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三國之王者降臨》第五十七章 議定婚嫁
接到侄兒李利的來信。李傕表示感到有些羞愧。兄嫂都已經過世,只剩李利這根獨苗,到了這般年紀,早就該開枝散葉了。可惜自己還沒有把他的親事安排好。

李傕早就想過李利的婚姻大事了。一是想著侄兒早點成家,然後延續長房血脈。二是想著通過婚姻,能不能綁定個靠譜的政治盟友。

結果楊家、馬家、王家、趙家等家中有適齡女郎的世家紛紛婉拒了他,搞得李傕好沒面子。只是現在他做為四府大臣之一,正是要豎立威望,收攏人心的時候。總不好用些強逼的手段。而且,有幾家,你還真不好對他用強。

像馬日磾家,像楊彪家,這些人只能拉攏,哪裡能翻臉……最關鍵的是,強娶了人家的女郎,卻得罪了一家人,又有什麼意義呢。這並不是李傕所需要的結果。

現在侄兒寫了封信來,卻似乎看了上蔡家的小寡婦?嗯,李傕摸著滿臉的胡茬,覺得若是蔡家能同意,小寡婦就小寡婦吧。

於是李傕就派人去打聽,沒多久消息就回來了。蔡文姬熹平四年(西元175年)生的,和侄兒李利同年,只是要小月份,前年嫁給河東衛家衛仲道,沒多久衛仲道就去世了,蔡文姬因夫亡且無子,遂又回到了蔡家。董卓征蔡邕入朝,蔡文姬遂隨其父到了洛陽,而後又到了長安,一直至今。

董太師以前對蔡邕很好,蔡邕的聲望也很不錯。要是能娶蔡邕的女兒,對侄兒李利來說,也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

還好侄兒來信來得快,不然蔡家就要走了。李傕為了表示重視和誠意,親自登門拜訪。蔡邕沒有兒子,只有兩個女兒。「臣年四十有六,孤特一身,得託名忠臣,死有餘榮。」這是蔡邕熹平六年上奏時說的話;而曹操後來贖回蔡文姬的一個最主要原因也是因為心痛蔡邕無嗣。

蔡邕也是考慮到後事問題,遂過繼了堂兄弟蔡谷一子為嗣。也就是前番李利上門祭拜蔡邕時見到的蔡三郎。

也幸好過繼了蔡三郎,不然蔡邕一死,長女蔡文姬是個寡婦,次女更是還未成年,連個撐孝子棍的都沒有,那才是慘。

蔡三郎見李傕親自登門,心中就是一個咯噔,夜貓子進宅必無好事,李傕身份何等貴重,他跑來想要幹什麼?轉念一想,又覺得現在家裡沒有什麼是李傕可圖的。於是又放下心來。

李傕寒暄了幾句,見蔡府門庭冷落,不禁嘆道:「伯喈當日音容,仍歷歷在目。想不到就突遭橫禍,如今想來,真是令人泫然。」

認真算起來,李傕還是蔡三郎的恩人。因為他逼死了王允啊。蔡三郎在一旁執禮甚恭,唯唯稱是。最後耐不住就問道:「將軍紆尊降貴,來小子寒舍,可有事吩咐?」

李傕就道:「伯喈與我,素有交情。故友離世,我不勝感慨,也自當關照他的家人一二。」

蔡三郎心中不禁就想道,我父與你這個傢夥,能有什麼交情?只是以李傕的身份說出這番話來,蔡三郎也只能低頭聽著,然後還得裝出一副感激不盡的模樣來。畢竟這也是人家的一片好心好意。

蔡三郎在謝過李傕的盛情之後就搖搖頭正要開口說他馬上就要扶柩回老家,然後在家裡居父喪不出來了。並沒有什麼需要李傕幫忙的地方。

話還沒說出口,就聽得李傕道:「我知伯喈有一女曰文姬,吾亦有一侄,兩人年齡相近,正好互為婚姻。如此兩家結為秦晉之好,未來蔡氏若有事,我李家也能照拂一二,豈不是好?」

蔡三郎又氣又怒,誰想要和你們李家攀親了?別看文姬寡居在家,但她又不是沒人要了?還秦晉之好,我呸!

你李傕口口聲聲說與先父有交情,結果你在我居喪期間就登門強行要娶我蔡氏女?還要不要臉了你!

蔡三郎胸中一口氣憋了半天,最後硬生生的吐出一句話來:「將軍莫要無禮,國朝以孝治天下,須知居父母喪期間不得婚嫁!」

李傕笑道:「我豈不知?我不是要立刻便要侄兒娶親,只是我家侄兒之前見過文姬一面,心中驚若天人,發誓非文姬不娶。我也無法,隻好厚著臉皮來走上這一趟,先定下這門親事。等你守喪結束,我再派人上門下聘,如何?」

蔡三郎心中一轉,立馬就想到當日李利上門祭拜之事來。心中不禁大悔,一時心軟讓那傢夥進了門,結果那廝卻盯上了自己可愛的妹妹!真是個禽獸!

李傕把話說成這樣,又說是什麼李利非蔡文姬不娶,又說是什麼守喪結束之後再下聘。話說成這樣,蔡三郎一時半會也沒法拒絕,隻好找了個理由,遲遲艾艾的道:「此事重大,小子還需要告知家中長輩,不如……」

李傕哪裡會聽蔡三郎的,他把臉一沉,就道:「此去陳留,道阻且長。你可得要想好了。」言罷,轉身就走。

徒留蔡三郎一個人在房中,欲哭無淚。李傕這言語中的威脅,他怎麼能聽不出來。他不願把妹妹嫁給李利,但也不能拿全家人的性命去做冒險。

李傕都能反攻長安,逼迫天子和朝廷,惹急了他,什麼事是他做不出來的?真讓他惱羞成怒了,這一路之上,派支兵馬假扮盜匪,自己一大家子就完了。

自己死了不要緊,要緊的是,父親大人的靈柩不能有失,兩位妹妹也不容有失啊!

第二日,蔡三郎就親自來尋李傕,說同意這門親事,不過要三年居喪結束之後,再行婚嫁之事。李傕心想,侄兒房中有了個女人,再等三年也是無妨。只要和蔡家先把這門親給定下來再說。

於是就高興的笑道:「賢侄,三年之後,可願出仕?」李傕還是很有底線的,你同意這門親事,我就自當回報於你。老子大權在握,你要想出仕,絕對輕而易舉,還會給你選個好位置。

蔡三郎把頭搖得撥浪鼓似的:「小子隻想在家讀書,暫時還無出仕之念。」他可不願把自己再與李傕綁一塊了。先父蔡邕被董卓所逼出仕,結果慘死獄中,自己再和董卓的余部李傕攪到一起,那不是坐實了王允指責先父蔡邕同情董卓之死的話來?

文姬嫁給李利,可以解釋是被李傕所逼,自己沒有辦法了隻好同意。但自己要再通過李傕出仕,那就真的是黃泥巴掉褲襠,不是屎也是屎了。

而且自己要出仕,還需要你李傕嗎?蔡三郎在心中冷笑一聲:呵呵!。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