所鑄小錢,我欲將其全部融化改鑄新錢,其中所費幾何,須多少時日?」

這種錢,李利是不會繼續使用的。用了也是擾亂市場。他參考了下漢朝所鑄的五銖錢。覺得這種錢,從西漢用到現在,堅挺了幾百年,還是有著它的信譽度了。所以決定把董卓的小錢全部給投入爐中,融化了重鑄。

工曹從事和鐵官還以為太守要幹什麼呢,原來是重新鑄錢啊,這活他們熟練啊。回答了李利的問題之後,工曹從事卻是提出了一個新問題:「明府,自董卓敗壞錢製以來,百姓不再相信錢幣,民間交易,則是以穀物、錦帛等以物易物。鑄錢易,流通難。還請明府三思。」

李利聽完,不禁就是一愣,什麼,這年月還有錢花不出去的?趕緊逮住問個分明。

導致百姓不相信金屬貨幣的主要原因有二個。一是因為漢靈帝末期,天下大亂,到處造反,這就導致了社會上的物資極度缺乏。物資缺乏,通貨膨脹就不可避免。於是貨幣貶值,物價上漲。二是董卓敗壞五銖,發行小錢。這是變本加厲的割韭菜行為。百姓不懂大道理,但也不是傻子。既然朝廷這樣亂搞,那我索性就不用你的錢了。我以貨易貨,總行了吧?

朝廷和錢幣的信譽一旦被毀壞,要想恢復那就超級難了。歷史上,到了曹操為相國時,就恢復了五銖錢,結果市場反應不好,又廢止。到了曹丕時,在黃初二年三月,復五銖錢,旋即又在當年十月,以谷貴,罷五銖錢,使民以谷帛為市。直到魏明帝時,社會穩定了,這才重新開始鑄造五銖錢,一直使用到晉朝。

當然,現在董卓死了,他推行的錢法沒有施行多久。李利就想,應該還能搶救一下。如果他在河東恢復社會生產,穩定市場物資供應,再鑄新錢,使其精美超過五銖錢。這樣一來,應該沒問題了吧?

他把這個問題拋了出來,卻是問得工曹從事和鐵官一頭霧水。見這兩人也回答不出來個一二三,李利也就懶得多想了。於是就取了一枚五銖錢,又拿了筆墨過來。一邊指點一邊畫。

「嗯,比五銖略大一些,成分比例參照五銖錢,別弄虛作假。正面印五銖,背面印河東。內圈這個方孔,也要有郭,避免快速磨損。嗯,就這樣。」這已經不是五銖,而是後世唐、宋以後銅錢的模樣了。

旁邊賈詡看了就不禁撫額,你這麼一搞,這錢的價值就超出了五銖,你還要當五銖用,這樣好麽?

李利哪裏去管得這許多,他興緻勃勃的畫了個圖,就打發工曹從事和鐵官走了。等賈詡把話一說,李利就笑了起來。二千萬錢是無本買賣,以後河東他還會參與經營鹽、鐵買賣。還會派人探礦。反正這麼大的一個地面,都由他說了算。

鑄錢吃點虧怕什麼。他有收入來源,不怕吃虧,就怕錢鑄出來了,沒有人用。這才是讓人最頭疼的。

想了想,李利又道:「吾聞當今之世,善書者莫過於蔡伯喈與鍾元常,蔡伯喈已逝。鍾元常近在長安,河東之錢,就請他書寫範文罷。」。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