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三國之王者降臨》第九十六章 幽州王孫
賈詡聽李利講完之後,便道:「此事我稍後便去安排。」對於賈詡的能力,李利還是放心的。

拋開這個話題,李利又看向了張遼和徐晃,道:「白波軍盤踞河東,我心難安。我欲往剿之,如何?」

這麼大一支軍事集團,就在河東,雖然他們隱在山谷,但誰知道什麼時候他們又要鬧事了。這種不安定的因素,李利是一定要排除的。河東現在是他的河東,這自家院子,一定要打理好了。否則,他的精力就沒有辦法投向河東以外。

徐晃對白波軍,還是比較了解的。畢竟他曾經就在白波軍中混過。聽李利發問,他就起身回道:「太守,白波賊軍如今分為三部,各由頭領韓暹、李樂、胡才統領。此三人中,韓暹勢力最大,李樂性格穩重,胡才勇猛好鬥。自兵敗以來,楊奉投漢,韓暹等人則逃還山谷之中,經此數年,又聚得人馬如前。勢力不容小覤。依末將之見,莫如遣使說之來降。如此,既顯太守仁德,又可獲軍民無數。」

李利道:「便是如此,若彼等不降,再剿之未遲。」

徐晃自動請纓,道:「末將願往,遊說白波諸帥。」

李利笑道:「公明既有此心,吾豈有不肯之理。我再派一人,與你同去。」腦中轉了一轉,李利就道:「衛伯覦口才不錯,當與公明同往。」

諸事安排之後,李利就回到後院。見貂蟬正在織衣,便上前笑道:「蟬娘不在房中歇息,何故如此辛苦。」

貂蟬見李利來了,忙起身相迎,拜了一拜,便幽怨道:「妾身學得這些,等大婦進門,郎君若冷落於我,妾身也好用來打發時間。」

李利哈哈大笑:「蟬娘向我獻殷勤便可,何必如此。」見貂蟬楚楚動人,不禁心頭一動,便牽了貂蟬柔弱無骨的小手,邁向了臥室之中。

初平四年冬,劉虞與公孫瓚大戰,敗,北奔居庸,公孫瓚聚兵攻三日,城陷,劉虞等被俘。公孫瓚本來打算讓劉虞當個傀儡,處理些州中小事。誰曾想朝廷派了使者段訓前往幽州,增劉虞封邑,命他督六州軍政事;順便拜公孫瓚為前將軍,封易侯。

公孫瓚一聽,心中就是一慌,暗想劉虞不能留了。若詔命傳達開來,這幽州還有他公孫瓚什麼事。於是便汙袁紹與劉虞一起合謀欲自立為帝,脅迫段訓斬劉虞及其妻女於薊市。

劉虞屬官數人,大罵公孫瓚,與劉虞一同赴死。除掉劉虞之後,公孫瓚心中大鬆一口氣,便命人寫明劉虞罪狀,然後帶了劉虞首級前往長安彙報。於途,被劉虞故吏尾敦劫之。護了劉虞首級歸葬。

公孫瓚自持武力,卻不知民心。他以為除掉了劉虞,這幽州便由他說了算。卻不知道,他民心盡失,從此之後,公孫瓚開始由盛轉衰,開始走下坡路了。

劉虞,漢光武帝前太子、東海恭王劉強之後,曾任幽州刺史、甘陵相、宗正等職。中平四年,中山國相張純等人與烏桓丘力居等人在幽州舉事造反,殺漢二千石大吏數人,張純自稱天子,攻略青、冀兩州,言稱欲代漢。漢朝因劉虞在幽州有威信,遂又命他為幽州牧。

劉虞到幽州後,精簡部隊,召集舊部,廣施恩惠,又派人前往說降烏桓人。因為劉虞在幽州良好的信譽,烏桓人選擇了劉虞而背棄了張純、張舉等人。於是張純、張舉兵敗逃出塞外,中平六年,張純首級被送到了劉虞之處,張舉下落不明。北州遂平。朝廷於是拜劉虞為太尉。當時官拜三公的人,都得向漢靈帝交份子錢。只有劉虞因自身清廉又有大功於國而特免。

公孫瓚,幽州土著,以軍功起家。與烏桓、鮮卑各有交戰,威震塞外。他與劉虞一文一武,在幽州本是絕配。為何兩人卻起了矛盾呢?

原因很複雜。主要原因是幽州太窮了。

幽州作為邊州,素來貧苦,太平年間,幽州財政都需要青、冀等州供給。而這幾年,先是黃巾大亂,又是張純等人造反,青、冀兩州自顧不暇,哪裏還有空來管幽州。而朝廷那裏,宦官、外戚、士人三幫勢力更是鬥得火熱,誰把幽州的事放在心上了。

劉虞去了幽州,一看這樣不行。幽州沒錢,作為州牧他很多事就做不了。空口白牙許下承諾要是兌現不了,那他這個州牧還有什麼威信可言。

於是劉虞去了幽州,第一件事就是裁軍,第二件事就是提倡節儉,勸導百姓種田。又開上谷市場與鮮卑、烏桓交易,並開採漁陽鹽鐵。劉虞因為在異族中有威信,胡人也相信他。互市一開,基本上戰爭也不打了。胡人和漢人打來打去,他們又不是要搶漢人的地盤,還不是為了撈好處麽。現在大家都能賺到錢,那還打什麼?所以幽州一時之間,竟然吸引了無數流民來歸附。百姓於此安居樂業,一些名士也飄然而來,在此定居。

後人有詩稱讚劉虞治理幽州時的情況:幽州別是神仙土,谷石人間三十錢。劉虞在幽州推行的政策,大大損害了公孫瓚的利益。公孫瓚是軍將,帶兵自然是希望多多益善。而劉虞卻開始裁軍。公孫瓚自然不滿。

而平定張純之亂後,公孫瓚獲取軍功的唯一途徑就是對外作戰。劉虞來後,施行仁政,安撫異族。烏桓、鮮卑紛紛來獻。公孫瓚無仗可打,他的麾下鬧騰,公孫瓚更是不滿。陞官發財的機會沒了,誰都不會痛快。

所以公孫瓚就自行去劫殺、搶掠胡人。這樣一來,又惹得劉虞大是不快,數次斥責公孫瓚。這仇怨就此埋下了。

後來,劉虞之子,侍中劉和受天子密詔,逃回關東,欲往幽州請劉虞派兵來接天子東歸。劉和是個熱血小青年,不知人間險惡。出了武關途經南陽時,碰到袁術,就把自己的意圖告訴了袁術。劉和心想袁氏名垂海內,也是大大的忠臣,要是得了袁術的幫忙,自己父親也能輕鬆點。

結果劉和就被袁術給扣下來,不允許劉和去幽州,袁術還給劉虞寫了封信,讓劉虞帶兵來見他。袁術也沒打什麼好主意,當時袁紹等一乾人,想要立劉虞為天子。袁術死活不同意。這次他扣了劉和,就想著看能不能把劉虞騙來,要是成功了,就把劉虞幹掉。

劉虞也不傻,自然不會去袁術那裏。但他也擔心自己的兒子劉和,也牽掛關中的天子,於是就打算派幾千兵馬去袁術那裏。。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